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44年,大顺军扫荡了黄河流域的疆土,开局虽然顺利,但要是想坐稳江山,还是要费些心思。大顺军首先要理清楚当下形势,放弃之前对官绅地主的追赃助饷策略,把官员捋顺了,进一步巩固地位。
然而,李自成他们并没有对大顺军做出这些方向上的调整,他们依旧像开始那样,主要维护农民的利益,依旧对官绅地主进行打击。关于这点,可以在文献中找到数据支撑:大顺军“征”到的银、粮都是整数,这样的数据只会在追赃中才会出现。倘若是按亩征税,所得的数据不可能是整数。这些都说明,大顺军在鼎盛期没有完善赋税,只是沿用以前的策略。
坊间盛传,“闯王进京”后开始腐化,导致了大家的不满,才引起了地位不稳。这其实是谣言,事实大概是这样:在大顺军不停的追赃助饷之后,引起了汉族官绅的不满后,联合满族给大顺军泼的脏水。这些攻击,再加上李自成的麻痹轻敌,以及管理上的失误,才引发了后面的事情。
首先,可以从书里看到顾城的求学态度,和做学问的方法。顾城在序言里,分享了自己读书的方法。顾城在图书馆拿到一本书后,先整体翻阅一遍,遇到有价值的信息,就把提前准备好的纸条,夹在那一页作为标记(很像如今的条形便签)。差不多看到一半时,就把资料抄写在稿纸上,平均每天记十几张稿纸。每天晚上,顾城都会重新过一遍笔记,进行整理和纠错。
顾城的治学精神是:“实事求是地对待学问,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切忌把治学看得太容易,切忌高估个人的能耐。”
《南明史》有两个不同于以往史书的特点,一是以民众抗清为主线,这区别于大多数以朱家兴衰为主线的叙述模式。清朝的发展,是以对生产力的破坏为代价的,但在一些文人的吹捧下,却被称之为“乾隆盛世”。历史的镜子作用,也因此大打折扣,后人本应“以史为鉴”,在这样的“哈哈镜”下,吸取经验变成了一件很难得事情。
顾城从另一个角度研究这段历史,可以给读者提供比较接近事实的描述和论点,尽可能的提供一面“平整的镜子”。
《南明史》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汉族和其他民族的百姓反抗满族,却失败的原因。满洲在当时,不仅仅拥有落后的生产方式,而且人员也严重缺乏,却靠着自己的八旗兵征服了各地。这并非是因为满洲的强大,而是其他族群的严重内耗与散乱。
《南明史》这套书分为上下两册,在1997年出版以后,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获得了跟图书有关的两个奖项。这次读客文化的再版和包装,让《南明史》以新的姿态,再次出现在了读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