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丰 王琴
问题的提起:作为明代史料重要内容之一的谷应泰等撰写的《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97年2月第一版)卷一《太祖起兵》第一段有这样一段记述:“岁甲申,泗大疫,父母兄及幼弟俱死”。“甲申”这一年——也就是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安徽)泗州发生了旱灾和蝗灾等疫情,朱元璋(当时叫朱重八)的父亲、母亲、哥哥和最小的弟弟都死了。这让我们特别与当下时代的疫情联想起来,令人产生一种历史的唏嘘感,这表明朱家至少死了四个人啊!只是不够一个巴掌而已!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功未成、业未就的历史背景之下,却被凶残的疫情夺取了四位家人的生命,无论如何都给其人生涂抹下了灰暗的底色。
不过,远远早于《明史纪事本末》出现的明代历朝官修史书《明实录》对这种说法也是不认同的。《明太祖实录》(中华书局。2016年第一版)卷一中有这样的记载:“岁甲申,上年十七。值四方旱蝗,民饥。疾疠大起。四月六日乙丑,仁祖崩。九日戊辰,皇长兄薨。二十二日辛巳,太后崩。上连遭三丧。”也就是说,因为这场难以抵御的疫情,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在这一年的四月初六病死了;他的长子也就是家中的大哥在四月初九病死了;他的母亲则是在四月二十二日病死了。令人悲伤,朱元璋在这个暗灰紧张忧心如焚的一个月里,家里连续失去了三位最为至亲的亲人。对比下来,《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述,应该是错误的。因为《明太祖实录》里面并没有“幼弟”病亡的事情。
怎样看《明史纪事本末》与《明太祖实录》中这种矛盾的记载?我们感觉还需要另外一些史料进行“旁证”。
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撰写了《大明皇陵碑文》,其中说道:“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俄尔天灾流行,属罹殃,皇孝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也说的是,那一年,朱元璋自己有三位亲人去世,父亲去世的时候64岁;母亲去世的时候59岁,哥哥也去世了。在这里,也没有提到有朱元璋“幼弟”去世的事情。再次证明《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述中所说的“岁甲申,泗大疫,父母兄及幼弟俱死”,是错误的。因为朱元璋并没有亲生的弟弟。
为了不让此例成为“孤证”,我们再次特约查阅了形成于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时的重要文献《天皇玉牒》。这其中提到,在疫情期间。朱元璋64岁的父亲和59岁的母亲先后病逝,然他就他们的长子(后来被封为南昌王)以及长子的儿子(后来被封为山阳王)相继死亡。这里提到了死亡人数,虽然是四位,但却没有朱元璋的“幼弟”。朱元璋哥哥的孩子,只能管朱元璋叫“叔叔”,无论如何都不会成为“幼弟”的。
我们再看看明代嘉靖年间陈建辑著的《皇明陈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也可以看到里面有关“至十七岁,仁祖(朱元璋的父亲)及太后(朱元璋的母亲)惧以疾崩,上长兄亦逝,惟仲兄王存。”从这里,也是看不到朱元璋有“幼弟”并且死去的事情的。
其实,回过头看《明史纪事本末》的相关记载,实际上也有自己啪啪打脸的地方。因为《明史纪事本末》卷一《太祖起兵》的第一段中有这样的记述:“母陈,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按照中国古代兄弟的排行是伯、仲、叔、季,也就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的意思。“太祖其季也”,说明朱元璋是最小的儿子,也就是第四个儿子。他本人是没有弟弟的。而朱元璋的三个哥哥在朱元璋做皇帝以后都分别给他们起了“高大上”的名字——朱兴隆、朱兴盛、朱兴祖。他自己一度叫“朱兴宗”当然。他们在落魄的时候,名字都是叫朱重五、朱重六、朱重七,就跟朱元璋当年叫“朱重八”一样。这也说明朱元璋是没有弟弟的。补充一句,朱元璋的父亲当年也是名叫“朱五四”的。那个岁月,贫苦人家的孩子起不出什么“高大上”的名字来,能排出个序列叫名字已经不错了。
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被大清顺治年间的第一位状元、后来成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傅以渐评价为“一代良史”的。现在,仅从“岁甲申,泗大疫,父母兄及幼弟俱死”这句的记述来看,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表述就有因为不谨慎而导致错误的地方。这虽然不足以否定“一代良史”,但也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