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成吉思汗的一个遗嘱,导致元王朝没有一座帝王墓,其原因让人敬佩

成吉思汗的一个遗嘱,导致元王朝没有一座帝王墓,其原因让人敬佩

至于成吉思汗的个人信息,我们无需过多的语言去赘述,有太多的资料记载这位“万王之王”的生平,我们今天探究失落的成吉思汗大墓,和整个元朝没有留下一座帝墓的联系。

说到成吉思汗的墓,就得说说成吉思汗怎么死的。成吉思汗的一生充满着热血和传奇色彩,他在马背上征服了太平洋到里海之间的一切地方。关于他的死因也是众说纷纭,充满了传奇。有坠马说,有雷击说,还有野史说被西夏王妃咬掉了下体,也有被毒死的说法,无论如何,真相已经不可考证。

成吉思汗临死时候,立下三个遗嘱,第一个是立窝阔台为汗位的继承人;第二个是联宋灭金的战略规划;第三个是自己的丧葬从简,遵循祖制。第一、第二就不用说了,第三条遗嘱看似不起眼,实则影响了后来整个大元朝的丧葬制度,到现在,没有发现一座元墓,和这条遗嘱息息相关。

据南宋的文人笔记记载,成吉思汗死后,由一支军队秘密护送其遗体回到家乡,也就是今天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地区。沿途碰到的人全部杀掉,防止走漏风声。到家乡后,把尸体下葬到赶造好的坟墓中,然后用上万马匹来回奔跑将墓地踏平,最后移植了大量的林木,派兵驻守,等到草木长起来了,从外面看不出任何异样之后,才撤防,从此,无人可知他埋葬在了哪里。

还有个传说是说,护送他遗体的这一行人,最后有八百多人全部被屠杀,只为封口,听起来是有点残忍血腥,但是联想到蒙古人血腥的征服之路,800人的生命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我更愿意相信我自己的推测,依照成吉思汗当时在蒙古人中的精神地位,如果死后招一批死士为其殉葬,肯定有大把的人愿意随他而去。因此这些人多半都是自杀殉葬,追随大汗而去。

既然墓地找不到了,那日后怎么祭奠呢?据说蒙古人想出一个方法,就是埋葬后在坟上杀死了一只驼羔,将血撒在其上。子女如想祭拜成吉思汗,就让当时被杀驼羔的母驼作向导,骆驼有辨识自己血亲的天性,其驻足悲鸣的地方就是大汗墓地。

关于成吉思汗墓地点的猜测,目前比较认同四个地点:一是位于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于蒙古国的杭爱山;三是位于中国宁夏的六盘山;四是位于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境内的千里山。近些年也有有人说新疆八卦城可能就是成吉思汗墓地的所在。但是猜测一直不断,800年时间,寻找一直没有停过,但是谁也没有找到。

不管怎么说,一带大汗就这样神秘的走了,留下了太多的疑团。但是正是这个奇特的安葬方式,影响了整个元朝的丧葬制度。那就是一切遵从祖制,秘密埋葬。

元朝,整个朝代的文字记载都不多,更不用说关于丧葬的记载了。我们目前能参考所有记载,基本上都是汉人、波斯人等记载的。

据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这段记载所描述的内容和我们前面说的成吉思汗的成吉思汗的埋葬方法是如出一辙,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后来元朝统治者对成吉思汗的崇拜。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其特点是薄葬简丧。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实用。人死了就地掩埋,然后把生前用过的一些器物,武器等作为陪葬。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实行汉法,也渐渐受到汉人丧葬习俗的熏染,开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与汉人不同。死者入殓后,两块棺木合在一起,又成为一棵圆木,然后“以铁条钉合之”。

就这样,简简单单,不像汉族的皇帝,生前花数十年时间,甚至是举国之力来建皇陵,给国家带来严重的负担。元朝统治者效仿成吉思汗的做法,遵从祖制,一切从简,秘密安葬,不宣扬铺张。

这种做法看似简单,站在现的角度来看,却令人肃然起敬。与其举国之力安葬,不如把这些财产用之于民,人们少受点徭役压迫,自然赞颂他,好的名声自然就流传下去了,所以英雄,大半都会赢得生前生后名。纵然元朝统治阶级都不爱民,但是这种简藏方式,于国于民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元朝,地方,帝王,墓地,方式,蒙古,遗嘱,丧葬,王朝,遗体,观点评论,元朝,蒙古人,成吉思汗,丧葬,蒙古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元朝,地方,帝王,墓地,方式,蒙古,遗嘱,丧葬,王朝,遗体,观点评论,元朝,蒙古人,成吉思汗,丧葬,蒙古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元朝,地方,帝王,墓地,方式,蒙古,遗嘱,丧葬,王朝,遗体,观点评论,元朝,蒙古人,成吉思汗,丧葬,蒙古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