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正式称帝,改元崇德,与关内明朝的崇祯政权针锋相对。
一直以来,关于皇太极为何改国号为“大清”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认为明朝是火德,所以皇太极以“大清”国号为水德,来克明朝的火德。
但翻阅清朝历史,却又不是那么一回事,有清一代,压根就没有史料解释过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的本意是什么;唯一关于五德之说的记载,是乾隆帝在乾隆三十八年的《题大金德运图说》的诗序中说的比较清楚:五德之运,说本无稽。自汉儒始言五德迭王,遂推三皇五帝各有所尚,后更流为谶纬,抑又惑之甚矣。夫一代之兴,皆由积德累仁,岂遂五行之生剋?
而服御所尚,自当以黄为正,余非所宜。元、明制度尚黄,不侈陈五德之王,其义甚正。本朝因之,足破汉魏以后之陋说。
试问皇太极如果以五德之说改国号的话,乾隆帝肯定不会这样赤裸裸的说出不信五德之说的话,毕竟是打老祖宗的脸。
那么五德之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又衰落于哪个时间段呢,今天宋安之来给大家说说。
五德之说在古代有个专业名字叫做五运之说,与政治神学谶纬有很深的渊源,甚至乾隆帝都认为“五运终始,谶纬所祖”。
当然,两者之间还是有着区别的,但可见五德之说属于是一种政治神学,也可以说是封建迷信的范围之内,说白了就是古代皇帝为了自身正统性造势而出的产物,比如大家熟悉的秦朝就是水德。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历史,所以有些人就以五德之说,来解释前面说得皇太极改国号之事。
五德之说自两宋以后开始衰落,在两宋之时,当时官方自认为是“宋以火德王”。甚至在《宋史·五行志》中可以看到很多有关火德的谶语。
到了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时任翰林修撰的王恽正式上疏《请论定德运状》,建议应该定本朝德运,但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元成宗位之初,有“南人洪幼学上封事,妄言五运,笞而遣之”。这次不仅没有得到回应,还挨了一顿打。
终元朝之世,建言定德运的人不在少数,可朝廷并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也就是没有定本朝德运;也就是民间流传元朝为水德罢了,到了明朝很多人也认为元朝为水德。
那么元朝为什么不定德运呢,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汉化不深,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原因,那就是与封建社会的科学和知识体系发展有关,像秦汉时期的科学方面,如天文历法、算学、地学等跟谶纬这种政治神学都被归入数术名下。
封建社会的迷信思想很严重,从这里可见一斑,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其实后来的发展可以说是脱离迷信的进步。
在唐宋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与迷信逐渐分家,可以视为封建社会脱离迷信的一步。当时天文历法、算学、地学等都从数术中分化出来。
此后数术的地位日益低下,只在民间和术士中流传。
陈寅格先生评价宋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为什么这般评价呢,从宋朝对于科学发展,还有对知识体系与迷信的数术分家来看,这个评价无疑是很中肯的。
所以自宋朝以后,因为这个原因,加之改朝换代的其他种种原因,就没有朝代再定德运,不只是元朝和清朝,还有明朝也没有定。
当然这种传统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改变的,像元末农民战争时,很多人还是喜欢以传统思想为自己造势,诸如红巾军一开始就打得是反元复宋的旗号,韩山童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后来韩林儿建立的政权都定国号为“大宋”。
因为民间有着元朝为水德的流传,所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方便反元顺势称自己这方为火德,以示自己继承宋朝火德之意,同时要以火德克元朝的水德。
不过明太祖朱元璋成立建立明朝以后,就没有坚持火德之说,有明一代朝廷也没有讲过德运这说;也就是民间在明朝中后期流传过明朝为土德之事,不过朝廷从来没有讨论过这种事情。
五德之说身为政治神学的一种,为帝王统治所服务,最后慢慢被时代所抛弃也属正常;五德之说最后一次为政治家利用,是在明末清初之际,李自成进军北京以后,自称为水德王,以示克明朝火德,被当时的赵士锦所记载。
到了清朝以后,不只是自己不定德运,更是被乾隆帝公开的否定。当时的两种蒙学读物《群书纪数略》和《幼学歌》中介绍历代王朝的德运知识时,也就是讲到宋朝而已。
以封建社会迷信角度来看,五德属于是迷信范围,但最后为元明清所抛弃,不只是元清为少数民族大一统政权,所以不接受这个传统;更重要的原因是随着唐宋社会的发展,知识体系的进步,所以人们迷信范围开始缩小,因此五德这种迷信神学之说慢慢被人们所抛弃。
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还是很高的,并非是一直封建迷信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是说说而已,还是有着很多需要学习之处,正所谓以史为鉴,莫过于此啊!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国大历史,喜欢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觉得可以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