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曾将吕思勉、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
可以说,吕思勉、钱穆、陈垣、陈寅恪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界的泰山北斗。
可是这样的学术巨子,其实也曾提出过一些匪夷所思,令人难以接受的暴论。
比如吕思勉。
01、国学大师吕思勉
吕思勉是江苏常州人,光绪十年二月初一(1884年2月27日)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吕家世代为官,先祖吕宫,顺治四年(1647年)中状元,是清朝常州第一位状元,也是清朝第二位状元,最高封官太子太保。
吕思勉的祖父吕懋先,曾任江西奉新县知事;父亲吕德骥做过江浦县学教谕。
到了吕思勉这代,吕家家境一落千丈,大不如前。
吕思勉在5岁的时候就跟随授业恩师薛念辛学习(薛念辛还是吕思勉父亲、姑姑、姐姐的恩师)。
后来,因为家中贫困,只好在父母和姐姐的教授下读书。
在薛念辛等人的影响下,吕思勉对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23岁已经读完二十四史,并正式决定以史学为业。
于是,无心科场的吕思勉开始以教书、著述为生。
吕思勉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科学校、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东北大学前身)、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学校任教。
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教授、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可以说,吕思勉桃李满天下,是当时著名的历史教授,在教育上取得很大的贡献和成就,赵元任,钱穆等人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吕思勉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在著书立说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吕思勉一生写过两部通史(《白话本国史》和《吕著中国通史》)、五部断代史、八部专史以及大量的史学论文、札记、讲稿、教材和历史通俗读物,著述总量超过一千万字。
其中以1923年9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白话本国史》最为出名,影响最大。
此书是吕思勉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讲稿,写成的中国第一部白话本通史,也是当时最完整的通史著作。
全书有四册60万字,内容上迄上古神话时代,下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史识丰富,笔调流畅,规模宏大,视野开阔。
仅在1933-1935年两年间,就重版四次,是二三十年代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
吕思勉的著作注重排比史料,分类札记,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内容、体例、写法新颖,不落俗套,发人深省。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曾称赞此书:
“为通史写作开一个新的纪元”。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泰山北斗式的史学大师却也信口开河,凭个人一时喜好,随心所欲,主观臆想。
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历史暴论。
食堂节选几个,个人认为比较荒唐的。
02、贬低汉武卫青
汉武帝是汉朝第七位皇帝,是有为之君的代表。
当然,历史上汉武帝是个褒贬不一的皇帝,汉武帝晚年迷信方术,挥霍无度,严苛好杀,加上频繁的军事作战,将文景之治挥霍一空,社会矛盾尖锐。
因此,古代历史学家对汉武帝有高度肯定的,也有批评、鞭策的。
以权威的《汉书》和《资治通鉴》为例。
而司马光《资治通鉴》对汉武帝的评价无疑以批评为主,但也算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吕思勉对汉武帝的评价可就不一样了。
汉武帝最大的功业之一就是任用卫青、霍去病等人征讨匈奴。
吕思勉却说:
第一,汉武帝不喜欢重用功臣宿将,只喜欢重用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外戚;
第二,卫青、霍去病军队纪律不严明,不爱惜士卒和物资,导致士卒损伤惨重,浪费国力。
第三,汉朝之所以能打败匈奴,并不是因为汉武帝和卫青、霍去病有多厉害,而是因为汉朝综合实力比匈奴强,汉武帝对匈胜利,是靠综合国力碾压而来。
而后,吕思勉又批评道:“士好冒险以立功名,不知义理,徒为愚忠”。
吕思勉对汉武帝、卫青、霍去病、张骞等人通通不屑一顾,他非常喜欢李广这样的出身名门的将领。
吕思勉显然就是在胡说八道,三言两语就否定了汉武帝、卫青、霍去病的努力。
如果说汉朝对匈奴的胜利只是因为国力碾压而已。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事迹太多了,简直数不胜数。
比如金灭辽国和北宋,辽国和北宋对于女真人来说,无异于是巨无霸,国力何止百倍于金,可宋朝为何被金国打得苟延残喘,称臣纳贡?
03、贬低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也是唐朝统一天下最大的功臣,文治武功,耳熟能详,堪称古代皇帝的天花板。
《旧唐书》评价道:
“况周发、周成之世袭,我有遗妍;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
后世帝王无不对李世民推崇备至。
简直离谱!
要知道,教员这样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都曾点评李世民的军事才华道:“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之右者也!”
吕思勉对李世民的评价根本不值得去为之辩解。
04、尊秦贬岳
众所周知,秦桧是宋朝著名奸臣,岳飞是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可在吕思勉笔下,秦桧和岳飞却截然不同。
吕思勉在书中假装公正地说道:
第一,吕思勉认为秦桧是一个忍辱负重的大忠臣,他主张与金和议是一心为国。
千百年来,世人把秦桧骂成一个罪大恶极的大奸臣、卖国贼,是冤枉了他。
第二,宋朝将领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强,他们的胜绩都是在镇压国内起义时取得的。
他们对金国虽有小胜,却改变不了宋弱金强的大格局。
而且他们之所以能打赢金国人,是因为金兵不善水战。
真要遇上金兵,不是溃败,就是逃命。
第三,岳飞是一个徒有其名的人,其实他是一个材质平庸的将领。
岳飞打的胜仗只有一个郾城之战,而且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除此之外,《宋史·岳飞传》里岳飞打的胜仗都是假的,“全是瞎说的”。
第四,岳飞是个心术不正的大军阀,岳飞把持财政大权和人事大权,架空中央的军阀。
更可笑的是,宋高宗遇难,他见死不救。
第五,宋朝杀岳飞是正确的,只有杀了岳飞,收缴韩世忠等抗金大将的兵权,才能让南宋朝廷避免军阀割据,稳固南宋统治,才能占据南方半壁江山。
吕思勉此等说法简直就是指鹿为马,凭空捏造,颠倒黑白,挑战人们的底线,基本不符合史实,引起了很多宋史研究者的批评和质疑
因此,当时因为吕思勉尊秦贬岳的观点,他这部《白话中国史》一度成为禁书。
吕思勉本人一度被告上法庭,最后道歉了事。
(在吕思勉众多争议观点中,尊秦贬岳也是我最不能接受的。
秦桧都能是忍辱负重的大忠臣,汪精卫又是什么?是不是每当外敌来袭,我们都可以向秦桧学习?
精忠报国的岳飞是大军阀,岳飞被冤杀是罪有应得,试问国家危难之际,又有谁会挺身而出?
如果我们接受吕思勉的观点,那些以岳飞为榜样,浴血奋战,牺牲在抗日战场的先烈又作何感受?)
结语、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们不否认吕思勉是无可争议的国学大师,他的《白话中国史》等著作都是优秀的历史书籍,
可是,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出,吕思勉很多观点都是错误的,不可取的。
我们不必因为吕思勉的巨大声望,就迷信他所提出的所有观点,尤其是他一些争议的观点,我们更应该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