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当中包括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加快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目标。为实现该目标,中国进一步与俄罗斯联合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构建中国途经北冰洋通往欧洲的北极航道,以此扩大中俄和欧洲国家的文化、经贸、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还将重塑国际能源格局,推动世界经济中心北移,以及培育国际合作共生、共赢新机制。
北极航道包括三条主要航线,分别是东北航道、西北航道和中央航道。东北航道的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罗斯北部,从北欧出发,向东穿越北冰洋,经过白令海峡之后到达亚洲的日本、韩国和中国,被航海界称为连接亚欧的“黄金水道”。
西北航道的大部分航段则位于加拿大北部水域,以白令海峡为起点,沿美国阿拉斯加海域向东,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直到戴维斯海峡。中央航道则是从加拿大邱吉尔港出发,穿过北冰洋高纬度海域,到达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港航道。由于西北航道有近1/3的航程与陆地距离较远,加上浮冰威胁严峻,需穿越众多巨型冰山,在整体安全性方面不及“东北航道”。 而中央航道更是远离大陆,且由于北冰洋中心海域被多年冰层覆盖,冰厚密度高,也较难形成规模性商业利用和产生较大经济价值。
从经济和政治角度来看,开发西北航道、中央航道的意义也不大。因为加拿大近年来经济增长放缓,且受邻国美国影响愈来愈深。在经济方面,美加双边贸易占加拿大对外贸易的约75%,加拿大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则只占加拿大对外贸易的约6%。在国际政治中,加拿大对美国严重依赖,总体上保持了与美国一致的方向和步调。在此情况下,北极航道沿线的其他国家,也可能未必有意愿与加拿大共同开发西北航道和中央航道。
因此,从实践应用角度而言,连接欧洲和中国的东北航道凭借水域宽阔,沿线有较多可用港口,且连接内陆铁路运输通道等的优势,成为了北极航道当前开发价值最高的航道。
俄罗斯也一直希望中国参与北极航道(主要是东北航道)的开发,早在2017年5月举行的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明确指出,“希望中国能利用北极航道,把北极航道同‘一带一路’连接起来”。普京在今年10月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再次表示,北极航道在2024年开始就能实现全年通航,俄罗斯邀请感兴趣的国家参与东北航道的开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此也作出积极的回应。早在2017年7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就首次正式提出建设“冰上丝绸之路”,共同开展北极航道开发和利用合作。
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中俄沿北极航道的集装箱班轮常态化运输通道已于2023年7月正式开通,其常态化运营将推动中俄进一步开展开发北极航道合作,助力拓展“冰上丝绸之路”,将“一带一路”合作延伸至北冰洋。
中俄两国在开发北极航道上加强合作,共同积极拓展“冰上丝绸之路”,自然不是西方所谓的“债务陷阱”,而且相信至少有以下四重重大意义。
缩短航程降低成本
其一,缩短运输距离和降低运输成本。船只从中国的港口出发到欧洲国家的港口,经北极航道会比传统经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时间,平均节约20%和40%的航程,缩短10至20天的时间。运输时间缩短,燃料成本随之降低,使用北极航线的燃油费用成本能够降低超过15%。同时,“过路费”的费用也将节省,每艘大型货船经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单次通行费用高达40万至50万美元,而北极航道并非人工运河,无需“过路费”,运输成本自然相应降低。
其二,有更高的安全度。连通欧洲与中国的传统海上航运通道,不仅需要途经战火频仍的西亚地区,以及海盗猖獗的南亚地区,更是要经过美国军队基地遍布的东南亚地区,海上航运安全面临较大威胁。而北极航道主要经过俄罗斯北部海域的临岸地区,有助于提升中国船队的安全度。
其三,有助于开辟新的海外资源开发、采购渠道。北极地区油气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第二个中东”。北极地区未探明的石油储量达到900亿桶,天然气47万亿立方米,可燃冰440亿桶,占全球30%未被发现的天然气储量和13%的石油储量。而且,北极地区的煤炭总储量至少有1万亿吨,超过了全世界已探明煤炭资源总量。再加上,北冰洋作为世界平均水深最浅的大洋,其半数以上大陆架区水域深度都不超过50米,便于能源开采。
由于中国当前的石油主要进口地区是中东、非洲、俄罗斯和南美,北极航道全面开通之后,无疑有利于开采北极地区的丰富资源,给中国供应大量新的能源资源。而且北极地区较中东、非洲和南美洲地区在距离上更接近中国,大部分航道位于俄罗斯,也有助于降低中国能源命脉遭西方国家封锁的可能性。
其四,有助于改变国际经济格局,推动世界经济重心北移。全球贸易总量中,有近90%由海运承担,海上新航线的开辟往往会改变国际经济格局。例如,在十五世纪,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开辟(Age of Exploration),成功使得世界经济的重心转移至大西洋沿岸地区。又如,由美国主持修建的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打通北美洲和南美洲通道的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开通之后,不仅方便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运,更是极大提升了美国在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力,最终美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因此,随着北极航道全面开发,全球传统航道的分量和地位或将下降,传统航道沿线国家的战略地位及国际影响力也可能随之下降。与之相反的是,北极航道全面开通,能够为这些沿线国家未来的经济拓展和国际贸易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及战略价值。沿线的欧洲各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在世界上的经济、政治影响力和实力或将增强,新的经济圈也有可能围绕北极圈内欧美亚的国家形成,从而推动世界经济重心向北移动。
警惕西方政治抹黑
当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北极航道全面开发,还将面临如下几个挑战:
其一,政治挑战。面对世界经济重心有可能北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自然不会坐视不理,美国白宫在今年10月23日已公布《北极国家战略实施办法》,再次以保护美国及其盟国安全为由,将矛头对准中俄在北极的活动与合作。北约组织更抛出所谓的中俄“北极威胁论”,诬蔑“俄罗斯和中国造成北极竞争和军事化加剧”,随着北极航道的进一步开发,此类抹黑和博弈将越来越激烈。
其二,航行风险。在北极地区航行会受到极昼的影响,船员工作的时候是白天,睡觉也是白天,容易造成生物鐘紊乱。加上北极水域冬季非常寒冷,日均温度低于-38℃,会对船员健康造成影响。而且,北极航行船舶还面临着冰、雾等恶劣气候,以及地理气候信息缺乏和高纬度地区通信导航手段不足等造成的航行风险。
其三,缺乏国际航道所必备的现代物流体系和基础设施保障。目前,北极航道还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沿线俄罗斯大多数港口,泊位和近海区域深度不符合现代船舶的要求,以及相关的卫星助航系统、AIS系统、海道测量、海岸电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缺乏,较难为北极航行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海洋气象、航行通告等信息服务。配套的码头设施、连接码头和最终目的地的铁路等,也需加强修建。因此,需要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满足未来的运输需求。
展望未来,“冰上丝绸之路”——北极航道的开发建设,既是开辟了“一带一路”往北极方向发展的新路线,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内涵的升级和延伸。相信中国能够为北极航道的全面开发,实现北极可持续发展,以及平衡各国在北极的利益博弈,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模式,从而把这条“冰上丝绸之路”打造成为和平之路、发展之路、共赢之路!
(注:梁海明为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冯达旋为海南大学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