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太师出品,必属精品,欢迎关注。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武则天作为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其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登上皇位之前,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武才人,但并不受宠。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在晚年回忆李世民驯马一事,当时李世民的马名叫狮子骢,因肥壮性野,无人能够驯服。而武则天刚好侍奉在侧,她告诉李世民:
"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
短短一番话让李世民对其刮目相看,虽为女流之辈却颇有志气,此事也反映出武则天才人时期就有着过人的胆识和谋略。
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武则天依例作为先朝嫔妃入感业寺为尼,虽是出家之人却并不安于现状。早在李世民病重期间她就与太子李治暗生情愫,机缘巧合之下与李治在感业寺再次相遇,后得到王皇后的帮助得以再次入宫。
从此卷入更加血腥残酷的后宫争斗当中,武则天的入宫原是王皇后对付萧淑妃的一种手段,没曾想武步步为营,恩宠不断,逐渐一人独大。尽管后期王皇后与萧淑妃摈弃前嫌,联手对付已是昭仪的武则天,但为时已晚,此时的武昭仪经过多年权力斗争,早已变得心狠手辣,甚至利用自己的亲生女儿安乐公主之死扳倒了王皇后。
权力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的,武在王皇后倒台后,开始拉拢李义府等朝臣来支持自己为后,同时帮李治重振皇权,借机削弱元老大臣势力,政治手腕强劲,成为了李治政治上背后的"战友",武也成功登上皇后宝座。
然而这一切只是开始,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开始大力施行酷吏政治来铲除异己。对自己的亲人也毫不手软,唐高宗李治驾崩后,她独揽大权,在成功废黜两个儿子后,67岁的她成为了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建立了自己的武周王朝。
武则天执政十五年,大力提拔能人贤士,如狄仁杰、张柬之等正直有才华的大臣均被其重用,同时重视农桑,百姓生活安定,史称"贞观遗风"。但酷吏告密之风盛行,李唐宗室成员几乎被杀戮殆尽,甚至让男宠把持朝政,也使得武则天备受争议。
公元705年,武则天已经82高龄,这个时期的武后对朝堂把控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多年的酷吏统治让她手上沾满鲜血,同时男宠张易之等人的权势外溢,导致武后与太子、大臣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最终由武则天一手提拔的张柬之等人以"谋反"为由,诛杀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史称"神龙政变"。
此次政变中武则天逊位唐中宗李显,权力尽失,武周政权重新回归李唐宗室,武则天的政治生涯也从此结束。但她并没有成为众矢之的,相反被李显封为"则天大圣皇帝",移居上阳宫。这其中的缘由错综复杂,笔者认为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武后残余势力依然顽强
武则天掌权期间,打击门阀,武氏一族权倾朝野。加之亲生女儿太平公主无论性格手段都与自己相似,他们成为了保护武则天安全的有力屏障。
2、回归的李唐宗室仍然是武则天的后人
先后即位的李显、李旦等人,均是武则天的直系血亲,古人崇尚忠孝两全,虽然武后在位期间专制独裁,但毕竟是自己的长辈,且年事已高,根本没有攻击武则天的必要。
3、武则天善于审视多度,急流勇退
当初武则天在位考虑太子人选时,自己的亲侄子武承嗣、武三思几度谋求被立为继承人,武则天犹豫不决之下,听从各方建议,渐渐意识到李唐宗室才是人心所向,自己如果万一失势,也不至于失去人心。虽然武则天是被逼退位,但形式上依然体面,禅位李显后饮食起居一切如常,同年安然病逝。可见退位后的武则天也算安分守己,也自然不会有人找她复仇。
4、为了牵制朝堂各方势力
前文提到过,发动"神龙政变"的张柬之等人,正是因为武则天的赏识,才身居高位,飞黄腾达。如果给武则天安上"谋权篡位"的罪名,等于惹火上身,自己和那些曾经被武后提拔的旧人也会受到牵连。而这些朝臣势力范围也不小,武则天能够独善其身,也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