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和大家聊一聊为什么安史之乱后唐朝始终没能解决河朔割据的问题。
事实上,关东(泛指函谷关以东)与关中地区的矛盾从汉朝就有了,比如东汉末年设计除掉董卓的王允之所以最后被郭汜、贾诩等人翻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信任“关西人”,一味重用“关东人”,结果引起了整个“关西”人的反弹。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宇文泰的北周与高欢的北齐对立更是把关中与关东的矛盾激化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到了隋唐两朝,“关东”与“关西”的矛盾也并没有因为中原王朝的建立而缓和,甚至因为刘黑闼造反,导致安史之乱前的唐朝中枢对河北地区有更深的忌惮。
也正是因为唐朝中枢对河北的忌惮,导致唐朝在河北实行一种刻意“苦役河北”的政策,而这种带有惩罚性质的政策又直接导致河北民众反抗唐朝统治的事件层出不穷,而因为这种层出不穷的反抗,使得唐朝虽然在幽州边境地区面临强大的军事压力,但是唐朝也依然不愿意在河北部署重兵,反而是重用起了归附唐朝的少数民族部落兵。
唐代陶俑
也正因为唐朝在河北重用少数民族部落兵,直接导致了安禄山的崛起。
接下来,兰台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唐朝时期为什么河北地区民众都站在安禄山这一边。
唐代石窟
01、
唐朝对河北的猜忌,从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就开始了。
贞观十年,李世民为了应对唐朝边境越来越激烈的边境冲突,决定在今天河南、山西、甘肃、宁夏地区增加府兵数量,也就是增加折冲府的数量。
但是由于出于对河北的忌惮,李世民专门下令不要在河北增加折冲府的数量,河北折冲府的数量还是保持北周、隋朝时期的数量。
关内置府二百六十一,积兵士二十六万, 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又置折冲府二百八十,通计旧府六百三十三。河东道府额亚于关中。河北之地,人多壮勇,故不置府。——《唐会要·兵制》
这一点,近代历史学家都看的非常明白,陈寅恪先生就直言不讳的表示,李世民之所以跳过河北,就是因为忌惮河北人的武勇:
盖河北之人以豪强著称,实为关陇集团之李唐皇室所最忌惮。故太宗虽增置兵府,而不于河北之地设置折冲府者,即因于此。——《论唐代的蕃将与府兵》,陈寅恪
而李世民本人也曾经公开表示过关中人与关东人是有很大区别的,言下之意是在李世民看来,关中人才是“自己人“,关东地区老百姓只是“新征服地区居心叵测的民众”:
殿中侍御史义丰张行成跪奏曰:“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有东西之异;恐示人以隘。”上(李世民)善其言,厚赐之。——《资治通鉴·唐纪》
如果只是单纯的不在河北设立新的折冲府以及被唐皇另眼相看,对于河北老百姓来说可能也不算什么。
唐代人俑
但是问题在于从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开始,唐朝多次在河北以北地区用兵,而由于河北折冲府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不少部队是远从淮南等地区调动过来,而河北地区则因为算是“大后方”,承担了几乎全部后勤负担:
(贞观)十九年,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领将军常何等率江、淮、岭、 硖劲卒四万,战船五百艘,自莱州汎海趋平壤。——《旧唐书 · 列传 · 卷一百四十九》
而这直接导致唐朝在河北官吏以“军需”为名大肆盘剥河北民众,导致在唐玄宗李隆基执政之前,河北从北齐时代富甲天下的富裕地区变成了“愁苦之地”:
近缘军机,调发伤重,家道悉破,或至逃亡,剔屋卖田,人不为售,内顾生计,四壁皆空。重以官典侵渔,因事而起,取其髓脑,曾无心媿。修筑池城,缮造兵甲,州县役使,十倍军机。官司不矜,期之必取,枷杖之下,痛切肌肤。事迫情危,不循礼义,愁苦之地,不乐其生。——《旧唐书·狄仁杰传》
尽管狄仁杰这封奏折是写于武则天称帝之后,但是这种“州县役使,十倍军机。官司不矜,期之必取,枷杖之下,痛切肌肤。”的现象早在唐太宗末期就出现了。
在奏折里狄仁杰还提到正因为唐朝对河北这种惩罚性政策,导致河北、山东一带有相当规模的盗贼团伙:
今以负罪之伍,必不在家,露宿草行,潜窜山泽。赦之则出,不赦则狂,山东群盗, 缘兹聚结。——《旧唐书·狄仁杰传》
那么,狄仁杰为什么要给武则天上奏折反映当时河北的实际情况呢?
原因是当时河北出现了十几万民众自愿给入寇河北的契丹部落当“带路党”的事情,而负责前线军事的武将准备把这十几万“从贼”的老百姓都杀掉。
狄仁杰雕像
02、
这件事其实发生在公元六九七年,在营州的契丹部落首领李尽忠以及孙万荣(均为赐的汉名)不满武周的营州都督赵文翙对他们的虐待,直接杀掉了赵文翙,率领本部军队打进了河北。
李尽忠以及孙万荣没有想到他们的搏命一击尽然在河北引发了十几万民众的自发追随,他们的部队很快就从几千人膨胀到了数万人:
尽灭寻自称无上可汗,以万斩为大将,前锋略地,所向皆下,旬日兵至数万,进逼檀州。——《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
这里请大家注意史料里的“旬日兵至数万”这一句,这说明有大量河北民众或者说盗贼主动投奔李尽忠以及孙万荣。至于为什么史料里叫李尽忠以及孙万荣为“李尽灭、孙万斩”,还不是因为他们两人造反的消息传到洛阳,武则天给人家改名,把李尽忠改为李尽灭,孙万荣改成了孙万斩。
严格来说这一次李尽忠以及孙万荣的“入侵”本质上就是安史之乱的前奏,他们与其说是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不如说是唐朝河北边境的边军造反。
又契丹有别部酋帅孙敖曹,初仕隋为金紫光禄大夫。武德四年,与靺鞨酋长突地稽俱遣使内附,诏令于营州城傍安置,授云麾将军,行辽州总管。至曾孙万荣,垂拱初累授右玉铃卫将军,归诚州刺史,封永乐县公。万岁通天中,万荣与其妹婿松漠都督李尽忠,俱为营州都督赵翙侵侮,二人举兵杀翙,据营州作乱。——《旧唐书·卷一九九下契丹传》
换言之,唐高祖时代就把归顺的契丹部落安置在营州,成了戍边的边军,造反的孙万荣以及李尽忠他们本质也是唐代的边防军军官。
唐代雕像
而李尽忠以及孙万荣的“入侵”给武周政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连唐朝名将王孝杰都战死了,幸亏李尽忠“及时”病死,武周在突厥的帮助下,花费了极大代价,用了13个月的时间才把这次“入侵”剿灭。
剿灭了李尽忠以及孙万荣的“入侵”后武周自然要开始秋后算账,于是负责“平叛”的武周河内王武懿宗上奏武则天,提出把参与李尽忠以及孙万荣“入侵”的十几万民众全部杀死:
庚午,武攸宜自幽州凯旋。武懿宗奏河北百姓从贼者请尽族之。——《资治通鉴·唐纪》
事实上公正来说,因为唐朝的惩罚性政策,河北老百姓确实是支持李尽忠以及孙万荣的,所以从这点来说,武懿宗提出杀光这十几万“从贼百姓”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燕南诸城,十仅存一,河朔之地,人持两端——《张燕公集卷十一·论神兵军大总管功状》
其实从同时期狄仁杰的奏折来看,帮助契丹的河北民众很难说是被强迫的:
以为契丹作梗,始明人之逆顺,或因迫胁,或有愿从,或受伪官,或为招慰,或兼外贼,或是土人,迹虽不同,心则无别。诚以山东雄猛,由来重气,一顾之势,至死不回。——《旧唐书·狄仁杰传》
但是由于“从贼”的河北民众太多,一次性杀掉十几万人实在太耸人听闻,更何况河北民众当“带路党”主要是因为唐朝多年的歧视所导致,所以武懿宗的提议遭到了普遍反对。
左拾遗王求礼庭折之曰:“此属素无武备,力不胜贼,苟从之以求 生,岂有叛国之心!懿宗拥强兵数十万,望风退走,贼徒滋蔓,又欲移罪于草野诖误之人,为臣不忠,请先斩懿宗以谢河北!”——《资治通鉴·唐纪》
狄仁杰也在奏折里请求武则天不要因为河北民众当“带路党”而处罚这些老百姓:
伏愿曲赦河北诸州,一无所问。自然人神道畅,率土欢心,诸军凯旋,得无侵扰。——《旧唐书·狄仁杰传》
最后,武则天还是听从了狄仁杰的建议,赦免了河北当“带路党”的老百姓。
唐代边军
03、
可是从此唐朝在河北更倚重依附的少数民族部落武装,甚至把这些武装当成了唐朝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主要军事力量:
荣新江氏也撰文,认为在唐朝之前,在河北幽州的柳城,就存在一些粟特人组成的部落组织,唐政府为了利用此部落对抗北方的契丹、奚等政权,并没有将它们解散,而是将其成建制地保留了下来,安禄山就是在这样的部落中成长起来的。荣氏又大量地考察了安史战将的出身,认为这些战将大多都出身于幽州的粟特族,并构成了整个军团的主要力量。——《华夷之用:试探安禄山政权的“地域性”与“民族性”》
正因为唐朝在河北地区抵御契丹、奚等游牧民族袭扰的主要军事力量是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武装,甚至一度河北边军的工作语言是粟特语和契丹语,这才使得精通汉语、契丹语的粟特人安禄山能够得以崛起。
毕竟,从长安空降到河北边军的高级军官可没几个人懂粟特语以及契丹语,他们必须通过类似安禄山这样通晓汉语的少数民族将领才能和麾下的士兵进行有效的沟通。
唐代明光铠
最后,“安史之乱”严格来说并非是少数民族将领造反,更多是这些生活在河北的唐朝少数民族将领带领河北民众对多年歧视他们、苛待他们的以李唐皇室为首的关陇贵族的复仇:
十一月九日,禄山起兵反,以同罗、契丹、室韦曳落河,兼范阳、平卢、河东、幽、蓟之众,号为父子军,马步相兼十万,皷行而西,以诛杨国忠为名。——《资治通鉴·唐纪》
安禄山对待以李唐皇室为首的关陇贵族的暴虐,很大程度并非他与李唐皇室的个人恩怨,而是对关陇贵族的复仇,是河北民众的普遍愿望:
禄山命搜捕百官、宦者、宫女等,每获数百人,辄以兵卫送洛阳。王、侯、将、相扈从车驾、家留长安者,诛及婴孩。——《资治通鉴·唐纪》
这段史料主要说的是安禄山的军队打进长安后,把“王、侯、将、相”留在长安的亲人几乎全部斩尽杀绝,包括婴幼儿都不放过。
当然,有朋友可能会说,这难道不是安禄山个人的暴虐,怎么能算是河北民众的意愿呢?
大家可以看安禄山称帝后是怎么对待范阳的(今天北京)以及唐肃宗君臣又是怎么看待安禄山与史思明的。
电影《敦煌》剧照
安禄山称帝后就主动把范阳立为“东都”,而且免除了范阳民众的全部赋税,同时,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安禄山也多次准备返回范阳。这说明,安禄山对河北的经营有绝对的自信:
其余文武悉备署之。以范阳为东都,复其百姓终身,署其城东隅私第为潜龙宫。——《资治通鉴·唐纪》
而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安禄山多次准备逃回范阳:
议弃洛阳,走归范阳,计未决。——《资治通鉴·唐纪》
更为重要的是在唐肃宗君臣看来,安禄山等人把从长安和洛阳抢夺来的钱财都运回范阳,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安禄山对河北的经营就像是李渊父子最初经营关中:
上问李泌曰:“今敌强如此,何时可定?” 对曰:“臣观贼所获子女金帛,皆输之范阳,此岂有雄据四海之志邪!今独虏将或为之用,中国之人惟高尚等数人,自余皆胁从耳。以臣料之,不过二年,天下无寇矣。”——《资治通鉴·唐纪》
唐代边军
04、
总而言之,从东汉以来,关东与关西的矛盾一直绵延到了五代,持续了大概一千年;唐朝也并没有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相反,从李渊、李世民开始的历代李唐天子都有意无意的激化了这种矛盾,最后在“安史之乱”得到了总爆发。
“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保持了150年的半割据状态,这也说明了河北民众对以长安为中心的李唐王朝的痛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