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又称为“幽云十六州”,主要范围包括今天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这里战略意义非常重要,自古就是中原王朝抵御北部游牧民族的前言阵地,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入侵的必经之路。
公元938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获得契丹的支持,将燕云十六州作为条件,割让给契丹。此后三百多年,中原王朝一直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如何收复燕云十六州,成为中原王朝统治者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后周世宗柴荣是大有作为的皇帝,若非他英年早逝,是极有可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确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全国方针。
可惜直到赵匡胤暴毙,燕云十六州依旧牢牢掌控在契丹人的手中。北宋灭亡后,南宋偏安,更就谈不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了。可我们发现,两宋耗时三百多年都未能收复的燕云十六州,朱元璋仅仅耗时一年就夺回了,这是为何?
有人说,这是因为元廷早已不堪一击,可北宋强大时,正值契丹内部时局动荡,辽穆宗更是喜怒无常。如果赵匡胤集中兵力,燕云十六州是很可能就被收回来的。朱元璋对于北伐的最终目标,他否定了常遇春孤军深入,直捣元大都的主张,认为“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粮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必然陷入被动之中。”
在与群臣的多次商讨中,朱元璋为北伐制定了严密的计划:“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
注意看朱元璋的北伐策略,很可能吸收东晋刘裕北伐的经验教训。有一点不同的是,朱元璋打破了自古“得关中得天下”的思维定势,把主要兵力放在攻打元朝大都上。同时,朱元璋北伐时,所到之处军纪严明,加上元廷的腐朽统治,使得这里的老百姓对明军很是信任,这一定程度程度上促进了北伐的成功。
参考资料:《明太祖实录》、《朱元璋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