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82年,周夷王在都城举行诸侯大会,原本一切正常,但大会快要结束的时候,他突然让人点燃火堆,然后在火堆上架上一口大鼎,并在鼎中注满水。
等大鼎中的水煮到沸腾了,周夷王又下令,将齐国国君吕不辰扔到大鼎当中,随着一声惨叫,吕不辰就再也不动了,只能闻到一股奇异的味道。
当时,在场的诸侯多达五十多位,他们亲眼见证吕不辰被“烹杀”,无不震惊到目瞪口呆,都很后悔来参加这次诸侯大会。
在众多诸侯当中,只有一个人心里在偷偷笑,这个人就是纪国国君纪炀侯,因为吕不辰之死,正是他在背后推波助澜。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前1046年,武王伐纣,将周朝给灭掉了,商朝就此建立,第二年周武王就实施分封制,将王族及功臣封到各地,建立了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国君,就被称之为诸侯,公侯伯子男各种爵位都有。
周朝建立之初,国家的实力比较强大,因此掌控力也很强,各个诸侯国都很服从中央,不但按期朝贡,而且遇到战争了,也都派兵协助。
但是,分封制从一开始就有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各个诸侯都有很大的独立性,他们在封地内有土地管理权、行政权和军权,这样很容易造成诸侯割据。
周天子认为,天下诸侯大多都是姬姓,不至于反目成仇,但实际情况却是,在周朝第二任天子周成王时期,就已经发生诸侯叛乱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监之乱。
所谓三监之乱,是指周武王的三个兄弟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因为看不惯周公旦辅政,将大权握在手中,而发起了叛乱。
这次叛乱的结果是,周公旦将三人击败,从而加强了周王室的权威,但由此埋下了诸侯叛乱的伏笔。
在周朝最初的诸侯国当中,有一个很大的异姓诸侯,那就是姜子牙建立的齐国,是个侯爵国家。
当初,周武王将姜子牙封到临淄,齐国就此建立,不过当时齐国旁边还有个国家,叫做纪国,也是个侯爵国家。
说起来,纪国国君也姓姜,但我们已经无法知道纪国跟齐国究竟是什么关系了,只知道周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纪国的国土面积并不小,跟齐国是差不多大小的。
历史上,齐国和纪国的关系一直都还不错,两国一同侍奉周天子,在很长时间里都相安无事,直到纪炀侯时期,才发生了一些变故,这是怎么回事呢?
周朝建立之初,原本是很强大的,但在昭穆时代,连续两位国君不断武力对外扩张,极大消耗了国力,周王室因此由盛转衰。
周懿王在位期间,又爆发了戎狄入侵的事件,被迫将国都迁到犬丘(陕西西安),周朝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了。
周懿王去世之后,原本应该是嫡长子姬燮继位的,也就是后来的周夷王,但周懿王的叔叔凭借自己的威望和权势,将王位给抢走了,也就是周孝王。
周孝王还算是个比较厉害的君王,继位之后将戎狄给赶走了,但他在位五年就去世了。
原本,应该是周孝王的儿子继承王位,但姬燮不甘心王位旁落,就趁机抢走了王位,成为周朝第九代国君。
周夷王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国君,但可惜他继位之后猛然发现,由于周王朝逐渐衰落,许多诸侯国都不那么热心于朝贡周天子了,再加上周夷王在战争中的表现不怎么好,这就让一些诸侯国感到更加不屑了。
为了稳固统治地位,周夷王采取了怀柔策略,他积极拉拢一些国家,在他继位的第二年,就成功让蜀国和吕国这两个原本停止朝贡的国家,突然主动来朝贡了。
当时,蜀国和吕国不是送了一些琼浆给周夷王,但周夷王为了显示自身权威,就在黄河边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还热情招待了蜀国和吕国国君。
事实上,周夷王的这个举措其实并不妥,因为周礼当中有规定,天子不能下堂去接见诸侯,而是要诸侯在朝堂上觐见天子,这样才符合尊卑有别的礼仪。
也就是说,周夷王这个做法是违背礼仪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周王室的形象,一些诸侯国就越发觉得,周王室已经衰落了,开始想着法脱离周王室的控制。
在这些诸侯当中,第一个明确表示不再朝贡周天子的大国,是地域辽阔的楚国,楚国一直被认为是蛮夷国家,早就想脱离周王室了,当周夷王自降身份之后,楚国国君便做出了试探性的举措。
但让楚国想不到的是,周夷王眼看楚国不朝贡,却没有任何举措,其实周夷王也是憋了一肚子火,只不过他没有实力征讨楚国罢了。
但是,周夷王也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他准备杀鸡给猴看,先拿一个软柿子捏一捏,以此来震慑一下楚国。
那个时候,纪炀侯与周夷王走得很近,他看透了周夷王的心意,于是向他进谗言,说了很多关于吕不辰的坏话,周夷王便举行诸侯大会,将吕不辰给烹杀了。
前文说到过,齐国和纪国原本是很和谐的,历史上虽然小的纠纷不断,但大矛盾没有,毕竟是一个姓氏之人,且都是异姓诸侯,抱团取暖才是生存之道。
但是,吕不辰和纪炀侯在位期间,两国在边境地区爆发了矛盾,为了争夺国土而大打出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一度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吕不辰,齐国第五位国君,作为姜子牙的后代,他也算是个狠人,立志带领齐国走向强大,于是与周边国家爆发了矛盾,纪国就是其中一个。
吕不辰的做法,让纪炀侯感到无比愤怒,但他几次在与齐国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就感到非常恼火。
后来,纪炀侯听说周夷王想要找个诸侯开刀,以此来威慑楚国等几个诸侯国,便对周夷王说,齐国国君吕不辰就是个很好的人选。
当时,纪炀侯陈述了吕不辰的四宗罪:
第一,吕不辰连续两年不朝贡周天子。
纪炀侯说,吕不辰之所以不朝贡周天子,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姜子牙的四世孙,而周夷王是周武王的八世孙,从辈分上来说,他比周夷王高,长辈不能向晚辈行礼,所以他不用去朝贡周夷王。
其实,这只是吕不辰的狡辩而已,他跟很多诸侯一样,名义上臣服周王室,其实并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一直在谋求脱离周天子的掌控。
第二,吕不辰疯狂扩张,欺负其他诸侯国,无视周天子的权威。
纪炀侯说,吕不辰之所以对外扩张,是因为他认为,当初周武王册封先祖姜子牙到齐国的时候,给了姜子牙以征伐大权,他由此认为自己可以征伐其他国家,只要找到合适的理由即可。
第三,吕不辰偷偷设置祭天金坛,有觊觎王位之心。
纪炀侯说,在周礼当中,规定只有周天子才有祭天的资格,诸侯只能祭奠先祖,只有在某些重要场合,才可以陪同周天子祭天,但绝对不能私自祭天,更不能私自设置祭天金坛。
吕不辰私自设置金坛,无疑是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更是彰显了他对王位的觊觎之心。
第四,吕不辰荒淫无度,不是个合格的诸侯。
纪炀侯说,吕不辰在位期间,不但荒淫无度,而且沉迷于田猎,极大损害了百姓利益,这不是一位合格的诸侯应该做的事情。
且不说纪炀侯说的话是不是事实,但周夷王听了纪炀侯的话,确实气不打一处来,当即表示要惩罚一下吕不辰,但他总不能出兵讨伐齐国吧?
过了段时间,周夷王准备找个借口,测试一下各诸侯对自己的态度,于是假装自己生病,看看诸侯们作何反应。
当时,绝大多数诸侯,要么亲自前去探视周夷王,要么派人送礼物作为慰问,只有楚国和齐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没有任何反应。
这让周夷王更加恼火,便决定采取措施打压齐国,以此来敲打楚国等几个国家。
没过多久,周夷王就说自己病好了,他要发起一次诸侯大会,商讨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求各位诸侯务必前去参加。
尽管许多诸侯心存异心,不怎么朝贡周天子,但在明面上还是遵从周朝礼制,继续奉周天子为天下之主的,为了避免成为众矢之的,因此大多都表示要参加诸侯大会。
吕不辰也不例外,他认为大家都去了,自己如果不去,他就等同于谋反,万一周夷王率领其他诸侯讨伐自己,那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很快,诸侯大会就如期召开了,吕不辰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但周夷王却对他虎视眈眈。
当诸侯大会快要结束的时候,各位诸侯都在吃肉喝酒之时,周夷王却下令士兵将吕不辰给扔到大鼎中烹杀了。
烹杀,是上古时期一种残忍的刑罚,一般是将犯人扔到一口烧红的大锅中,犯人或被灼伤或被烫伤而死(没有沸水或者有沸水的区别),死者十分痛苦,死状也十分凄惨。
可怜吕不辰,在稀里糊涂中就被烹杀了,他到死都不知道是纪炀侯在害他。
吕不辰去世之后,周夷王下令,让吕不辰的弟弟吕静继承国君之位,是为齐胡公。
吕不辰死后很久,齐国百姓这才知道他的真实死因,但纪炀侯对他的指控,齐国百姓则认为他虽然有些小毛病,但绝不是纪炀侯所说的那种人。
也就是说,吕不辰是含冤而死的,而害死他的人正是纪炀侯和周夷王,这让齐国百姓十分愤怒。
纪炀侯之所以要陷害吕不辰,除了泄私愤之外,还在于他有个很阴险的计划,那就是扶持齐胡公这个柔弱的国君上位,从而在齐国身上“割肉”。
齐胡公继位之后,纪炀侯就开始采取行动了,在边境地区对齐国虎视眈眈,这让齐胡公感到十分着急,于是将国都从临淄迁到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以此来暂避锋芒。
但是,齐胡公这个举措,却激怒了齐国百姓,他们本来就对周夷王册封的齐胡公感到不满,现在齐胡公还对纪国还这么软弱,他们的不满情绪就达到顶点了。
于是,齐国百姓就拥立齐胡公的同母弟吕山为主,吕山出兵攻打齐胡公,将齐胡公击败,而后他继位为国君,是为齐献公,将齐胡公流放到外地。
齐献公继位之后,一直对纪国残害哥哥吕不辰感到不满,于是积极发展国力,并将消灭纪国作为基本国策。
回头再说周夷王,他本以为杀掉了吕不辰,就可以震慑楚国等几个不听话的诸侯了,但让他想不到的是,他的这个做法起到了反作用,让诸侯们认为他太过残暴,就更加不听他的话了。
到周夷王执政晚期,许多诸侯不但不朝贡周天子,甚至出兵蚕食周天子的土地,态度可以说是十分嚣张的。
在这些诸侯当中,最嚣张的一个就是楚国国君熊渠了,他不但不朝贡,还出兵消灭周边国家,一直打到了周王畿附近。
后来,熊渠更是直接告诉周夷王,他也可以当天子,于是自称为王,还册封长子熊毋康为句亶王、次子熊挚红为鄂王,少子熊执疵为越章王,镇守在长江的三个战略要地,对周王畿形成威慑之势。
可以说,周夷王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以至于他郁闷到生病了,虽然他不断祈福,但还是一命呜呼了。
周夷王去世之后,儿子周厉王继位,他在位期间横征暴敛,不断对外征伐,最终导致国人暴动将其赶走,之后实施共和行政,大多数诸侯都不再朝贡周天子了。
自周厉王之后,周王室就走上了衰落的快车道,虽然后来又出现过宣王中兴,但无法阻止周朝衰落的趋势。
与周王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个大的诸侯通过不断吞并小的诸侯,从而变得越发强大,齐国就是其中一个。
齐国通过不断征伐,成为一个越发强大的国家,但历代国君都没有忘记找纪国复仇,为此纪国被齐国占领了不少国土。
后来,纪国为了自保,就与另一个邻居鲁国搞好关系,在鲁国的帮助下,纪国得以苟延残喘。
前695年,鲁桓公召集齐襄公和纪侯举行会盟,试图调和齐国和纪国的关系,齐襄公明面上表示答应,但不久后就出兵攻打鲁国,将鲁国给击败了。
前694年,齐襄公有将来访的鲁桓公杀死,鲁国顿时陷入内乱,无力对抗齐国,齐国便趁机连续发起对纪国的进攻。
前693年,齐国夺取纪国三座城池,并迫使纪国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投靠齐国,成为齐国的附庸。
前690年,齐国再接再厉,一口气将纪国给灭掉了,至此彻底完成了复仇。
当然了,齐国之所以攻打纪国,复仇是一方面,但纪国的地理位置阻碍了齐国的扩张之路,也是齐国必须灭掉它的重要原因。
不管怎么说,纪炀侯在害死吕不辰之后不到二百年,纪国就被齐国灭掉了,如果他知道会是这么一个结果,不知道他还会不会这么做。
至于说周朝(准确来说是西周),在此之前的前771年,就在犬戎的攻打下灭亡了,平王东迁之后开启东周,但周王室并未就此崛起,诸侯纷争的历史依然在继续。
总结一下,吕不辰之所以被周夷王杀死, 直接原因是纪炀侯陷害所致,但周夷王想借此来震慑诸侯也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最后的结果却是,不论是西周也好,还是纪国也罢,都相继灭亡了,反倒是齐国越发强大起来,后来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