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就是很受大家欢迎,打坐开封府,带着御赐三铡刀的包青天。包拯之所以最受欢迎的原因,正是他公正廉洁,不畏权贵,勇于为民伸张正义的人格魅力所带来的。中国历史上清官虽然也不少,但是包拯更亲民呀。
包拯在民间的名声,主要来自担任开封府尹期间。
按照诉讼旧制的规定,普通百姓想要诉讼案件,是不能直接奔到开封府府衙大堂的,更没法直接跟府尹陈述案件。想要诉讼冤屈,是要通过门吏代为转交诉状的。
诉讼者想要门吏转交诉状,就要给门吏好处了,没钱的话,状纸都递不上去。诉状即使递上去了,之前的开封府官员看过之后,也不一定就升堂审理,还要给好处费的。
这就让很多穷苦百姓,告状无门。
包拯一上任就废除了这一弊制,敞开开封府府衙的大门,让老百姓可以直接入正堂呈交诉状,当面陈述案情。
包拯敞开大门受理案件,并且断案如神,铁面无私,为百姓主持了公道正义,自然而然的就被老百姓广为传颂。
按照《宋史》的记载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大概意思就是,包拯在朝堂表现的非常刚毅,不苟言笑,贵戚宦官都惧怕他,不敢随便造次。人们开玩笑的说,想要包拯笑,比让黄河水变清都难。连小孩,妇女都知道包拯的大名,称包拯为“包待制”(待制是一种官职)。包拯的名声在京城都传遍了:“包拯就是个阎罗王,毫不徇私,暗中行贿串通的事情是做不了了”。
根据《宋史》的记载,包拯虽然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但也能以忠恕待人,并非一个毫无人情味的人,而且生活简朴,这也让百姓更加的爱戴包拯。
因为包拯的铁面无私,清正廉洁,包拯就被后世文人描述成为了额有明月,黑面正义的“包青天”,并用无数的文学艺术作品,来颂扬包青天,用来表达民众渴望公平正义的心声。
这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出现,让包拯的名声传扬更广,受到了更多民众的爱戴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