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再现#
公元1619年二月,继抚清之战后,明朝与后金又展开了一次大规模战争。面对辽东地区战败的局面。这一次竟让一向吝啬的万历皇帝破费了一次,这场耗费巨资,规模之大,兵力之多的大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这场“萨尔浒之战”不仅使明王朝损失惨重,甚至成为了明清之争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场战役基本上将明朝的大将全部清零,而且明朝武器库中将近三分之二的武器,几乎全部耗费在了“萨尔浒之战”中。
而作为“萨尔浒战役”的总指挥杨镐,对这场战争的失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原本稳操胜券的大明军队,就是因为杨镐的错误指挥,才导致全军覆没的。那么杨镐究竟做了什么,竟然使明朝的十几万大军仅仅在五天之内,就被敌人杀了个片甲不留?1619年,也就是万历四十七年,明王朝在紧张的筹备了九个月后。从明王朝各地调遣的士兵,组成的辽东援军,声势浩大的开向了辽东地区。这次明朝内部总共出兵约87000余人,再加上叶赫兵一部和朝鲜调过来驰援的军队13000人。
总兵力达到了约11万人,对外宣称20万大军(也有的说是47万)。这支庞大的队伍,再接到万历皇帝的旨意后,就星夜兼程地赶到了辽东地区。对于努尔哈赤来说,面对明朝如此强大的军事攻势,显然这并不是这个刚刚建立四年的后金政权,所能够承受的。杨镐率大军赶到辽东后,非常迅速的就开始了工作。因为军费有限,所以万历皇帝一直在催促杨镐开战。杨镐的作战方针是:以赫图阿拉为目标,分进合击,将后金大军团团围住,一举歼灭。
杨镐本人率一部分兵马,坐镇沈阳居中指挥。其余人马被分为四大队,第一队由总兵马林率领一万五千人,兵出开原,途径三岔堡,由浑河而上,直达后金北方。第二队由总兵杜松率兵约3万人,作为担当主力部队,正面迎敌。从沈阳出抚顺关入苏子河谷,从后金西面发起进攻。第三队,由总兵李如柏率领2万5千官兵,从后金的西南方面进攻。第四队由总兵刘綎率兵1万余人,与前来支援的2万余朝鲜兵汇合后。经宽甸沿董家江北上,由南面进攻。
其余的像总兵官秉忠,辽东将领张承基、柴国柱等部队,主要作为机动增援部队,驻守辽阳地区。还有总兵李光荣带领一部分兵马,驻广宁县,保障后方交通。副总兵窦承武驻前屯监视蒙古各部,屯都司王绍勋总管运输粮草辎重。在这这看似周密的布局中,却有一点成了明军最致命的漏洞。那就是分兵的弊端,原本实力十分强大的一支部队。被杨镐这么乱七八糟的一分,导致了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
面对杨镐的分兵合围,努尔哈赤也提出了一条直击缺点的方案,就是任尔几路来,我只一处去。努尔哈赤这一对策,多少有些田忌赛马的感觉。也就是说努尔哈赤这一边永远用最强的一面去对抗明军。无论明军强还是弱,始终不变,这样一来。当人数较少的一队明军遇到努尔哈赤的八旗军时,首先在人数上就处在了下风。
努尔哈赤第一个灭掉的就是杜松大军,杜松这个人虽然勇猛,但却缺少谋略。当杜松大军行至萨尔浒山时,因其行军速度极快,所以此时他已经变成了一支孤军。努尔哈赤大军借助有利地形,趁着夜色大雾,由暗击明。很快由杜松所率领的一路大军就被打败了。主将总兵杜松、保定总兵王宣、原任总兵赵梦麟,以及西路军所有的明军将士全部都在战斗中牺牲了。
1619年三月初一的夜里,马林所率领的北路军进至在萨尔浒东北区时,得知杜松大军战败。便没有贸然前行。之后,马林迅速布防分兵三处就地防御以成犄角之势。三月初二,在八旗大军的强大攻势下,作为主帅的马林却心思大乱了,竟然丢下了手下的士兵自己逃跑了。失去主帅的明军很快就军心大乱了,明军副将麻岩等皆被杀害。至此明朝两路大军全军覆没,据史料记载,尸体堆满了山间,鲜血染红了河流,十分惨烈。
明军两路大军全军覆没,然而刘綎所率的东路军因山路崎岖,行动困难,未能按期进至赫图阿拉。而对于前方的战败他更是一无所知,努尔哈赤丝毫不敢懈怠,星夜兼程,迎击刘军。三月初三,努尔哈赤命八旗军换上了明军衣甲,打着明军旗号,持着杜松令箭,哄骗刘綎快速前进。
三月初四,当明军东路军走到阿布达里岗一带时,因地形重峦叠嶂,道路狭窄,于是刘綎便下令,单行行军。殊不知这一命令,却犯了兵家大忌。然而这种情景正是皇太极和代善两个人最想看到的,就这样刘綎大军,被从山上冲下来的八旗军,一分多段。接着四面八方全都布满了八旗军,刘綎以及所率部下,全部阵亡。
失去了三路大军策应的李如柏大军,接到杨镐传来的命令后,迅速回防。然而就在回防的途中,却遇到了一支仅二十几人组成的后金哨探。但是双方并没有交手,只是后金军在暗处偷偷捣乱,结果李如柏军以为是后金主力发起了进攻。结果竟然惊恐溃逃,自相践踏,而且伤亡人数竟然多达1000余人。可见这一个部队的心理素质有多差,还没打仗先就自己打自己了。
原本就无心打仗的朝鲜大军,见此情形,顺势就投降了后金。前来支援的叶赫部的军队,得知明军大败后,便原路返回了。整场战争后金仅仅用了五天的时间,就把明朝的十万余大军打了个落花流水。这就是著名的“萨尔浒之战”,这场战役给予了大明王朝重重的一击。后金政权也因为这场战役,彻底站稳了脚步。后金也从辽东地区的被动转为了主动。萨尔浒战役粗略计算明军共损失兵力约45800余人,战死将领300余人,丧失骡马28000余匹,损失枪炮火铳20000余支。
明朝四路大军,三路大军的主帅都死在了战场,虽然马林弃军逃跑了,但是在后来的开原之战中也牺牲了。唯有李如柏没有战死,后来有人弹劾他,他是有意观战不前,因为他的小妾是努尔哈赤的侄女。后来李如柏也被处决了,而作为最高统帅的杨镐也因战争失败,引咎辞职,后来被朝廷羁押,最终于崇祯二年被处决。
关于萨尔浒之战的失败原因,其实原因有很多。其中杨镐的分兵战略,是其最致命的一点。还有就是军队的素质,然后是环境,因为二三月的东北,还是冰天雪地里,很难发挥出军队的实力。而且后金大军熟悉地形,可以巧妙地利用地型。其中还有一个隐形的因素,虽然没有直接导致失败的结果。但却在无形中促成着失败。
这一点就是来自于万历皇帝本身,因为开战之际,万历皇帝一再催促。而且军队的后备补给和一切消耗,都十分拮据,这就直接导致杨镐下令要速战速决,分兵合围。因此万历皇帝也在无形中促成了萨尔浒之战的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