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实行科举制?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多数人的答案是四个字:选拔人才。此答案看似正确,其实比较肤浅,因为从科举制的产生和它在后世历朝历代的改革来看,其终极目的都不是为了人才的选拔,而是为了一个比人才选拔更为重要的因素。
众所周知,科举考试始于隋文帝杨坚,到隋炀帝杨广时成为定制,从此在中国选官制度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风光了1300多年。让我们翻阅历史,来看看杨坚是为着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来推行科举制的。
公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做了皇帝的杨坚踌躇满志,想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可他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他手下的文武官员大都来自“世家大族”,背景深厚,想做什么事情阻力很大。
原来,隋朝之前,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盛行,人才的选拔权落入世家大族手中。所谓九品中正制,是一种由品评人才的“中正官”向中央推荐人才的制度。这种制度刚开始是好的,按“家世、道德、才能”三大标准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可是后来由于“中正官”这个重要职位被世家大族所操控,选拔人才的标准越来越偏向于家世,最终使得世家大族的子弟们无论才德高下,都被选入朝廷为官。官场几乎被士族所垄断,这便大大削弱了皇权。杨坚作为隋朝开国皇帝,雄才大略,岂能容忍皇权受到士族的掣肘,所以他下定决心要打击世家大族,首先便要将人才的选拔权从世家大族的手中夺过来。
所以,公元587年,隋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以取代九品中正制。从此,官员的选拔不再看门第,庶族中有才能者通过考试可以做官,主要有秀才和明经二科。杨坚死后,儿子杨广即位,杨广将科举设为定制,又增设了进士科。
从以上可以看出,科举制的产生,完全是杨坚为了从世家大族手中夺回官员的选拔权,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加强皇权。杨广继承和发展科举制,也是为了进一步地加强皇权, 至于人才的选拔,倒在其次。
二、唐、宋对科举制进行改革,终极目标也是加强皇权
科举制到了唐朝,出现了二项比较大的改革,一是“殿试”,一是“武举”。
公元690年二月,武则天在神都洛阳召集全国贡士考试,以选拔官员。据《新唐书》载,考生超万人,考了几天。这种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叫“殿试”。后世如宋、明、清等朝代都沿用了“殿试”这一体制。看起来,武则天似乎单纯是为了招揽人才而举行殿试,实则不然。要知道,武则天实施“殿试”的背景,是她已经策划好了在公元690年下半年登基做皇帝,并且要废除唐的国号,改唐为周。这必将引起大量李唐旧臣的不满。为了对付李唐势力,充实自己的力量,她才在690年年初通过殿试选拔部分官员为自己做事。所以,殿试的产生,从主要目的上讲,依然是为了加强皇权。
至于武则天在公元702年设立“武举”,其初衷与“殿试”是一样的。因为李唐势力的存在,武则天欲笼络天下武人,依靠这些自己提拔起来的武状元充实军官队伍,确保军事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已。
宋朝对科举制也进行了改革,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是废除了唐朝奉行的“公荐”和“私荐”制度,真正取消门第限制,允许各行各业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又大幅度进行“扩招”,增加录取人数,以致“进士入官十倍旧数,多至二十倍”。唐时,一年的进士录取人数才二三十人,宋时,二三百人乃寻常之数,五六百人也很正常。
宋朝科举制为什么这么改?还不是为了落实宋初大力推行的“重文轻武”的国策。北宋初年,赵匡胤、赵光义为了杜绝武人割据称雄的问题,决定让更多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出来充任各州县官员。文人的特点,一是身体孱弱,反抗意识淡薄;二是圣贤书读得多,很听话,又肯做事。这样,宋朝皇帝就成功加强了皇权,可以“高枕无忧”了。
三、明朝朱元璋的“柔天下”之术
到了明朝,科举制的发展臻于完善。明初将宋朝的三级考试改为四级考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每一级考试产生的合格者都有功名,除童试产生的秀才不能做官外,其它三级考试产生的举人、贡士、进士都可以做官。秀才虽不能直接做官,但也有很多特权,比如不纳田租,不服徭役,庭审不受刑、不下跪;可以开私塾,写状子,做一些与文字相关的工作等等。这一切,都让人觉得朱家朝廷还是很重视人才的。
可是,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也不是真正为了人才,朱元璋曾直言:
吾强之,而天下不得不争。吾柔之,吾不使与彼争, 然财争我者亦寡矣。吾有法以柔天下 ,则无如复举制科!
好个“柔天下”,这便是朱元璋恢复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所谓“柔天下”,无非是“使天下变得柔弱”之意。科举制能使天下变得柔弱吗?能的。比如说,朱元璋通过科举考试,将天下英才都收入囊中,为己所用,这便巩固了朱家的统治基础,当然也“柔弱了”天下。又比如说,朱元璋规定以死板的“八股文”应考,“八股文”限制了读书人的思维,将读书人培养成听话的奴才,这也是一种“柔天下”……
综上,科举制有选拔人才和加强皇权等多重意义,但明显加强皇权是主要的,选拔人才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