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环山,三江汇聚”,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产业体系完善,集群优势显著,其中惠州作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也崭露头角,形成超高清视频、智能家电和新能源电池产业等多个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快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聚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近年来,惠州积极构建产业集群生态系统,致力于实现产业链的无缝衔接,同时全面推动区域内与产业相关的各生产要素的畅通。不断加强在市场、资本、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一个优化的生态环境,以促进先进产能扩张,共享生产要素,为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3年3月16日,广东省电子信息行业协会发布了2022年广东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榜单。令人振奋的消息是,惠州地区有11家企业成功跻身榜单,这一数字仅次于深圳,位居全省第二。作为“2+1”现代产业集群的关键组成部分,惠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展现了强大的发展势头。
据榜单数据显示,2022年,惠州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达到5053.87亿元,同比增长6.84%,在全省范围内排名第三。产业集群中拥有855家规模以上企业,其中12家企业产值超过百亿元,主要专注于5G及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核心基础电子等五大优势产业。例如惠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链,覆盖了从玻璃基板、基础材料、面板、显示模组、核心组件到整机制造的方方面面。这一产业链吸引了TCL、华星光电、旭硝子、九联科技、高盛达等100多家企业的聚集。
更为引人瞩目的是,惠州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在去年11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之一。凭借其“硬核”实力,该集群更是成功进入2022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位列第7,进入前十,再次彰显了其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引领地位。这一佳绩标志着惠州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持续崛起,为地方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由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仲恺高新区经济发展局、东江科技园管委会、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协会主办的链供需对接会在仲恺高新区东江科技园管委会举办。一个产业链的供需对接会由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来主动组织,这也体现了惠州对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视。活动的效果也显而易见,企业纷纷参与,当天吸引了TCL移动、高盛达光电、信华精机、万盛兴等136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加。此次对接会,拓邦电气共释放了超3亿元的采购订单给惠州企业,加强本土电子信息上下游产业的联系与合作,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近年来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协会积极搭建上下游企业间合作交流平台,先后举办了华为、小米、TCL、德赛、亿纬锂能以及龙旗等多场知名企业的产业链线下对接会及产业链沙龙活动,不断推动产业链上下贯通,促进产业链耦合式发展,实现企业间互动交流合作,推动诸多中小企业顺利加入到重点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优势产业为惠州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统计,中国锂电池制造行业前10强有4家企业在惠州布局,既有本土龙头企业亿纬锂能、德赛电池,又有外来行业巨头比亚迪电池、欣旺达,惠州还集聚了110多家产业链企业,已经形成了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的优势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生态已日趋完善,基本形成“电池、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电芯、电池材料、电池辅材、生产设备、电池回收利用”等较完善的产业链,已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善、品类最齐全的集聚地之一,是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
在新能源电池产业方面,凭借近30年的电池产业发展积淀,目前惠州已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善、品类最齐全的产业集聚地,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产值866.7亿元,预计今年新能源电池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在新能源电池领域,惠州已经强势挺进 “第一方阵”,千亿产业集群呼之欲出。其中电池产业的明星企业有亿纬锂能、德赛电池、欣旺达等,2022年产值超850亿元,是国内电池品类最齐全的生产基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有德赛西威、华阳通用、华阳多媒体、博实结等,2022年产值超350亿元,占国内中高端智能座舱系统市场60%。
具体看,亿纬锂能作为全球核心的储能电池方案提供商,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储能、通信储能、户用储能、船舶动力等领域,2022年公司储能电池全球出货量排名Top3。德赛电池专注于消费电池及中小动力领域,从2019年开始拓展了储能事业单元,目前已在储能电池、电芯等领域快速发展。利元亨主要从事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为新能源领域企业提供智慧工厂解决方案,是全球锂电池制造装备行业领先企业之一。胜宏科技、光弘科技、硕贝德等多家上市公司业务板块的“新能源含量”正在不断提升。
目前惠州新能源储能产业面临双重机遇和挑战。机遇方面,产业发展前景向好,有望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不过,市场现状中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应对。首先,惠州缺乏大型储能的集成商和统筹储能系统的企业,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发展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其次,投资新能源储能项目仍面临着投资收益率偏低、大型风光电站配储利用率不高、审批难度大、协同不足等问题,这些制约了项目的投资吸引力。此外,虽然碳酸锂材料价格下调有助于降低锂离子储能电池的成本,但新兴技术领域的研发攻关也是一个关键挑战。如果在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重力储能及氢储能等方向取得突破,特别是在原料成本、寿命和安全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将对惠州新能源储能产业带来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