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年少时就父母双亡,他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抢,从小没接受过正规教育。
但目不识丁只是一时,有了条件,小朱就开始恶补文化课,身边又逐渐招揽许多大儒,当小朱成了老朱,当上皇帝后,他的文化水平早就不在群臣之下。
朱元璋登基后,进行行政改革,发布法令简化公文,目的是为了让公文一目了然,减少文书小吏在其中舞弊弄权的可能。
这样做当然是好事,但老朱很快发现,法令推行有点困难。
为啥呢,原因在于当时的文体。
元朝的政府公文沿袭的是唐宋以来的骈文,这是政府通用了几百年的文章格式,从上到下都在使用,明朝立国后许多地方承袭元制,骈文也被继承下来继续沿用。
骈文有什么特点呢,从它的名称上就能看出来,如同两匹马并驾齐驱,对仗是最大的讲究。
骈文很华丽,它以四六句式为主,两两相对,讲究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用现在的话说,叫仪式感很强。
历史上著名的骈文,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曹植的《洛神赋》、庾信的《哀江南赋序》等等。
骈文确实很美,但它往往内容空洞,华而不实,把它用于文书里就有点尴尬,因为公文是给大家看的,让老百姓都能看懂的文书才是好文书。
骈文读起来很好听,真正理解却不那么容易,它过于讲究形式和技巧,又习惯用典,在内容传达上就不那么友好,没有专门研究的人很难搞明白,这就给了从事文书工作的小吏以弄权的机会。
朱元璋从底层一步步走到顶层,他很了解这里面的猫腻,要想简化公文,必须改革文章格式。
如何改革呢,他想到了读过的《出师表》。
诸葛亮的《出师表》大家都很熟悉,即使今天来看,这也是一等一的好文章,虽然诸葛亮是1800多年前的古人,但《出师表》的文字丝毫没有难读的感觉,读来只有一片赤诚。
朱元璋召集起大臣,以《出师表》为例,说:古人作文章,讲道理,说世务,都明白好懂。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何尝有雕琢文字,立意做文章?可是内容有血有肉,如今读了还使人感动,想念他的忠心耿耿。
现在的文士作文章,文字艰深,立意却浅近。即使文章写得像司马相如一样华丽,人家读不懂,又有什么用?
他批评大臣们:颂美之辞过多,规戒之意未见,殊非古者君臣相告以诚刁直。今后笺文只令文章平实,勿以虚辞之美也。
其实大臣们也深受骈文之苦,做一篇简单的公文,要讲究对仗、音律,还要挑选辞藻,大家头也很大,早就有人提出复古,提倡古文运动。
见大家支持,朱元璋下旨:以后作文字,只要能说明白道理,讲得通世务就行,不许用浮辞藻饰。
到了洪武六年,朱元璋再次下旨,正式禁止在政府文字里使用对偶四六体的文体。这样一来,词难达意、高深莫测的骈文从政府文书里消失了,庙堂和民间的问题被打通,一般人也都能读懂了,官吏再想在文字上舞弊弄权,就失去了操作性。
朱元璋提倡用口语写成文字,叫做“直解”,用通俗的话来解释高深的道理,连农工商贾等技术性的书籍,也用直辞加以假说,编成书本,颁行全国,如此各个阶层都能接受,算得上是件好事。
这番行动,无疑对当时的文风和文学作品影响巨大。明朝白话小说迎来真正繁荣,四大名著里有三本在明代成书,还有三言二拍等巨著,这些都与朱元璋简化文体大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