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相较现行规定,《办法》最突出的变化在于“差异化监管”。
《办法》按照业务规模和风险差异,划分三档银行,匹配不同的资本监管方案。其中,规模较大或跨境业务较多的银行,划为第一档,对标资本监管国际规则;规模较小、跨境业务较少的银行纳入第二档,实施相对简化的监管规则;第三档主要是规模更小且无跨境业务的银行,进一步简化资本计量要求,引导其聚焦服务县域和小微金融服务。
“差异监管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证券时报记者从金融监管总局获悉,简单看,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办法》规定的资本净额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办法》对资本净额,也就是资本充足率分子部分的要求并没有放松,甚至对于第三档银行的质量、数量要求还略高于前两档银行。原因在于,监管遵循的逻辑是计量方法越简单,对计量结果的要求也就越审慎;《办法》实施后,第三档银行所适用的计量方法将得到一定简化,但仍然维持了监管审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