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同样是地位不正,为什么后人对赵匡胤和赵光义的看法截然不同?

同样是地位不正,为什么后人对赵匡胤和赵光义的看法截然不同?

一个通过兵变黄袍加身,一个则是“烛影斧声”,在种种疑云之下非正常继位。宋太祖赵匡胤辜负周世宗信任,最终通过发动兵变夺走了本不属于他的天下,宋太宗赵光义则是在亲哥暴亡后直接绕过两个侄子宣布自己才是正牌皇位继承人。

按理说这都叫得位不正,要挨骂也是一起挨骂才对。然而后人普遍对赵匡胤非常推崇,而对赵光义却十分不待见。对此,不但是许多读者很困惑,估计连赵光义自己都想不明白,兄弟俩皇位明明都是抢的,后人为什么非要揪着自己不放呢?

观点君觉得,历史是公平的,每一位读史的人心中都有一杆公平秤,忠君报国亦或是陷害忠良,是非黑白的历史脸谱背后,是和历史人物做过的事、说话的话紧密联系的。因此,同样是得位不正,赵光义、赵匡胤这哥俩在读者心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印象是有因可寻的。

首先,一说起赵匡胤来位不正,众所周知,赵匡胤一手导演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好戏,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但若说赵光义来位不正,读史的人马上会划分为两派:一派支持赵光义自己给出的说法,即“金柜之盟”说;另一派则会立马搬出广为流传的“烛影斧声”阴谋论。

《宋史·魏王廷美传》云:“初,昭宪太后不豫,命太祖传位太宗,因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云“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金柜之盟说。《宋史纪事本末》云: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宋皇后见晋王愕然——烛影斧声说。

虽然后者阴谋论只是野史记载的说法,而“金柜之盟”作为正史的说法,似乎更具备可信度和说服力,但却不被广大读者认可,反倒是野史里的阴谋论历来被人们所接受。

笔者以为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宋太宗赵光义也一点不冤枉,因为他继位后的许多行为间接佐证了阴谋论的可信性。如上述引用“金柜之盟”内容里所提到的,这份宋太祖生前“遗嘱”涉及的人物并不是只有赵光义,他们共同的三弟齐王赵廷美也是合法继承人,另外“遗嘱”还规定,皇位在赵光义和赵廷美之间轮完之后,是要归还赵匡胤的儿子的。

可是等到赵光义凭借他手上的“遗嘱”继承皇位后,他都干了什么呢?979年,赵德昭跟随北伐失败的赵光义回京,因为受到赵光义的猜忌和训斥,年仅30岁的他在惶恐中选择了自杀。981年,史书记载年仅26岁的赵德芳突然暴病而亡。982年,赵光义的亲弟弟赵廷美被贬到洛阳,随后又被下放到房州,两年后赵廷美抑郁而终。

至此,短短五年之内,“金柜之盟”里规定的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全部非正常死亡,最后赵光义顺理成章的将皇位交接给了自己的儿子,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赵光义在背后做了什么。

正所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要知道,宋太祖代周立宋后,对待非亲非故的后周君臣尚且能够礼遇有加,被赶下台的周恭帝和后周太后依然享受皇室待遇,后周三位顾命大臣继续担任宰相职位数年。相比于赵匡胤的行为,赵光义在皇位面前对至亲所采用的手段向来为后人诟病。如此,赵光义在读者心中的坏印象就很难被他后面的行动所冲刷干净。

以上分析完了赵光义不被后人所认可的第一重原因,下面咱们在说说赵光义得不到读者认可的另一个点原因。

其实,篡不篡位的,在封建社会无非就是名声不太好,难道没有斩杀白蛇,刘邦就当不了皇帝了?难道没有做过奇异的梦,没有所谓的祥瑞降临,那些开国帝王就开不了国了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老百姓在意的是君王的能力,在意的是君王能不能让自己的百姓吃饱穿暖。

不过显然这一点,比起自己的哥哥赵匡胤,赵光义又输了。

赵匡胤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君王,虽然他是通过兵变成为皇帝的,但对已经陷入水深火热的五代乱世的百姓而言,赵匡胤无疑是他们期盼的救星。正是北宋的建立结束了地方割据的动荡不安局势。另一方面,赵匡胤并不是一位穷兵赎武的君王,虽然他致力于大一统,但并不是盲目的崇尚武力,而是“先南后北”,步步为营“,这样既推进了统一的进程,又极大的体恤了民力,所以才有了建隆之治,才会有后世“唐宗宋祖”的美誉。

必须承认的是,宋太宗赵光义也是想干出一番事业的,我们可以合理的猜测,也许他想取得像唐太宗那样的耀眼政绩来洗白自己。可惜,从他多次努力的结果来看,我们只能用四个字来评价他——志大才疏。

为了完成赵匡胤未尽的统一大业,宋太宗赵光义曾先后两次北伐,然而两次北伐均以惨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正是和他本人有莫大关系。第一次是在灭掉北汉后,志得意满的赵光义不顾将士疲惫的事实,固执的要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遭遇高粱河惨败,他本人也差点丧命。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赵光义轻信个别奸臣谗言,又一心一意的要北伐,然而他的“将从中御”策略直接束缚住了统兵大将的手脚,最终北伐失败,杨业父子(即戏剧里杨家将的原型)也惨死于此役。

赵匡胤为北宋收复失地积攒的老家底也损耗殆尽,赵光义二次北伐失败后,北宋便放弃了收复燕云故地的计划,对外开始奉行消极防御的策略,后人口中所谓的“弱宋”很大程度上也开始于此。

最后,客观的评价,赵光义虽然军事上非常失败,但在文治上还是取得了许多成绩的。譬如宋代科举地位的提升,录取规模的扩大,都和他的重视有莫大关系。只不过由于他做恶人在先,刚开始就给后世人留下种种恶名,以至于他后面再干什么,都会被别人和“洗白”联想到一起,更何况是根本没有做好,自然名声就不如自己亲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北伐,看法,宋太祖,赵匡胤,后人,皇位,赵光义,兵变,宋太宗,晋王,故事传记,赵廷美,赵匡胤,金柜之盟,赵光义,宋太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北伐,看法,宋太祖,赵匡胤,后人,皇位,赵光义,兵变,宋太宗,晋王,故事传记,赵廷美,赵匡胤,金柜之盟,赵光义,宋太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北伐,看法,宋太祖,赵匡胤,后人,皇位,赵光义,兵变,宋太宗,晋王,故事传记,赵廷美,赵匡胤,金柜之盟,赵光义,宋太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