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思维导图之明朝官制(中央文官、东宫、宦官版)

思维导图之明朝官制(中央文官、东宫、宦官版)

明朝政治制度特点:

1、有内阁无宰相

朱元璋废宰相,权分六部;朱棣创立内阁制度,但入阁大臣权重官微,只有正五品。到明仁宗时,阁臣开始加尚书侍郎等衔,嘉靖到万历,明代内阁的地位发展到了极盛。朝班位次,俱列六部之上,内阁由过去的顾问,发展为此时的宰辅。六部尚书,其权力多被内阁所夺。文武官员任免,京察大计,都要先关白内阁,谓之请教。张居正创立的考成法,更是从政务角度上以内阁控制六科,以六科控制六部。内阁成为实实在在的政务中枢。

2、宦官文官互相牵制

明代的宦官机构极为庞大,人数多达数万人,甚至有认为达十万人者。其所设机构,几乎都能和外廷对应,如司礼监对应内阁,文书房对应翰詹通政,厂卫对应三法司,地方上镇守taijian对应督抚,监军宦官对应监军御史,甚至以灵台对应钦天监。应该说,这是自汉代以来中外朝体制的极度发展。在皇权高度扩张的情势下,以宦官为主体的内廷,成了同以朝官为主体的外廷比肩对峙的庞然大物,皇帝则游刃干二者之间,以内廷压制外朝,以外朝牵制内廷。

3、南京的拷贝

明代在南京设有与北京配套的机构,其中除部分具有一定职掌外,多数实际上是一种安排闲职养老的机构。明代中叶以后,在北京失势者,多调迁南京。南京成为政坛倾轧的缓冲地。

参考书目:《明史》张廷玉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朝,官制,东宫,内阁,机构,尚书,中央,宦官,发展,南京,内阁,詹通政,内廷,宦官,南京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朝,官制,东宫,内阁,机构,尚书,中央,宦官,发展,南京,内阁,詹通政,内廷,宦官,南京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朝,官制,东宫,内阁,机构,尚书,中央,宦官,发展,南京,内阁,詹通政,内廷,宦官,南京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