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代书院那些事:天天闲话时政,也不用怕饿死,反正有富户捐钱

宋代书院那些事:天天闲话时政,也不用怕饿死,反正有富户捐钱

我们知道,宋代有四大书院。就像中国的大学top1有两所而top5有十所一样,宋代的四大书院有五所,分别是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古代的书院历史悠久,到了宋代,更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威力。

一 、书院的发展

史书记载,书院始设于唐代,玄宗开元六年,将乾元院改号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置学士等管理图书学问等事务。

这话说的不那么准确,其实玄宗的这个书院应当是官方书院的首次登场,而民间的书院早在两晋十六国时期就有不少。

我们熟知的梁祝,作为晋代的男女,也是去书院求学的,虽然不过是个传说,但经历那么长时间还没有被考据者删掉书院这个元素,想必书院的存在也还是可信的。

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前。到了唐末五代时期,因为皇权的软弱,作为私学学术中心的书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官方的限制放松了,或说缺位了,许多新生的事物和新思想得以萌芽,仕途失意的读书人避居山林,于是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民间的书院。书院由官方藏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育机构,变成了私学发展的形式。

到了宋代,因为要“半部论语治天下”,读书人的地位空前提高,书院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里要提一嘴科举制,相对于前朝,宋代的科举制可称为至善至美了,布衣卿相一朝可得,就连许多民间故事,也因此更新了更多白衣傲王侯的情节。

这时候的书院,和历史上的许多私学一样,要么消失,要么被官方招安,由原来的自愿讲学的学术机构,变成了为朝廷养士的学校。令人惋惜的是,这是古来私学的最终宿命。乱世的读书人日夜期盼圣王明君出世,但正是他们极力促成的局面,不能容忍他们的存在。

说到这,令人忍不住夸夸宋代。也许是因为尊重读书人的祖训,也许是因为多民族政权并立让赵王也不敢太过分。总之,宋代的书院有了一定学术上的自由,一方面固然是学而优则仕的生意,另一方面,也着实为中国思想史留下来不少淡泊名利的人才。而官方对与主流有冲突的思想固然不至于鼓励,至少不会严防死守刻意打压。

于是大家就能看到,首都在开封,而洛阳却有了一个结社,每一个在野的官员或前官员经常约酒聊天,茶话会的主题多半是时政,至于夸还是骂,那就听天由命了。

当时理学家程颐退河洛,致函文彦博求一讲习之所,曰:我想办个学校搞事顺便写写东西,你帮我找个地方。

文彦博曰:我手头有个庄子还不错要不你去那委屈委屈?

善。

这便是伊川洛学鸣皋书院的由来。二程讲学十来年,大部分时间用于跟当时的新学抗衡,主要阵地就是书院。新学者,王安石之学说也,王安石者,两次拜相之狠人也。书院之刚,于此彰然。另一方面,锐意改革的王安石此时风头正盛,二程的书院居然没有招来迫害,也可以看出宰相大人的肚量甚至朝廷的肚量。

二、 宋代的书院

前面说书院的作用在宋代从单纯淡泊名利的民间学术机构变成了主职培养官员兼职搞搞学问的地方,但就是这样一个“兼职”,也是搅动天下风云数百年。因为这群理想主义者的结晶,叫理学。

宋代书院作为理学学术中心,能够如雨后春笋般办学,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整个社会对建书院都是鼓励的。

一来,宋代经济发达,印刷术发展,有钱,就有物质基础,有书,就有学问载体,有钱有书,就能吸引想读书的孩子来上学,就能办书院。

二来,宋初皇帝劝学,所谓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门阀的消亡,科举的完善,经济的发展,给贫家子莫大的希望,这是改变个人和家族命运的重要方式,甚至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唯一的途径。

三来,三教合流在宋代成果斐然,宋儒继承和发扬了唐代诸位大家的意志,复兴儒学,理学对汉儒的反对和原教旨的回归,里面不能说没有唐代儒家的痕迹。

现在我们批判理学,但当时,理学的兴盛是时代的选择,而书院也成为理学思想传播的根据地。理学与书院密不可分,在发展的过程中,理学传到万家,书院走向成熟。

朱熹创建沧州精舍、寒泉精舍,陆九渊创立象山精舍;吕祖谦创办朋泽书院等,都是儒家的一时俊彦,精神导师。这种民间私立的属性,使得书院在一段时期内能够较为独立,不那么功利性,服务于科举。当然啦,越来越折磨人的党争在这种事情上没有发挥作用那是绝不能令人信服的。

除此之外,也要归功于当时的书院福利确实好,人家自家有学田,饿不死,时不时还有关心文教的士大夫或者富户捐款,基本就是优秀校友回报母校和家长交建校费的雏形。

初期,书院都是私人办学,四大书院里唯一的官办学校地位还不那么牢靠。随着时间发展,到了宋朝后期,书院终于被纳入了官学体系,一是私学举办者把书院捐了政府,以学舍入官,可以谋得一官半职。二是地方政府公款办学,书院于是官方化了,这很难得。

办学条件固然是好,办学的成果也相当喜人。

大成就当然是理学。朱熹主张月映万川,理一分殊。理学家们自认道统传承者,以道统制约政统,限制皇权。后来的理学统治思想接近千年,是维稳的好工具。南宋先后赐予朱熹、张拭和吕祖谦等理学大师以谥号,表彰有加,其后将朱熹对四书五经的注解作为官方课本,都是官私媾和的传统艺能了。

理学之外,独立私学也硕果颇丰。婺州吕学是一个讲求事功的学派,这多少让人嗅到了学术新生命诞生的气息。易言之,也就是实学,经世致用思想的苗头,跟隔壁理学大家袖手谈心性相比,各有千秋。

包括理学在内的宋学,是新时代下的新突破,它的出现,不咎是中国思想界的革命,而书院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应当是与有荣焉的。

三 、小结

书院之历史流传颇久,而影响颇深。应当说它是时代的结晶而又引领了时代。在北宋,书院成为了理学思想的阵地,同时也是各种思想,各色人等交流的中心,是官方和私人和谐相处的见证,宋代文教之盛,书院有其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学术,时政,四大,读书人,唐代,闲话,官方,民间,理学,的发展,观点评论,朱熹,书院,私学,理学,吕祖谦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学术,时政,四大,读书人,唐代,闲话,官方,民间,理学,的发展,观点评论,朱熹,书院,私学,理学,吕祖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学术,时政,四大,读书人,唐代,闲话,官方,民间,理学,的发展,观点评论,朱熹,书院,私学,理学,吕祖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