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出身穷苦百姓,他深知坐天下的不易,所以当了皇帝后对眼前的富贵更加珍惜。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不放心手下的大臣,所以对政事极为上心。
朱元璋称帝以后,事无大小必定亲力亲为,他死后曾在遗诏中写道:“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每日勤勤恳恳,不曾有丝毫懈怠。有史料记载他平均每天批阅奏折多达两百多件,这还不算其他国事的处理。
尤其是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以后,将原来属于宰相的权力收归皇帝所有,这样一来,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却也加重了皇帝的工作负担。
▲图为朱元璋中年画像
中国古代大臣们写的奏折往往都是长篇大论,单纯的用华丽的辞藻组装在一起,通篇上下大半都是不必要的废话,只是等到结尾时才话锋一转进入主题。这样的奏折,皇帝一天也看不了多少。
其实这也怪不得大臣,中国古代的政治就是如此,说话不说满,凡是留有余地。但这历代通行的为官之道却在朱元璋这碰了壁。
当时的刑部主事茹太素每次上奏折都是高谈阔论,一篇奏疏至少七八千字,且语句复杂,晦涩难懂。所以朱元璋每次看他的奏折都很不耐烦。
一次,茹太素又上了一份奏折,朱元璋命中书郎王敏念给他听。当听到一半时,朱元璋还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愤怒的朱元璋直接召来茹太素打了一顿板子。
打完之后,朱元璋又让人继续念给他听,直到16500个字时,奏疏总算是进入了主题。其实茹太素在奏折中提的几个建议都可以施行且颇为重要。
第二天,朱元璋再次将茹太素召来,先是表扬他提的建议切实可行,后又批评他的奏折太过啰嗦冗长,明明只需500个字就能表述清楚的事,却用了一万七千多个字。
此事过后,朱元璋对奏疏的格式做了明确规定,要求奏疏必须简明扼要,且按照一定的格式书写。若有人违反将严惩不贷。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写冗长繁杂的奏疏了。
古代官场有着自己的游戏规则,一般情况下就是皇帝都会遵守。而朱元璋不同,他是农民的儿子,没有那么多顾忌,所以他才敢打破官场几千年的规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敢于这么做。说真话需要勇气,改变比墨守成规难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