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延续267年,共有16位皇帝在位。将他们的名字连起来读,又将会有怎样的奇妙发现?
咱们先来一口气说完明朝十六位帝王: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祐樘、朱厚照、朱厚熜、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你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大有来头!
朱元璋出身普通农民,家里起名方式极其简单,他排行第八,就叫朱重八。他祖上的名字也都是由出生日期或家中排行命名。他的父亲叫朱五四,祖父叫朱初一,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
朱元璋的名字是他自己后改的,“朱”姓正好合了“诛杀”之意,“元”借指“元朝”,“璋”是古代玉器,顶端两侧有尖,尖中有凹刃,是一种利器。
朱元璋,便是“诛杀元朝的利器”,他名字的含义便是他毕生的追求。
朱元璋给自己改名,给儿子取名还不算,他已经想好了自己这26个儿子千秋万代的名字。我们姑且可以叫他“朱氏取名法则”,创始人朱元璋。
这法则是什么呢?那就是朱家子孙名字须为三字。第一字为朱,自然不必说。
第二字是朱元璋拟定好的,26个儿子,每个儿子的后代他都拟定了20个字,算起来总共520个字,也是工作量浩大了。
这第二个字不可更改,代表的是他在朱家的辈分。如朱棣之子应为“高”字辈,便有了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爔。
我们把明朝十六位帝王的名字连在一起,只看第二个字,就会发现他们的辈分问题。
除了朱允炆,朱棣子孙的第二字都是按照朱元璋拟定的燕王房辈分“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来定的。
当然,明朝没有那么久,名字就只传到了朱棣第十代“由”字辈。
你还会发现,这些帝王有字辈相同的,那便是兄弟关系,如朱祁镇与朱祁钰,朱由检与朱由校。这子孙名字的第三字,朱元璋也定了个独特的规矩。
第三个字必须以“五行”为源,而且必须是按照“五行相生”的法则循环往复,在这姑且举个例子,朱棣的“棣”有木,那朱高炽的“炽”有火,朱瞻基的“基”有土,朱祁镇、朱祁钰的“镇”“钰”都有金。
朱元璋要求子孙万代都这样取名,是为了顺应“父生子”的相生原则,避免父子相克。最终求一个大明王朝千秋万代。
这套“朱氏起名法则”有个突出的贡献,那就是今天的“化学元素周期表”。
朱氏子孙恪守祖训取名,第三个字必须顺应五行,不能重复,于是他们绞尽脑汁地想名字,甚至不惜造字!
为了从“金”字,于是出现了“钠、钴、锂”等字。这些字,为同样绞尽脑汁想名字的清人徐寿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俄国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太难翻译成汉字了,索性把明朝王室的名字挪过来用用。
于是这些奇奇怪怪的字被流传至今,还有了自己独特的用途,明太祖朱元璋怕是也没有想到。
明朝最终没能世世代代地永远延续下去,但他恢复华夏正统、收复燕云十六州、修撰永乐大典、建筑紫禁城,为中国历史做出莫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