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1979年一名化肥厂工人偶然发现朱元璋后人墓,还出土阴间“路引”

1979年一名化肥厂工人偶然发现朱元璋后人墓,还出土阴间“路引”

前言

1979年12月底的一天晚上,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江西省南城县境内岳口乡游家巷村附近的一座古墓口被几个盗墓贼炸开,在漆黑夜幕的掩盖下,窜出来两个黑影。

“兄弟,真……真能行吗?”其中一个人不知道是天冷冻的还是心里害怕,哆哆嗦嗦地问道。

“相信我,这次咱们一定能发财!”说话的这个人叫朱应峰,他是一名化肥厂工人,当年在挖排水沟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古墓的入口。

七十年代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也非常薄弱,对于一些墓葬也没有做什么防范措施。

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给了不少盗墓贼可乘之机,朱应峰就是其中之一。当他发现这个墓葬的入口时,贼心顿起,于是就拉着一个同伴,想趁着夜幕降临的时候,偷偷进到墓葬里面偷点古董文物卖钱。

至此,明太祖朱元璋后人朱翊鈏及其元妃李氏英姑、继妃孙氏三人的合葬大墓公布于世。江西文物工作者也开始对这座明朝王爷和王妃的合葬墓进行挖掘。

01 明朝藩王墓被掘 妃子身上惊现阴间“路引”

1980年,这座明朝藩王的墓穴位于江西省南城县,考古学家到达现场后,根据墓中发现的墓志确认,发现这座墓葬竟然是明朝皇族!

墓主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九世孙、江西明益宣王朱翊鈏与他的元妃李氏、继妃孙氏三人合葬墓。

由于朱翊鈏的棺木已被打开过,考古专家赶到后随即清理了朱翊鈏的棺材,在八月中旬,又着手开始处理元妃李氏英姑和继妃孙氏的棺墓。

当文物工组人员将元妃李英姑的棺盖打开时,一股刺鼻的味道迎面而来。因为年代久远,元妃李英姑的尸体已经腐烂殆尽。

由于尸骨腐烂严重,对于这位明朝王妃的长相,我们也不得而知。

不过,从李氏的头部以及四肢分别被白布条包裹好这种入殓方式来看,如同一具木乃伊一样,这与常人的入殓方式有所不同。

在李氏尸身外面,还包裹着七件袍服,最里面是用一条盖被盖着的。作为朱翊鈏的妃子,这位妃子在生前想必也是备受宠爱的,不然也不会跟王爷合葬。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李氏的棺墓中,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了很多名贵的陪葬品,其中包括金、银、铜、瓷器、玉佩、凤冠等名贵饰品,堪称是应有尽有,豪奢至极。

但在李氏尸体胸口的正上方,一个小小的布袋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注意。这个小布袋经过了上百年的时间,竟然保存得还算完好。

而且,这个小布袋也没有特别华丽之处,与李氏身边琳琅满目的珍贵葬品相比较,反而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这个小布袋究竟是何物?里面又装什么贵重的物品?竟能放置在李氏胸口正上方的重要位置?它的出现让考古专家们匪夷所思,也格外的关注。

为了解开心中的谜团,考古专家们小心翼翼地将这个保存了数百年的小布袋打开,里面并没有装着什么奇珍异宝,而是一张棉质纸的路引和一些纸钱灰。

这张路引被装在了一个有毛边的封里面,封套几乎已经腐烂,但从封面外面仍依稀可见一个“封”字,上面还盖有明代时期的红色封印。

除此之外,路引的右下方空隙处还印着三处道教符印,左上角还有太上老君的图像。

在考古专家的测量下,得知这张路引高0.69米,宽0.55米,在布袋的保护下,路引不仅没有腐蚀,表面甚至没有任何泛黄的痕迹。

从路引上的字迹可以看出,这是用木雕版印刷出来的,里面详细记载了李氏的姓名、出生年月、出生地等各种信息。

02 古代“路引”究竟为何物?

路引是何物?为何会出现在明朝王妃的身上?所谓的路引,其实也就相当于死者通往阴间的通行证。

明朝年间曾有这样一项规定:凡是人员要出远门,远离家乡百里之外,就要去相关管理部门开介绍信、通行证等类似的公文,这种公文就被称之为“路引”,“路引”实际上就是离乡的证明。

如果出远门没有携带“路引”或者是与路引不符合的人,都要依法受到制裁,这也许是当时明朝的一种管理人口的方法吧。

对于路引,还有另一种起源说法,据说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丞相魏征在梦里斩首了泾河老龙,这事牵连了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被带去阎罗王那里接受惩罚,当阎罗王得知李世民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时,就决定放李世民还阳。

阴曹地府的阴天子借此委托阳天子把鬼国护照“路引”带回阳间,发给阳间那些好人,这样即使他们死后也可以凭借获得的路引进入鬼国首都——酆都,到酆都的人可以免受地狱众鬼的欺凌和刑罚折磨。因此,在唐朝以后,路引就被流传下来。

而明朝王妃李氏胸前的路引,按照当时的风俗,很可能是当时她的家人专程为她求来的通往酆都的通行证。

源于这种传说,不少人觉得这份路引没有太大的价值,但是对于考古专家们而言,任何一个文物都是有其历史价值的。

李氏胸前的这张路引虽小,却比那些金银珠宝的价值更高,因为它上面的一些信息正是明代丧葬风俗的实物证明,也是通过这张保存基本完好的路引,让世人了解到了百年前的丧葬风俗。

03 墓葬珍品悉数挖出 奇珍异宝琳琅满目

除了这些丧葬风俗值得考究外,这座藩王墓造得也很有讲究,经过考古学家验证,这座墓是用青砖砌成由一圹三椁室,平面上看是一个横长方形,墓的方向为偏西南向,里面用两堵平铺直砌的砖墙,将整个墓室隔成左、中、右三室。

三个墓室里面,位于正中间的那个是益宣王朱翊鈏棺椁,左边的墓室是他的王妃李氏,右边的墓室是他的继妃孙氏。

在这位明朝王爷和两位王妃的合葬墓中,也挖掘了很多珍贵而精美的随葬品。据统计,在这三人合葬墓中,一共出土了金、银、铜、瓷器和冠服等饰品450余件。

当初朱应峰等人第一次炸开墓穴后,首先打开的就是这位王爷的棺冢,所以考古队到达古墓后,立即对最先暴露出来的朱翊鈏墓室进行挖掘和处理。

据朱应峰等人回忆,当时炸开墓穴入口后,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一隔三的石室墓,都是用青砖砌成的。从微弱的灯光中,朱应峰等人看到每间墓室的正中央都摆放着一口楠木大棺材。

阴冷的墓室,昏暗的灯光,大红色的棺材!眼前的一切显得十分诡异……

此时此刻,看到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古董,朱应峰等人也顾不上害怕了,本来盗墓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宝藏,对比了下眼前的三口楠木棺,他发现中间那具规模最大,想着这口大棺材里面肯定藏着更多更珍贵的古董。

于是,眼珠子骨碌一转,跟同伴立马奔向那口最大的棺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撬开再说。

在同伴的协助下,他很快就撬松了大红棺的棺盖,二人使劲将棺材盖子推开。

一股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就在此时,朱应峰和同伴往棺中一看,纵使两人也是大胆之人,但也被棺木里面的景象吓得魂飞魄散。

只见墓主人朱翊鈏的尸体保存完好,他身着精美绝伦的龙袍,腰上系着玉带,脖子上还挂着念珠,脚上穿着明黄的高筒靴。周身还用金钱、银钱排成了北斗星座形。

由于这座墓葬从来没有被盗掘过,所以保存得非常完好,墓主人的尸身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腐烂,而是成为一具干尸,肉眼来看,他的五官尚能分别清楚,头发也是清晰可见!

墓室中由于常年封闭状态,异常阴冷潮湿,朱应峰二人并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也不了解历史,更没见到过不腐的古尸,尤其还是身着龙袍如此威严!

如此威严的气势,还有百年不腐的尸身,让朱应峰和同伴吓得屁滚尿流,也顾不上仔细寻找宝物了,随手拿了几件文物撒腿就跑了。

后来,当考古队进入到这座古墓中的时候,径直地来到已经被打开的这个墓室,经过验证,证实这位身着龙袍的男尸就是益宣王朱翊鈏。

在古代,为了让棺材保存得更长久一些,古人都会在建造棺材的时候添加一些糯米在泥土中,这样做可以让土质棺材比水泥浇筑的棺材更牢固。

朱翊鈏的棺盖已经遭到了朱应峰等人的破坏,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当时因为害怕并没有对内部进行破坏,所以朱翊鈏的墓室保存得也还算完好。

接下来,经过挖掘考古专家们在这位益宣王的棺内发现了50多件金银玉等随葬品,主要包括丝绸衣服、冠冕、瓷器、玉器还有金、银、铜钱等。

其中有一件青花瓷盘让当时的考古专家们很是惊喜,因为这种青花瓷可以称得上是瓷器中的上品。

不过朱翊鈏墓室里面挖掘的这个瓷盘,口沿处似乎有裂缝,有经过重新粘补和上釉之后,再放进窑里面烘烧的痕迹。

但这也不影响考古专家们对这个青花瓷的喜爱,虽然有裂缝,但也让世人见证了明朝时代青花瓷的粘补技艺,实属难得。

当盘点两位王妃的随葬品时,数量有点出人意料,这位明朝王爷的元妃李氏棺内的随葬品有150件,比王爷的随葬品还多几倍,随葬品中包括各种镶宝石朱钗。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凤冠,凤钗上刻着“ 银作局嘉靖二十六年八月内造金七钱五分”的铭文。

这顶华丽的凤冠上面装饰有9只翠鸟,用银丝缠绕,翠鸟口衔珠滴,冠形制作精细美观,金光闪烁,珠羽生辉,华美异常。

而王爷的另一位继妃孙氏棺内随葬品多达248件。首饰主要包括各类金簪、钗、花钿和玉佩等。

其中包括衔珠金凤簪、观音乘凤金簪、云头凤纹镶宝石金掩鬂、嵌玉镶宝石金钿、菊花金簪、金钩玉佩等精贵的饰品,从这些饰品中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位王妃当初的风光无限。

在这次益宣王朱翊鈏及其随葬的元妃李氏、继妃孙氏合葬墓中,考古学家也是收获颇丰,里面的珍奇异宝让人大开眼界!从这次古墓的发掘中,也让世人见证了百年前明朝皇室的奢华。

04 盗墓者自食恶果 终将接受法律的制裁

话说最开始进入这座墓葬的朱应峰,看到这座明朝皇族的墓葬里面竟然藏着这么多的奇珍异宝,肠子都悔青了,内心暗自后悔当初没有盗取更多有价值的文物。

于是,贼心不死的他,一直在考古队附近徘徊,想找机会再次偷偷溜进墓葬里面偷点更有价值的宝物,但却没找到机会。后来,得知考古队需要帮工,他就以举报者的名义进入到考古队里面充当帮工的角色。

在一次帮忙清理古墓文物时,他悄悄把心仪的古物放进自己的裤子里,准备偷偷带出去卖掉。

但是,他疑神疑鬼的举动让考古队的成员看出了异样,立马派人对其进行了搜身检查,果不其然,发现了被朱应峰偷拿的珠宝文物,这才没有让这个盗墓贼得逞。

但当时那个年代,对于盗墓的行为并没有特别完善和严格的法律规定,朱应峰也因此躲过一劫,只是退还了盗取的珠宝,并没有受到牢狱之灾。

不思悔改的他,尝到了之前盗墓的甜头,一发不可收拾,开始做起了倒卖文物的违法勾当。

随着法律的日渐完善,我国对于盗墓的行为也作了明文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法律规定,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朱应峰这种盗墓者,正义虽然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后来他又伙同别人一起盗取其他古墓,被有关部门逮捕。

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个猖獗的盗墓者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的余生都将在监狱里面度过了。

05 考古事业任重道远 坚决抵制盗墓行为

这次考古学家们从明朝藩王朱翊鈏及妃子的合葬墓中发掘的数百件珍贵文物,将数百年前明朝皇室的一些真实情况展现在世人面前。

即便是一个小小的路引,也能够成为一个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因此,对于那些为了满足自己私欲的盗墓者们,因为他们的自私自利和肆意妄为,摧毁了多少中华民族的珍贵文物,又让多少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至宝流落他国。

古墓的勘测和挖掘,是一项极其庞大的工程,为了将这些文物完好地保存下来,其中耗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正是考古学家们的挖掘,才能将埋藏在地下几百年甚至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瑰宝重见天日。

新中国成立后,考古专家们更是在古人类至明清各个时期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考古技术不断突破,考古理论也日益完善。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能够得到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古代的历代王朝对文化和国家观念的认同。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考古发现不仅验证了历史,增强了历史的可信度,同时也丰富了历史的内涵,将曾经的历史活化了。

正是因为这些重大的考古发现,才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连贯起来,也将中华民族在古代创造出来的璀璨文化向世人一一展示,它们的出现不断证明着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也向世界昭示着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五千年文明不断裂的国家。

作为发掘古迹文物的主力军,考古学家们不断地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贡献力量,他们肩负重任,但是对于文物的保护工作,只依靠这些考古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心的中华儿女,我们也要将保护文物作为己任,不应该只顾自己的蝇头小利,而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置之不顾,对文物保护工作置之不理。

历史文物和遗迹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果遭到了破坏就再也无法复原。保护了这些古代文物,也就续写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脉。

毫无疑问,对于那些盗墓者的不耻行为,任何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都责任和义务参与到古墓文物的保护工作中去,坚决抵制那些盗取古墓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江西省文物工作队:《江西南城明益宣王朱翊鈏夫妇合葬墓》

[2]中国考古网:《江西明益宣王朱翊鈏墓出土的金银首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墓葬,明朝,朱元璋,朱翊,后人,路引,偶然,工人,文物,考古,观点评论,朱应峰,继妃,朱翊鈏,孙氏,李氏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墓葬,明朝,朱元璋,朱翊,后人,路引,偶然,工人,文物,考古,观点评论,朱应峰,继妃,朱翊鈏,孙氏,李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墓葬,明朝,朱元璋,朱翊,后人,路引,偶然,工人,文物,考古,观点评论,朱应峰,继妃,朱翊鈏,孙氏,李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