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219期:督粮官
文/王事情
纣王三十年、大周十三年孟春,姜子牙金台拜将。这不但是商周易代之战、也是仙界阐截之争的转捩点,无论是西周还是阐教,在此之前基本采守势却又守中带攻,自此之后,双方攻守易势,截教尚有一拼之力,但冲在前台的商王朝实已形同强弩之末,灭亡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西周六十万大军兵出岐山、贯通首阳,正该宜将剩勇追穷寇,一举完成改朝换代的伟业。这么说起来,换成我们这种兵法白痴,当然是各种文臣武将、能臣干吏一股脑儿往前堆、往前推,起码在短期内造成一种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如虹气势。可是当事人显然不这么想,作为伐纣的主帅、阐教及西周意志的全权代表、封神计划的执行者,姜子牙同志的排兵布阵如下:
先行官四人,分别是南宫适、武吉、哪吒、黄天化,挂左、右、前、后印;
三军督粮官三人,头运杨戬,二运土行孙,三运郑伦;
然后点将薄上以黄飞虎为首大将15人、周之四贤八俊加文王之子共32人、以邓九公为首的归降将佐13人、女将2人,共计62员战将。李靖、金木二吒、韦护、雷震子等都不在薄上,大抵都在姜子牙身前听用,无实职而有实权。
上面的人事安排中,凭前后一系列战绩来看,堂堂七十二般变化在身的杨戬,竟只能靠催粮为生而不能上阵杀敌,他的职务显然是降低了,完全不匹配其能力。
事实果真如此么?
【一】职位高低和在哪个岗位,并不影响为易代事业和封神大战出力
我们看到,伐纣之战开始后,大家该怎么打还是怎么打,并没出现过“你是先行官你先上”的无聊争执。但黄天化的运气实在不好,只在金鸡岭得了一次头功,旋即死于高继能蜈蜂袋之下。孔宣五色神光现世后,哪吒、雷震子、李靖、金吒木吒先后出手,尽被拿下。此时杨戬运粮路过,见大军羁迟,大惊,遂与韦护双战孔宣。
后来余氏父子用痘毒害人,周营将士全部中招,无奈之下,又是杨戬奉师命二入火云洞。最终求得灵丹而归,并受神农氏之托,为世间百姓传下升麻,专克痘疮。至于万仙阵之后,凡有斗法,杨戬已成了独挑大梁之人,本该他负责的运粮工作反而无人再提起。可见周军此时,既有大义之名,复挟百胜之势,要么就食于商,要么商地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总之周军已不需要再维持千里迢迢的后勤线。
【二】周军编制极简,四大先行官和三大督粮官的品级已不算低
西周的灭国战打得很是大大咧咧,既无事先的战局推演,行军途中甚至也没有斥侯,个人的计谋更是完全让位于法宝和武勇。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姜子牙的调兵遣将依然写到了杨戬之名,可见重视。
其次,国人万事都讲究个排名。假如把姜子牙看成第一位、四大先行第二,三大粮官自然是第三,六十万大军中的三把手,位置不是太低,而是太高,这样一想就舒服多了。
【三】阐教不争,更不需要用世俗化的成功证明自己
在姜子牙的名单中,阐教弟子所占比重极小,这固然体现了阐教的不争和姜子牙的避嫌,另一方面却也说明了阐教已不需要用以世俗的权位来证明自己。
想起来也正常。随着金台拜将、武王伐纣先后变成现实,已经验证了天意的绝对正确性。那么接下来,在天意的剧本上,早已经写定阐教一统道门、截教消亡、西方教独霸一方的结局,自然也会变成现实。如果说元始站在圣人的尺度上曾有过对于命运的犹疑,那么此刻一定也已烟消云散。
【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通过第一点我们可以发现,姜子牙对所有人的定位都很灵活,并不想在某一个岗位上困住某人一辈子,而是给了他们极大的施展拳脚的机会。
战事未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事已开,粮草更是重中之重,比如官渡之战中,袁绍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粮草被烧毁。杨戬聪明伶俐、性情沉稳、善于分析问题与捕捉战机,以如此之人守全军之重,正当其宜。
姜子牙的用人是没什么问题的。
而杨戬此人,堪称高洁,料来是不会在意这些虚名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