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年前的雕版印刷制品长什么样?
北宋著名清官为何要印施佛经藏于瑞安这座塔里?
如此珍贵的佛经,又是怎么被发现的?
瑞安博物馆里这件藏品——刻本《大悲心陀罗尼经》的背后充满了故事,称得上是精品中的精品。今天我们穿越千年,来感受它的前世今生。
(手机横着看,更能感受震撼↓)
北宋清官退休后印施佛经
《陀罗尼经发愿文》刻本为经折装,高32.5厘米,长160厘米,外面有厚黄褐色纸作夹套,夹套上尚残留有一段扎缚的彩色丝带。经文共七页,每半页刻字五行,行十七字,小字双行。前段为大悲心发愿文,后段为84句大悲咒。
书题下署:天竺僧伽梵达摩译。
卷末刊小字题识一行:明道二年十二月大中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致仕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胡则印施。
“太中大夫”和“尚书兵部侍郎”,是胡则曾担任的官职;
“上柱国”和“紫金鱼袋”,是封赐给胡则的荣誉、奖赏;
“致仕”是退休之意。
也就是说,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71岁的胡则在退休后印施了这本佛经。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胡则留下的唯一真迹。
胡则(963-1039),字子正,浙江永康人。年少时,果敢而有才气,于端拱二年(989年)中进士。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改任温州知州。
明代《弘治·温州府志》名宦录中他的记载:“胡则,知温州,宽赋除苛,提举银铜场铸钱监,所得匿铜数万斤,吏惧且死。则曰:吾岂重货而轻人命乎,籍为羡余不之罪,郡人至今祠之”。
意思是说胡则在温州知州任上,减轻当地赋税,废除苛捐杂税。他还担任了银铜场铸钱监,发现了被藏匿起来的数万斤铜。涉嫌的吏员非常害怕,胡则对他们说,自己不会轻人命重财货,把藏匿铜的事件当作“羡余”处理,没有追究相关吏员的责任。温州人至今建祠祭祀胡则。
所以说他是北宋著名清官,一点都不为过。范仲淹曾为他作墓志铭:“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
胡则雕像
胡则先后受到了宋太宗、元成宗、明太祖等历代皇帝的十二次封赏。历史上胡公庙“布满郡境,不啻数千百区”。
在瑞安塘下双桥村小若岩就有个胡公府。
这里的胡公像与其他地方的胡公像一样,脸是红的。为什么脸是红的?有这样一个传说:胡公还在娘胎时,他的父亲就已去世,胡公的母亲生活艰难。有一天,胡公的母亲外出,在路过永康方岩时突然肚子疼,感到孩子将要降生,只得在方岩溪边的一个隙缝里生下孩子。孩子刚出生时,脸是白的,胡母将小孩放入溪边清洗。说来也怪,整条溪水一下子被洗成了红色,而孩子的脸也是越洗越红。直至现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三,胡公生日的这一天,那方岩溪的溪水还有一半会变成红色。
据说,当地人十分信奉胡公,因为他们都很敬佩胡公,感念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每年大年初一,都会有许多人赶来小若岩胡公府烧头香,有人大年三十都在这里过夜。
此刻本缘何为国家一级文物
说回到《陀罗尼经发愿文》刻本,所谓刻本,就是把字雕刻在木板上印刷而成的书。雕板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早在中唐之际已经发明,至晚唐技术已很纯熟。
唐人范摅《云溪友议》所载:“纥干尚书,苦求龙虎之丹十五余年,及镇江右,乃大延方术之士作《刘弘传》,雕印数千本,以寄中朝及四海精心烧炼者”。书一印就数千本,可见当时雕版印刷之兴盛。进入五代、两宋,由于官府开始参与雕版印刷事业,使之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宋代,刻书行业遍及全国,昌盛空前,京师汴梁、浙江杭州、福建建阳、四川成都、江西吉安,形成为全国五大刻书中心,从而得知当时图书出版数量之多。
但因迭经历代战乱,水火的毁焚,与年长月久使用的废弃,绝少传流下来。唐代刻本,今尚存的仅有咸通九年刻的《金刚经》一卷,以及乾和、中和年间刻的几本历书等数种。五代刻本,流传到现在的,同样稀如凤毛麟角,亦只有《唐韵》《切韵》和《金刚经》等几种。
宋代刻本流传下来的虽然多些,但与明、清刻本藏书相比,相对还是非常少的。所以,宋代刻本在明代已被视为珍宝,明代出售宋版书,已不以本论价,而是以页论价,至清代嘉道年间,价格高得惊人。黄荛圃《书跋》记载云:“闻无锡浦姓书贾,持残宋本《孟东野集》,索值每页原银二两”。残页每页尚售二两,完整的其价更要翻几番。
这本北宋刻本《陀罗尼经发愿文》,有确切的刻印年代,完好无损,经纸极为细薄坚韧,可与现代道林纸媲美,书法与刻字极佳,字字传神,版式疏朗悦目。它是宋刻佛经精品,也是我国现存的宋代刻本中唯一的明道二年刻本,所以更为珍贵,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慧光塔里宝贝知多少
如此珍贵的佛经是怎么被发现的?这要从浙南第一大丛林“温州仙岩圣寿禅寺”的标志建筑——慧光塔说起。
慧光塔始建于唐朝年间,北宋初年有过扩建。有人推测也就是那个时候,胡则印施了这个刻本,或为表庆贺、纪念,或作为个人祈福,将刻本赠予慧光塔;也许有批量印施。
宣和年间,慧光塔受毁。至元代至顺元年(1330年)又名仙岩塔。《仙岩山志》记载:“元延祐五年(1318年)因致蕴禅师将至前三日,塔杪神广煜煜,若悬灯然,众指以为佳兆,故名。”遂重修古塔,并命名为“慧光塔”。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之后,慧光塔屡经兴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再修。
1961年慧光塔旧照
上世纪60年代,慧光塔被拆毁,人们才发现珍藏在其中的众多历史文物,其中有69件送到省博物馆,2件收藏在瑞安博物馆,一个是刻本《陀罗尼经发愿文》,一个是錾刻莲花纹金瓶。
慧光塔出土的錾刻莲花纹金瓶 瑞安市博物馆藏( 这个纯黄金打造的舍利子瓶也不简单,我们下一篇详细介绍)
正是慧光塔之前的这场“浩劫”,大家才发现,这里是佛教文化的宝藏之地。
这些文物,除了三件为清康熙年间的,其余的均为北宋庆历(1041)以前的。让我们来看看慧光塔出土的著名文物:五代吴越阿育王塔、北宋刻印书和手书经卷、北宋的识文描金檀木经函、堆漆描金檀木舍利函、双面绣经袱等。
五代吴越 阿育王塔佛像塔
北宋庆历二年(1042)识文朱漆描金檀木经函
檀木识文描金经函
檀木识文描金经函(侧面)
识文描金经函,分内外两函。以檀木为胎,盝顶,通体髹紫色漆,内藏书经一卷。外函用桐漆调灰堆塑佛像、神兽、飞鸟、花卉,其间嵌以小颗珍珠。函底有金书一行,其中“大宋庆历二年(1042)”依稀可辨。
鎏金玲珑银塔,金银片锻打而成,通体鎏金,四面七层,高34.8厘米。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塔基束腰须弥座式,服饰华丽,束腰门内镂刻佛像。
北宋 鎏金玲珑佛塔
此外,如包裹经卷用的三方经袱,是我国双面绣品所能见到的最早作品;出土的玻璃瓶工艺水平很高,为浙江省首次发现;出土的经函的堆漆金描手法,制作精美,是温州宋代漆器号称全国第一的真实再现。
磨花高颈玻璃舍利瓶
北宋 东方持国天王立像 左手托宝珠右手持剑
北宋彩绘木雕佛坐像
《重修仙岩慧光塔碑记》记载,1982年道法和尚住圣寿禅寺,重建慧光塔,后因积劳成疾未果,其徒能显法师(虹光)秉承师志,继续未竟之事,新慧光塔终于于2004年建成。砖木结构楼阁式六面七层,总高约42米,每层腰檐翼角飞翘,外施回栏,内设扶梯,登临远眺,青翠的大罗山历历在目。
2004年重建的慧光塔
参考资料:
1.《“寻访胡公路 助力新腾飞”活动之十一 天瑞地安 永葆安康 永康胡公佑瑞安》高婷婷 卢晨冰
2.《温州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朝代》吴松弟
3.《“越地宝藏”亮相西湖!瑞安两件珍贵文物隆重“登场”!》夏郑希 蔡伟 金哲
4.《胡则印施刻本亮相“越地宝藏”展》高婷婷
5.《胡公文化︱范仲淹为何赞胡则“出处三朝,始终一德”》原载浙江融媒体
6.《胡公是谁》胡联章
7.《我国唯一现存北宋明道二年刻本—— 《陀罗尼经发愿文》在瑞安珍藏》俞天舒
图片来源网络
美编:小叶
审读:何光明
审核:欧兴俊
终审:陈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