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会知道晏殊这个名字,是因为他诗人的身份。一首《浣溪沙》,能够勾起无数人学生时代的回忆。但实际上,晏殊不仅是一位诗人,他还是一位政治家,曾官至宰相,主持着偌大的宋王朝。在他手下,曾出现过范仲淹、韩琦和欧阳修等一众名臣。更令人惊讶的是,晏殊还是一位神童,年仅14岁就考中进士,此后在官场沉浮数十年,直至因病去世。晏殊的一生,可以说是精彩绝伦,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还留下了许多代代传颂的作品。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则是晏殊在晚年时通过自己此生的经历,归纳总结出的一本《解厄学》。下面我们就来分点讲讲《解厄学》的主要内容。
其一:藏锋
在《解厄学》中,晏殊写“勇者不争其锋,勇敛焉。”
晏殊认为,在人生之中,困境才是常态,一帆风顺的时候并不多。在困境之中,人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收敛锋芒。因为一旦人人都锋芒毕现,那么势必会产生许多矛盾与冲突。对于品德高尚的人来说,虚名权位并不是他们心中所想,而对于真正勇敢的人来说,争强好胜也并不必要,隐藏锋芒,才能留待日后所用。
其二:隐智
在《解厄学》中,晏殊写“愚者言智,愚也。智者言智,祸也。”
晏殊认为,一个人虽然有智慧,但一定要用在正途上。若是把自己的智慧用在阴谋诡计上,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除此之外,懂得合理地隐藏自己的智慧,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一个愚蠢的人如果高谈阔论,那必然会暴露他的无知,而一个聪慧的人当众炫耀,则会引来不必要的灾祸。
其三:戒欲
在《解厄学》中,晏殊写“制欲求于德,务求于诫。”
晏殊认为,人如果想要成大事,就一定要修身养性,控制自己的欲望。这里的欲望分很多种,像是爱好与心中的贪婪,无论是何种欲望,都一定不能轻易地放纵,而是要通过心中的准则来加以束缚。只有这样,人才能够不陷入欲望的漩涡之中,而保持思想的清明。
其四:省身
在《解厄学》中,晏殊写“忧身者无邪,正而久焉。忧心者无疚,宁而吉焉。”
晏殊认为,人生在世,一定要时时自省。一个懂得自省的人,不会让自己陷入无知的困境之中。倘若疏忽于此,人的心中往往会生出些许邪念,甚至酿成大祸,而保持这一习惯,则能让人立身于正,行事顺遂。
其五:求实
在《解厄学》中,晏殊写“苦劳而少获,非实之过也。闲逸而多得,乃实之旨焉。”
晏殊认为,人生在世,必须立足实际,从实际出发。只有认清了眼前的形势,人才能不焦躁不迷茫,哪怕深处泥泞之中,也可以找寻到自己应该走的道路。立于实际,是为了让人不沾沾自喜,也不自暴自弃,若一个人很辛劳收获却很小,就证明他没有求实,一个人若很轻松却收获得多,则证明他掌握了求实的实质。
其六:慎言
在《解厄学》中,晏殊写“不知机而无泄,大安也。不避亲而密疏,大患也。”
晏殊认为,言语是非常锋利的武器,他既能帮助人,也能伤害人。与他人相处时,一定要谨言慎行,这不仅是为对方着想,也是为了自己。因为在言语之间,我们并不知道哪一句话是暗藏玄机而异常重要的,若祸从口出,则灾事临头。
其七:节情
在《解厄学》中,晏殊写“不舍之情,羁身也。”
晏殊认为,人的情感是需要节制的。这种情感不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指过于泛滥的怜悯、愤怒等情绪。一个人若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往往会被情绪所控制。而在与人的相处中,则要保持君子一般的情义,唯有这样,才能长久维持和谐的关系。
其八:向善
在《解厄学》中,晏殊写“吉有其因,福有其源。天佑善者,其心悟焉。”
晏殊认为,吉凶祸福都有着其本质的原因。上天会护佑心善之人,但这份善并不是盲目的,而是需要真诚与坚守。若一个人抱怨却不懈怠,有追求却谨守心中的准则,那么这个人就是善良而可以信任的人。因为他心中的善念会成为束缚他的藤蔓,使得他盎然向上,而不投机取巧,以伤害他人而达成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