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科报会以“服务强国建设 推进新时代青少年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展示各地学校体育实践成果,交流体育科研和学术思想,研讨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和体教融合工作,服务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
让体育回归教育 让健康第一成为共同的教育理念
“1985年,我第一次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时候,学生追着我问:老师,多少秒满分?2005年,学生追着我问:老师,多少秒及格?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健康第一 强体强教强国”平行论坛上,广东省教育厅原体育教研员庄弼讲了一个小故事。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体育锻炼不足等因素,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并不乐观,“小眼镜”“小胖墩”日益增多。为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主任钱俊伟认为,体育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体育精神与中华现代文明”大会论坛上,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瑞林表示,学校是实现体育精神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最为活泼、最具代表性场景,是广大学生克服困难、接受挑战、完美人格、强健体魄的重要路径。
“学校体育要让孩子动起来,让他们在打闹和玩耍中感到快乐。”上海体育大学校长毛丽娟说。
广西民族大学校长谢尚果平时一直坚持打篮球、打羽毛球,甚至跑马拉松。他认为,涵养体育精神,教师要发挥引领表率作用。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让体育回归教育,让教育回归本源,让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让健康第一成为全社会共同坚持的教育理念。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正在呈现积极变化,办学条件得到改善。2012—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由43万人增加到70万人;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比例由51%提高到94.1%;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由52%提高到97.3%。同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提升,优良率由2016年的26.5%提高到2021年的38.5%。
数字化赋能 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与健康水平
人工智能浪潮正在优化更迭传统教育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人工智能有助于提升课堂活动质量、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教师教学减负增效、增强体育评价科学性。”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杨浩在作大会报告时说。
“人工智能赋能体育,可以帮助教师打造智慧体育课堂。”福建省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韦政权表示,在体育课程实施中做到运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和方法,能够解决运动负荷、实施互动和实时精准的评价,致力于通过动作监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科学安全、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与健康水平。
如何突破传统路径依赖,探索人工智能与学校体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通过创设环境,让运动空间智能化;通过创新教学,让体育教学精准化……杨浩等人为此提出了人工智能赋能学校体育实践高质量的发展路径。
同时,在新一代技术革命浪潮中,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提升体育服务质量提供了诸多支持和便利。
为促进高校学生参与健身活动,提升其体质健康水平,山东大学体育学院教师李拓键研究了我国高校智慧化体育健身服务的“校-企-社”模式。“研究发现,随着健身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慧健身服务平台的开发以及高校引入企业健身服务的新模式,高校智慧化体育健身服务成为可能。”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实现数字化赋能,革新体育教学方式,促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