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朋友满怀激情的说:“将来我要成为栋梁之才,一定作一名衣冠禽兽!”你可能会满头问号,心想“这个人有什么毛病?”但其实“衣冠禽兽”在明朝的确是人人所追求的,一切都要从官服“补服”(俗称官长服)说起。
▲一品文官常服图及乌纱帽。(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明代文武官员服饰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赐服等。麒麟袍为官吏的朝服。其服装特点是大襟、斜领、袖子宽松,前襟的腰际横有一下打满裥。所绣纹样,除胸前、后背两组之外,还分布在肩袖的上端及腰下(一横条)。另在左右肋下,各缝一条本色制成的宽边,称为“䙓”。这种服装所采用的质料和纹样,按规定,都有一定制度。
明代官常服盘领袍,胸前和后背缀有一方补子,区别品秩。明朝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
文官:
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
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
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
七品青袍,绣溪敕;八品绿袍,绣黄鹂;
九品绿袍,绣鹌鹑。
▲明朝文官官常服。(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武官:
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
三品绯袍,绘老虎;
四品绯袍,绘豹子;
五品青袍,绘熊;
六品七品青袍,绘彪;
八品绿袍,绘犀牛;
九品绿袍,绘海马;
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绯袍即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明代官服绣麒麟,似不限四、五品,职位特殊的锦衣卫指挥侍卫等也能服用。除了典型的圆领袍外,还有曳撒、贴里等形制,如锦衣卫的飞鱼服。
▲明朝武官官常服。(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明朝服装上的纹样,多寓有吉祥之意,常见织金及刺绣图案。比较常见的团云和蝙蝠中间,嵌一团型“寿”字,意为“五蝠捧寿”。这种形式的图案在明末清初特别流行,不仅在服装上使用,在其他的器皿及建筑装饰上也大量反映。用实相花纹作便服的装饰,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个特点。
另一种,为实相花是一种抽象的装饰图案,通常以莲花、忍冬或牡丹花为基本形象,经变形、夸张,并穿插一些枝叶和花苞,组成一种既工整端庄,又活泼奔放的装饰图案。这种服饰纹样在当时深受欢迎。宝相花还一度成为帝王后妃的专用图案,与蟒龙图案一样,禁止民间使用。但禁律在明中期就没有再严格执行,民间僭越成风。
也正是由于明朝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因此,明朝早期人们称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是令人羡慕的赞美词。直到明朝中晚期,那些“衣冠禽兽”,文官爱钱,武将怕死,官场逐渐腐败,还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衣冠禽兽”这才演变成贬义词。
“衣冠禽兽”作为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的《金莲记》一书。到了清代以后,“衣冠禽兽”才被广泛当作贬义,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
参考资料:《明史》《明朝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