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厂卫盛行,明朝特务政治一直延续,但为何掌权的衙门总是在变化?

厂卫盛行,明朝特务政治一直延续,但为何掌权的衙门总是在变化?

厂卫制度是明朝特色的秘密警察制度,从朱元璋设立的锦衣卫到刘瑾的内行厂,明朝一共四个特务机构交错出现,进行特务政治的运营,厂卫设立的根本原因在于皇帝对臣子和百姓的不信任,这是其没有安全感的表现,而这种表现是倾向于怀疑一切的。

秘密警察和特务本身也需要被监督,这样,监督锦衣卫的东厂,监督东厂的西厂,监督东西厂的内行厂,在各种机缘巧合下都出现了,这四者都是统治者权力平衡的需要。

同时,秘密警察首领巨大的不受司法管辖的权柄也让厂卫特务机构的管理权成为了重要的权力象征,为了平衡微妙的权力砝码,明朝各个时期厂卫的权力大小,职责所在,都有着微妙的区别。

一.锦衣卫与东厂的出现是对司法体系的极大破坏

1.特务机构为朱元璋的爪牙

元末天下的乱像,特别是北元朝廷皇帝和太子不合,军阀集团的内斗,一定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锦衣卫这样的完全忠于皇帝,有军队背景的鹰犬,就是监督百官的暴力机构,是所有官僚的梦魇,不受司法体系制约的调查权,审判权和处罚权,几乎一条龙的对官员进行肉体上的消灭。

朱元璋对官员的不信任是本能的,是和他悲惨的青少年境遇分不开的,废除宰相的明太祖要求对百官绝对的掌控,锦衣卫就是那柄达摩克里斯之剑,在不挥出的时候,反而更具有威慑。

晚年的朱元璋感觉锦衣卫权力过大,特别是北镇抚司拥有自己的监狱,成为了国中之国,另外传言锦衣卫行止不端,也产生了废除或者限制锦衣卫的想法,不过却迟迟没有下文。

2.东厂,太监粉墨登场

如果说锦衣卫作为国家机构,军情局一样的存在还是有合理的理由的话,东厂就完全是皇帝私人的暴力机器了。由于明成祖不正,对舆论和朝堂风气的变化格外的敏感,锦衣卫虽然强大,却不能在宫中驻扎,一支更私人的特务力量的产生就成为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东厂的提督惯例是司礼监太监中位列前列者担任,东厂政治立场监督的意味更浓了,相对于对贪腐兴趣较深的锦衣卫,东厂更是皇帝个人意志直接的承载者,东厂是厂卫系统中地位较高的一级。他除了没有审判权以外,侦查,抓人更加的隐秘,他的总部在现在北京东安门外,权力隐隐在锦衣卫之上

3.东厂与锦衣卫间的互相制衡

明成祖创立的东厂,一直延续到了明朝结束,相比于锦衣卫的军队背景,东厂更吸纳了不少民间的武艺高强之人,他是皇帝意志更直接的体现,是偏重于政治监察的部门。

东厂的成立隐隐也有监督锦衣卫的作用,特务机关的权力没有监督,很容易滋生以权谋私和自身的贪腐,明成祖的两个山头平衡在明朝早期非常有效果,两伙特务面和心不和,在斗争中无意之间巩固了皇权的稳固。

二.西厂与内行厂的出现

1.西厂的出现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

西厂据说是明宪宗出于对个人安危的极度担忧而设立的,然而要注意的是,在锦衣卫和东厂都存在的情况下,为什么明宪宗还那么没有安全感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两个部门已经不被皇帝所信任了。

西厂的人员主要从锦衣卫挑选,那么在东厂监督锦衣卫的同时,西厂主要是监督东厂的,这种环环相扣的特务统治技巧,在明代达到了登封造极的地步,汪直了解明宪宗需要什么。大量的编造所谓大案的细节,骗取皇帝的信任。

西厂由于政治斗争中站队问题,后来渐渐式微,一度被关闭。一直到明武宗时刘瑾又恢复了西厂制度,让西厂成为他权力架构重要的组成部分。

2.短命的内行厂

为了彻底抓住秘密警察和特务的权力,刘瑾设置了内厂,由自己亲自担任领导,内厂的定位是厂卫中最高的,有监督东西厂的职能,内厂的设立和刘瑾改革,是这个太监政治野心的暴露,内厂和东西厂锦衣卫的特务们或者同流合污,或者倾轧斗争,一时间四个厂卫的特务在明朝的各个地域横行,外地人听到操北京口音的官儿,都不敢搭理。

刘瑾因为贪腐和试图谋反倒台,内厂也立刻被撤销,并且再也没有复建,这也是四个厂卫最短命的一个,他的倒台,刘瑾的被凌迟,后面隐隐有东厂和西厂的影子。可见明朝的特务制度,从监督百官的政治生活到了深入参与进政治生活的地步了,他成了很多政治事件幕后的黑手。

3.随心所欲的特务机构

明朝的厂卫制度,是对监察司法体系极大的破坏,由于他本身游离于行政体系之外,单独对皇帝负责,皇帝稍稍不满意,就可以迅速的另起炉灶,在成立新的机构,招募新的特务。

这种随意性让厂卫的工作人员内心也充满了不安全感,为了得到皇帝的赏识,他们炮制了大量统治者感兴趣的案件,用来媚上。

这样,厂卫体系监督作用的基础也被大大的破坏了,同时大量相同职能的机构同时存在,极大的加大了行政成本,厂卫依托于个人的因素进一步凸显,他变成了政治野心家谋私利的工具。

三.厂卫法外治权的本质是衙门变化的主因

1.厂卫是高于三法司存在的执法机构

相比于什么都讲究证据,讲究流程的三法司司法审判,厂卫的先抓人在审讯再定罪的流程,让锦衣卫等厂卫机构的办案效率大大的高于三法司,虽然这是大量的冤假错案累计的结果。

厂卫可以直接插手三法司审理的案件,而三法司却不可能知道东西厂和锦衣卫在办的案子,这种执法权限上的不平衡是皇帝希望看到的,是皇权高于国家机关司法权力的象征正因为厂卫实在太重要的,他的提督掌握了大量行政生活中的秘密,皇帝对他的掌控甚至都没有那么严密了,绝对的权力造成了特殊人物的出现,所以职权必须在三个厂卫机构中轮流运行,才能安皇帝的心。

2.分权制衡是皇权对厂卫的需要

厂卫是可能尾大不掉的,一个个皇帝都可能不知道的秘密是重要的行政资源,东西厂和锦衣卫的制衡就是为了在厂卫内塑造敌对的关系,大量职权的重叠和互相监督的事实让厂卫的关系实际上形同水火,皇帝扩大了这样的矛盾。

厂卫提督假如像刘瑾一样由一人或一个派系兼任,是皇权巨大的挑战,鹰犬有时候也是会反噬主人的,皇帝既离不开厂卫,也慢慢开始忌惮厂卫,将权力侧重点在厂卫衙门内调整是高明的帝王统治之道。

3.厂卫制度对明朝影响极大

特务治国是明朝重要的特点,这种二套司法体系是明朝社会活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人们不敢说话,不敢谈论政治,厂卫的领导,宦官和提督们与文官争权夺利,成为了明朝独特的政治现象,这样的内耗大大的消耗了明朝的国力,让他一直疲惫不已。

厂卫的庭杖权力成为对百官有力的威慑,特务机构的臃肿让百姓苦不堪言,也加大了明朝的财政负担,厂卫的昌盛其实是皇权进一步集中的表现,爪牙们将皇帝的利益和王朝的利益切割开来,以满足内心阴暗的欲望。

当然厂卫的作用不是完全负面的,高效的抓捕效率和严密的监察体系,确实在明朝的某些时期清洁了官场,同时情报的传递让皇帝有机会更切实的了解朝堂真实的情况。

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明朝的长达三百年的高压造成了君臣间严重的对立,大臣们用漠然和不作为在明末给重视厂卫的皇帝们好好上了一课,明朝的灭亡,厂卫功不可没。

结语:

厂卫是在皇权意志的控制下建立的,是独立于国家司法体系之外的执法体系,它是残酷,隐秘,高效的代名词。

明朝从锦衣卫发展到最多时候四个厂卫集团并立的根本原因就是特务机构建立的不规范性,在以往,这些机构往往是皇帝灵机一动,或者太监们谗言的产物,秘密总是肮脏的,秘密的获取者在执法过程中取得的大量行政资源,必须要平衡。

皇帝离不开厂卫,但又不想让厂卫的权柄过大,只有用制衡的手段来约束,只能建立更多的职能重叠的特务衙门。厂卫在监视百官的同时互相监视,皇帝在这样的行政架构中取得超然的地位,所有不依赖司法程序行使的司法权力,最后都有着失控的危险,明朝特务机构如此复杂的平衡体系,最后却成为了国家灭亡的原因之一,这是值得后世去深思的。

参考资料:

《明代特务政治》

《明史》

《中国法制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政治,体系,明朝,权力,机构,特务,皇帝,刘瑾,监督,锦衣卫,观点评论,厂卫,特务,刘瑾,锦衣卫,东厂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治,体系,明朝,权力,机构,特务,皇帝,刘瑾,监督,锦衣卫,观点评论,厂卫,特务,刘瑾,锦衣卫,东厂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治,体系,明朝,权力,机构,特务,皇帝,刘瑾,监督,锦衣卫,观点评论,厂卫,特务,刘瑾,锦衣卫,东厂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