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是唐朝历史上一个重点的地点,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三次事变,第一次是公元626年,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兄弟之争,这一次李世民完胜;第二次是太子李重俊与安乐公主韦后之争,第三次是李隆基与韦后之争。
这三次事变中,以李世民与李建成之争而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最为人所熟知。以武力夺兵权是政变中最为常用且常见的手段,武力之下必然有人屈服,但这种服多为面服心不服,暴力夺权之后处理不好善后工作,必然导致二次反扑。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后,站在了太极殿的中央,问鼎权力巅峰,然而此时的朝中大局却并非在李世民的掌握之中。
除了当年随自己一起打天下的秦王府旧臣外,朝中官员并不认可他,当一个王爷李世民的资本已足,然而现在他要当皇帝,依靠的将不能只是秦王府的力量,他必须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李建成在朝中经营多年,太子党成员遍布朝野,以宰相裴寂为首的老臣忠心支持李建成,虽然李渊被迫让位,然朝中之人皆知李世民帝位来源,已将他钉在“非德不王”的大帽之下。
李世民的政治才能与他的军事才能相比,更为杰出,他的善后处理工作不仅全面而且细致,稳定了政局,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
厚葬李建成、李元吉
玄武门事变前,李世民有多次机会扳倒李建成,众将也曾多次劝他,然而他一直犹豫不决,不愿意背负杀兄弑弟的罪名,受道德谴责,然而最终时局还是将他推到了对立面。
在李渊的诏立太子书中,他竭力为李世民涂脂抹粉,为他正名。
玄武门之变不仅是李世民心中的疤,也是李渊心中的痛,在后来他主持修的《晋书》中,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
可见无论李世民的政绩有多么好,玄武门之变是他终其一生都无法洗刷的政治污点,李世民继位之后,想尽各种办法来减轻自己的道德愧疚感。
他即位后不到两个月,便下令追封太子李建成为息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并且以皇家礼仪下葬,让东宫和齐王府的幕僚都去为他们送葬。在出殡的那天李世民在宜秋门嚎啕大哭。
这哭声中有表演给人看的成分,也有自己手足相残的不忍之心,后来,李世民还将自己的十三子赵王李福过继给李建成。
实行宽大包容的政策
玄武门事变后,太子党四处逃亡,其中不乏手握重兵的,庐江王李瑷、燕郡王罗艺,以及号称万人敌的薛万彻,这些人都曾是太子府的重臣,手握重兵,这些人对新政局形成一股不少的威胁。
当时,有人劝李世民斩草除根,从根本上消灭太子党,甚至秦王府集团中不少人为了邀功准备屠杀太子余党。
他传令下天:“凶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其余党羽,我既往不咎。”
这样的政策,对太子余党来讲,也是双刃剑,真假难辩,但总有胆大的愿意相信李世民的良善之心,冯立就是其中之一。
诏命下达后,冯立便主动向李世民请罪,除此之外,李世民还派人在终南山找到了大将薛万彻,对并他说:”秦王已诏告天下,绝不为难太子府之人,大家各为其主,都是不是罪人。
自此,李世民几乎收服了原太子一党,虽然后来李瑷、罗艺再次造反,但都被内部瓦解了。
李世民的怀柔政策为稳定人心、平定朝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尽管有部分人想捕杀太子党以邀功,都被李世民严令制止,为此他还特意下诏以示他绝无任何追究之意。
他在诏书中这样写道:
六月四日以前事连东宫及齐王,十七日前连李瑗者,并不得相告言,违者反坐。
信任重用太子府旧吏
从行为上放过太子府旧臣是李世民的第一步,而接下来的这一步,才是李世民的重中之重。
李建成手下冯立、薛万彻都是悍将,当冯立听说李建成被杀后,率领长宫长林军猛攻,将李世民在玄武门的守兵悉数斩杀。
然而第二天,李世民宣诏大赦后,冯立又跑到李世民处请罪,李世民问他:“你为什么离间我兄弟,明知太子已死,还杀我那么多将士。
冯立说:”我是太子的将,太子待我不薄,我不能不为他尽忠,说完便趴地上嚎啕大哭。
对于谋士魏征,李世民问出了同样的话,而魏征答道:“太子如果听了我的话,绝不会有今天的遭遇。
显然,李世民不仅没有加罪他们,还重用他们。
史书记载,当时齐王、建成余部中,想要加害李世民的多达上千人,然而李世民不仅赦免了他们,还将他们留在身边为官。一众人等都被李世民的胸怀所感动,拼死相报。
在后来突厥来犯时,冯立率兵抵御,斩杀敌军,俘虏了上万突厥兵。魏征更是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谏臣。
历史上政变后的怀柔政策多为诱兵之计,而李世民的善后工作,并非一场表演。李世民能开启贞观盛世,奠定大唐风采,和他杰出的政才能,以及博大的胸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再来看要李世民的善后工作时,不禁叹服,这果然是一代帝王,手段、胸怀皆非一般帝王可以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