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古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随手摊开中国的历史卷轴,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朝代的更替顺序。不过,有趣的是,中国历史的顺序包含了唐宋元明清,却唯独排除了金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说起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朝代,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这些朝代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如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严格意义上来说,金朝即便是昙花一现,也曾统治中原近百年。为什么它会被排除在外,并被人们称之为不是中原正统呢?细想之后不难得出以下的几点原因。
在华夏这片土地之上,遵循儒释道精神发展的中华民族,始终重视文化发展,这也促使后人将宋朝视为中原正统,而不是占据半壁江山的金朝。从历史上来看,宋朝是重文轻武的王朝,这期间也出现了很多有志之士,如王安石、辛弃疾、陆游、姜夔和李清照等人。可以说,他们把宋词推到了顶峰,让宋朝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变得熠熠生辉。
客观来说,文人的创作不全是虚构之说,也能够反映当时的生活时弊,从而形成较强的文化影响力。可纵观金国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似乎只有元好问。
经济层面:未出现繁荣发展之景象
从经济角度来说,在金朝取缔北宋之后,不断退避的南宋一直盘踞着富饶的江南,靠着这绝佳的地缘优势,使得宋朝的经济实力远强于金朝。与之相较,金朝虽然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中原霸主,可经济发展却远不及宋朝。
军事层面:实力不太稳定
从军事方面来说,金朝的实力是不容忽视的。毕竟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曾为了保全皇位而对其卑微求和,甚至向金朝纳贡称臣,但在当时,金朝并未统一全国。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金朝的领土不占绝对优势。
再者来说,金国虽然占据了中原,但长江以南仍然属于南宋。退一万步讲,当时的南宋虽然跟金国议和,也向金国称臣,实际上南宋却占据了较大的领土势力范围。而且到第四任皇帝完颜亮时,曾对南宋发动过多次大规模南侵,都以失败告终。
例如,当时间来到10世纪末期,从北方出发的游牧王朝辽国和北宋打得难解难分,但在战争之中并没有完全的赢家,就北宋和辽国来看,这两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也都在战争中同步呈现下滑趋势。都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果不其然,这时候从东北部兴起的女真族政权也不甘压迫而愤然反抗。
金国治世的119年间,共有10位皇帝更迭,平均每位皇帝在位时间甚至不足20年,由此也可看到皇位变更频繁,透露着他们的军事实力也在忽高忽低。
另外,在金国统治期间,北有骁勇善战的蒙古部落,南有南宋旧朝,西有西夏,算得上是内忧外患。在这种情况之下,它的国力得不到发展,政权无法统一,少数民族汉化处于初期,这也促使金国势必走向亡国。
政治层面:善于打江山,却不会守江山
金朝的建立者是来自于马背上得天下的女真族,这类游牧民族的骨子里存在着彪悍的基因和永不屈服的血液,所以在打下江山之后,他们因不懂得治理国家,而无法理解为君之道。即便是在建立金朝之后,很多金国皇帝也只会忙于过上奢靡享受的生活,从不会去思考如何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金朝对整体中原历史发展的贡献较少,让世人传颂的东西少,加上金国时期的文治武功中,可供后世敬仰和学习的少之又少。因此,相比于其他朝代,它在历史上的分量自然也轻多了,基本相当于“鸿毛”。这样一来,将其剔除在历史排序中也是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