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明朝时候发生过三次藩王的叛乱,但是只有燕王朱棣成功的继承帝位。汉王朱高煦还没来得及发兵,就已经被消灭在了摇篮里。最后一次就是宁王朱宸濠之乱,在这次一次藩王作乱之后,明朝为何再也没有宗藩叛乱,和两个原因有关?
重罚支持藩王作乱的权贵
每一次藩王作乱都是得到了大量权贵的支持,第一次朱棣时候,在朱棣称帝之后,支持他的权贵都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即便是那些太监,在此事之后也都得到了重用,这一次藩王作乱,让那些权贵尝到了好处。所以在朱高煦准备起事的时候,才会继续有人支持。
而朱高煦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不臣之心,但是朱高炽一再地给予宽恕。这样的情况下,等于是付出的成本很小,但是一旦成功,获得的利益就是巨大的。成本与代价相差巨大的情况下,给了那些权贵更多躁动的心。
朱宸濠起兵首先需要的就是卫队,拥有自己的实力,为了达到目的,他"辇白金巨万,遍赂朝贵",恢复了自己的卫队。然后就是招募人才,但是在兵败之后朱宸濠被斩首扬灰。并且支持他的权贵,全部受到了重处,宁王这一脉,从此别说是作乱,甚至要小心翼翼的过日子。其他藩王以此为鉴,再不敢轻举妄动。
一个人做一件事,无非是为了得到什么利益,或者躲避什么什么伤害。明朝的藩王在不用劳动的情况下,就已经能够丰衣足食,所以他们每一个可以说都是逍遥王爷。因此也就没有人,为了那一线机会冒险作乱了,即便是他们有这样的心思,也没有权贵敢支持他们了。
藩禁制度更加严厉
历代藩王作乱无非是对这些人管理比较宽松,如果朱宸濠没有卫队,没有自己的士兵,那他还敢做这样的事情吗?肯定是不敢的,所以在这件事情之后,藩禁更加的严厉。那个时候藩王虽然拥有很高的地位,并且也能够拥有很高的俸禄,但是随他们的限制也很多。
比如严禁他们干预兵事,并且不能参与政事,不能进入仕途,有四民之业之禁,还有入朝之禁。这等于是将藩王变成了金丝雀,没有任何生存的能力,也不能掌握任何的力量。虽然不能从事任何职业的藩王,后来成为了大明的累赘,但是此举也有效的遏制了藩王作乱事情的发生。
结语:封藩制度从夏朝开始,本来的意愿是让藩王拱卫皇室,并且在夏商周的时候,也的确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这三个朝代的延续也都达到了数百年之久,但是那个时候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藩国需要做的只又开荒就可以了,地域之争并没有那么明显。
明朝的封藩其实跟周之前的诸侯,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在很多方面对藩国,已经有了很大的限制。但是这个时候藩王,在拥有了实力之后,依然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每个人都想要称帝,但是一个朝代只能有一个帝王,最终冒险能够成功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而这些人之所以要这样做,都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看不到前面的万丈深渊,只能看到对岸的花团锦簇,盲目的前进中,留下的只能是一声悔恨。
其实不仅是在古代,在现代依然有这样的人,但是以史为鉴,我们应该抓住的是现在的幸福。朱宸濠失败之后,因此死在战场上的士兵多大数万,他的妻妾也都溺水,子孙后人被擒,这可能是他想不到的!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