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朝的骑兵之殇:失去马场没有战马,忠勇的将士如何变成历史?

宋朝的骑兵之殇:失去马场没有战马,忠勇的将士如何变成历史?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发展最为迅猛的时代,发达的科技落实在军事上,就产生了众多强力的武器。冷兵器如床子弩、神臂弓,热兵器也开始初露锋芒。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由于缺少进攻中一种最为强力的武器,导致宋朝军队在主动出击的战争中几乎全部败北。这种武器是一种只能靠天然成长、人力完全无法干预的存在,哪怕宋朝的科技再先进,也无法无中生有。这种武器就是古代战争的“坦克”——战马。

战马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在古代战争中,战马的速度和高机动性,让骑兵对步兵具有绝对优势。这一点,即使宋朝有着武器装备优势,依然无法弥补。首先我们要知道,宋朝的战争方式仍然没有脱离冷兵器的战争方式,不管强弓硬弩如何霸道,有效射程仍然超不过500米(神臂弓的最高记录是540米,但是平均水平是在450米),而且发射方式仍然为单发。这威力,和后来将骑兵送入历史殿堂的马克沁机枪有着天壤之别。所以,面对大规模骑兵冲锋的时候,宋朝的武器优势实际上是被抵消的。

为了可以更好地发挥己方的远程火力优势,宋朝军队曾经用阵法来增加防御层次,也确实产生过很好的效果。如历史上着名的“满城之战”,宋军就依仗正确的阵形配置,打败了契丹铁骑。但就是由于宋军步兵在速度上不如契丹骑兵,所以契丹军队可以在战败后依仗速度优势迅速脱离战场,宋军步兵根本无法追歼甚至包围契丹主力。而一旦占了上风,契丹骑兵又可以迅速对宋军实施分割和包围。

不止如此,骑兵的机动性还会对对方的后期造成极大的困扰。契丹骑兵的经典战法,就是以一支偏师,依靠速度优势迂回到宋军背后,歼灭宋军后卫,切断其粮道。之后再北上与主力夹击宋军。而断粮后的宋军步兵战不能战,固守又没有粮食,最终只能被聚歼!

另一点,战马在战争时期的军事运载能力,同样是步兵望尘莫及的。比如北宋在“雍熙北伐”前期,曾经拥有巨大的战略优势,参与攻击的部队多达20万,而契丹军兵力一度相差很远。这时候,契丹依靠自身的骑兵属性,在两个月的时间内集结了将近40万军队,一举扭转了兵力上的差距!辽国之所以能够反败为胜,军团的集结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除了机动力和运载力,冲击力也是骑兵在对阵步兵时的优势所在。战马的体型、体重和速度造成的强大动能,不是任何一个步兵可以对抗的。当庞大的骑兵军团如滚滚铁流,卷起遮天的尘埃的时候,步兵面对其排山倒海的攻势,不要说对抗,就是吓都吓死了。宋朝长期对垒的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华北平原、蒙古高原、关中平原等地,地形平坦,最适合骑兵作战。步兵在这些地方面对敌人,无异于以卵击石,失败在所难免。

宋军为何缺马?

宋军之所以缺乏骑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朝丧失了产马区,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马场。

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原王朝基本形成了四大马场,分别是:位于河北北部和辽东半岛的燕-辽马场、位于今宁夏的河套马场、位于今甘肃的河西走廊马场、位于今天的新疆西域马场。这四个地区,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区域。

四大马场中,燕辽马场是最早并入中国版图的,也是中原王朝最主要的战马基地。其中的燕云地区,早在夏朝就在中原王朝手中,而河套平原在秦朝并入中国版图。在后来的汉唐时期,燕辽马场都是汉族骑兵最主要的战马获取渠道。

燕辽马场保证的是战马数量,其他三个马场保证的则是战马的质量。河西走廊马场在汉武帝时期并入中国版图,其出产的军马、军驼,至今仍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西域马场也是在汉武帝时并入中国版图的,这里出产的大量优良马种,在别的地区见所未见。除名垂青史的“汗血宝马”外,还有著名的伊犁-哈萨克纯血马。与矮小的蒙古马相比,伊犁-哈萨克纯血马外观高大俊美体质强壮,拥有极强的爆发力、耐力和负重力。在近2000年的时间里,伊犁-哈萨克马一直是中国最优良的战马。唐诗中流传千古的“天马”,指的就是伊犁-哈萨克纯血马。

很遗憾的是,这四大马场,宋代一个都没有。宋朝继承自五代十国,那时候天下大乱,中原王朝对边疆的控制力前所未有的低。所以,唐末开始崛起的西夏占据了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直接拿掉了宋朝一大半的战马产量。而西域马场大部分时间控制在外族手里,虽然唐朝中期前,汉人通过盟友回鹘汗国,转手获得了大量哈萨克马。但唐朝安、史之乱后,彻底丧失了对西域的控制。而西夏对河西走廊的封锁,又在地理和贸易上彻底隔绝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因此,宋朝根本无法打批量的获得来自西域的优良战马。这让宋朝骑兵从质量上受到了制约。

对宋朝来说,没有了西域、河套和河西走廊,仅仅是遗憾,但燕辽马场的失去则是悲哀。这里从来都是中原农耕文明的势力范围,是最可靠、最稳固的畜牧业基地。只要有它在,骑兵就还有数量保证。

但是在公元936年,臭名昭着的石敬瑭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国为父,并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虽然石敬瑭用这种屈辱的方式换取了对方的武力支持,但是也将中原王朝的最后一片马场拱手想让。这就导致了缺乏战马的宋朝根本无力组建大的骑兵军团,其军队主要是步兵。

宋朝初期的战马来源

其实,事情原本没有悲观到不能解决的地步。北宋前期,强大的北宋禁军还是拥有一支相当强的骑兵。其实原因非常简单--这一时期,北宋还有一些渠道可以获得相当数量的战马。

首先是自产。北宋虽然丧失了四大马场。但其初期疆域还是包括陕西全、和甘肃部分地区以及山西大部。这些地方都是传统农、牧业混杂区,可以出产马匹。而且,此时的西夏还没有覆盖河西走廊,北宋依然控制着这里东南的部分地区。就是这点儿产量,已经支撑起了一支强大的宋朝骑兵。

其次是贸易来源。北宋虽然与契丹交恶,但是和西部其他的一些少数民族却维持着相当好的关系。尤其是河西的甘州回鹘政权,为了对抗西夏,更是完全倒向了宋朝。这些少数民族讨好宋朝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向其贩卖优良战马。这样既可以帮助宋军提升战斗力,让其可以对抗西夏,也可以获得大量金钱、物资收益。双方特区所需,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当时,甘州回鹘和青海吐蕃都是这一政策的忠实实践者。

除自产和贸易外,宋朝获得战马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就是缴获。在同契丹的战争中,辽军战马数量很多,不懂得珍惜。一旦形势不利,士兵为了逃命,经常是扔下大量战马掉头就跑(契丹骑兵每个人配4到5匹战马)。所以,宋朝在战争中就有着巨大物资缴获。例如,雁门关之战,宋军缴获战马数万匹;满城一战,宋军又缴获战马万余;羊山一战,杨延昭缴获战马万余。澶渊之盟后,杨延昭抗命单独出兵追杀辽军数百里。虽然兵败,但仍然缴获战马万余。如此数量庞大的缴获,足以在短时期内,支撑起一支相当规模的骑兵部队。

在北宋灭亡之后,南宋也曾经想以南方的滇马为主体,建立一支骑兵部队。但是滇马体型很小,而且不善冲刺奔跑。虽然其耐力比北方战马要强,但不适合上阵作战。如果强行用滇马装备骑兵部队,跟让自己的士兵送死没啥区别。所以在南宋的数次北伐中,滇马始终只能充当“运输兵”的角色。

大宋几只骑兵劲旅的消亡

两宋时期,其实宋朝手里,还是有几只相当强大的骑兵军团的。除了前文提到的北宋禁军骑兵团之外,还有静塞军、西军,甚至后来南宋的岳家背嵬军。这几只劲旅的消亡,是大宋军队无力北伐的最主要原因。

北宋禁军骑兵团是最让人可惜的,它的消亡是属于无声无息的“自然死亡”。在澶渊之盟以后,一方面失去了缴获的马匹补充,骑兵团无马可用;一方面北宋的皇帝们刻意防止边境冲突,让士兵平时不要惹事。长时间赋闲,战斗力自然一泻千里。曾经雄霸天下的北宋禁军,被生生养成了一帮窝囊废。当后来金军打过来的时候,北宋几十万军队不攻自溃,北宋禁军彻底消失在了历史中。

静塞军也是一直强大的骑兵,曾经多次正面击垮契丹骑兵,还取得了著名的唐河大捷。静塞军的成军,是因为宋太宗北伐得马4万匹,从而由皇帝亲自督促建立的,其获得得军马供应的方式是标准的“以战养战”。因此,从始至终规模一直不大,建制满员是3000人,每人五匹马,战斗力相当强悍。甚至静塞军可以和辽国的铁林军、西夏的铁鹞子、女真的铁浮屠、蒙古重甲铁骑并称世界五大铁骑。但是后来,边境平安无事,静塞军失去了战马供应,也就陷入了“自然死亡”的困局。

同样因为供应而消失的,还有南宋的第一强兵:岳家背嵬军。岳家军在绍兴十年以前,一直对垒金国扶持的伪齐政权。伪齐的性质相当于汪精卫的汪伪政府,其军队也就相当于皇协军,战斗力不是一般的低。岳家军同仇敌忾,一度打得伪齐哭爹叫娘。伪齐的背后是金国,战马供应没有问题。因此,岳家军也就通过缴获,得到了相当一部分战马,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强大的岳家背嵬军。但是绍兴和议之后,岳家军的主帅岳飞冤死风波亭,岳家军被交给了陷害岳飞的张俊,再次成为了边境上的仪仗兵。在几十年和平的岁月之后,忠勇的岳家军也消失在了历史当中。

最为悲壮的要数西军。在大宋的西北,为了震慑西夏,曾经组建过一支强大的骑兵兵团。由于此地与河西走廊马场很近,西军想想办法,总能弄到一些马匹。所以,西军也是北宋骑兵团中,战马供应最为丰富的。这支骑兵团在历史上非常著名,不但一度将西夏压得喘不过气来,还积极在北宋的其他地区冲锋陷阵。自从澶渊之盟以后,西军几乎就是宋朝军队的顶梁柱。在汴京之围时,西军将领种师道、姚平仲等人,在兵力不多的情况下,仍然敢于反攻金军,其强悍让人印象深刻。

北宋灭亡后,西军受损较小,因此参与了南宋初期的北伐作战。此时的西军骑兵吸收了契丹的一部分降兵,人数扩充至数万人,又成为一支劲旅,在汉中驻扎。此时,在当地的军事最高长官张浚,虽然是个文官中少有的硬骨头,但却是一个不知变通的书呆子。他不顾部将曲端、吴玠的苦劝,执意驱使步、骑18万轻敌冒进,最终在陕西富平被金将完颜宗弼(即金兀术)、完颜娄室等人击败,18万大军尤其是骑兵几乎全军覆没。此后,吴玠率领残余部队退守汉中、蜀地一线,与河西走廊彻底隔绝,再也没有战马供应。曾经赫赫有名的西军,此后也彻底失去了自己的骑兵兵团。

总结

不能不说,战马和骑兵的短缺并不是北宋灭亡的核心原因,但是作为一个次要原因,其影响力也是不可忽视。宋朝自太宗以下的那些皇帝们,天天防着武将作乱,防着人民起义,只要不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什么利益都可以送人。终于在不断地妥协之下,对战马这种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失去了掌握。当他们猛然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到了南宋,皇帝对内视抗敌名将如洪水猛兽,必欲杀之而后快;对外不惜靠卖国投降来换取苟安!到了此时,汉人身上的尚武精神被消磨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软弱、愚昧的腐儒之气!汉族男子从汉朝那种“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变成后世的“好男不当兵”!尚武精神的消失,不仅是宋朝一个朝代的悲剧,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悲哀!满族人建立的清朝,更是将这种腐儒之气推上顶峰,开启了让所有华夏人蒙羞的近代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关中平原,契丹,骑兵,战马,宋朝,河西走廊,宋军,步兵,优势,将士,观点评论,骑兵,战马,宋朝,宋军,马场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关中平原,契丹,骑兵,战马,宋朝,河西走廊,宋军,步兵,优势,将士,观点评论,骑兵,战马,宋朝,宋军,马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关中平原,契丹,骑兵,战马,宋朝,河西走廊,宋军,步兵,优势,将士,观点评论,骑兵,战马,宋朝,宋军,马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