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是著名王朝,更是一个喜欢任用蕃将的王朝。所谓蕃将就是以突厥、高句丽为代表的“外族”将领。这些蕃将的代表人物安禄山还曾经爆发过安史之乱,给唐朝造成极大伤害。然而唐廷在这之后仍旧信任沙陀将领李克用等蕃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唐朝真就不长记性?其实有三点重要原因。
一、蕃将的战斗力极强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用蕃将的朝代,新、旧《唐书》亦专门为突厥蕃将立传。不难发现,唐朝的突厥蕃将大多晓勇善战,战功赫赫,这应该也是唐朝统治者重用突厥蕃将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驰在《唐代蕃将》中提到:“太宗时的武力主要依靠蕃将,太宗以后乃至晚唐,帝国武力之主要部分仍为蕃将,‘更确切的说是蕃将及所统蕃兵。这是因为蕃将“勇决习战”,蕃兵更无府兵及唐后期募兵种种弊端”。
突厥为北方游牧民族,擅长骑射,战斗能力较强,唐高祖李渊就曾说过:“突厥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胃为常服。”
突厥蕃将一向以晓勇善战著称,唐朝统治者也十分重视突厥蕃将的作战能力,给予入唐突厥蕃将较高的官职、地位,使得越来越多的突厥将领愿意入唐,成为唐朝得力的武将。
二、府兵战斗力崩溃
唐朝初期是使用府兵制的,所谓府兵制就是和花木兰一样,人民自己购买刀剑盔甲去作战,算是义务兵役制的一种,不过这个制度在北魏时期还算不错,然而到了唐朝时期已经崩溃。
唐朝府兵战斗力低下,府兵制度早在唐朝初期就显露出了弊端,到了唐中后期府兵逃亡事件更是屡见不鲜。唐朝的府兵负担过重,不仅要自备行装、轮番“宿卫”,而且府兵地位低下,战时要脱离土地、背井离乡,这就造成了府兵的反抗、厌战情绪,从而影响府兵的战斗力,形成府兵“人无斗心”、“不堪攻战”的局面。而蕃将蕃兵则不同,他们久经战阵喜欢作战,正好可以弥补府兵的不足。
三.唐朝需要蕃将管理庞大的羁縻领土
众所周知唐朝在北方拥有庞大的羁縻领土,这些土地都需要蕃将的管理,唐太宗贞观四年,东突厥汗国灭亡后,唐朝统治者设置羁糜府州以管理突厥降部,为安抚突厥降户,唐朝统治者任命大批突厥贵族为羁糜府州长官。
刘统在《唐代羁糜府州研究》一书中提到:“羁糜州是唐朝在边疆和边远地区为少数民族设置的一种特殊行政机构”。
唐朝最初建立的羁糜府州就是为了安置被降服的突厥部落,解决归降突厥的善后问题。李大亮在唐朝平定东突厥后,首次提出以羁糜政策安置突厥,经过唐廷内部的激烈讨论,唐太宗最终采纳了中书令温彦博的建议,设置羁糜府州以管理突厥降户。???
总之,唐朝通过设置羁糜府州、委任突厥贵族任羁糜府州长官,使得突厥贵族成为唐朝官员,突厥聚集区成了唐朝的羁糜府州,纳入唐朝管辖。由此不仅解决了唐朝北边边患问题,而且恰好可以利用突厥人为将。
正是因为以上三点原因,唐廷最终选择了任用蕃将的路线,不过事实证明这是一把双刃剑,贞观时期的蕃将带来了唐朝的辉煌,玄宗朝的安禄山等人则带来了开元盛世的毁灭,应该说这都是难以避免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