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鄱阳湖之战双方兵力对比(鄱阳湖之战双方兵力对比)

鄱阳湖之战双方兵力对比(鄱阳湖之战双方兵力对比)

鄱阳湖之战双方兵力对比,元朝末年,朝政废弛,社会动乱,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南方各反元武装不断取得胜利。至正十一年(1351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高举义旗,各地群起响应。江南地区,徐寿辉起兵蕲、黄(今湖北蕲水、黄冈一带),攻占武昌,继取江西、湖南、浙江、四川等地。陈友谅势力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陈友谅袭杀倪文俊,自称宣慰使,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二月,陈友谅挟持正欲迁都龙兴(今江西南昌)的徐寿辉,自称汉王,建都江州。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东伐朱元璋,并在途中杀徐寿辉,自立为大汉皇帝,年号大义,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陈冲破朱元璋长江太平防线,兵临集庆(今江苏南京)城下。陈朱双方在集庆城西北的龙湾展开恶战,不巧江水落潮,百艘巨舰搁浅,陈友谅大败,逃走江州(今江西九江)。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徐寿辉的另一部将明玉珍在四川当皇帝,控制了四川。此外,还有方国珍起义于庆元(今浙江宁波),控制了浙东地区。张士诚起兵江北,控制了长江三角洲。鄱阳湖之战双方兵力对比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再出兵进围攻江西洪都(今江西南昌),水陆两军号称60万人,陈友谅还动用水陆两栖作战,水船使用高大但是迟缓的楼船,却围攻洪都不下(守将是朱元璋侄儿朱文正将军),朱元璋在七月亲率20万人救洪都,出身原元军水师叛军的陈友谅于是撤围,在我国大淡水湖鄱阳湖选择所擅长水战迎战朱元璋。朱元璋势力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兴起义占据濠州(今安徽凤阳)。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领袖,收罗人才,整顿军队,势力日渐壮大。他采纳刘基等人的建议,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先夺取金陵(今江苏南京),以此为基地,平定江南,之后攻灭元朝,夺取北方,统一全国。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朱元璋在得到巢湖水寨首领廖永安、俞通海率战舰千艘投诚后,渡过长江,攻占太平(今安徽当涂)。次年,又率水陆大军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取得了一个战略基地,实现了头一步战略计划。此后数年,由于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在北方牵制了大量元朝兵力,朱元璋得以先后攻占苏南、皖南、赣北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并开始东与张士诚、方国珍,西与陈友谅的势力相接触。朱元璋要平定江南,实现第二步战略计划,势必同他们特别是同陈友谅进行激烈的争夺。因为陈友谅地处金陵上游,控制了安庆、九江、武昌三个战略重镇,占地广阔,力量强大,仅水军力量就10倍于朱元璋。因此,陈友谅的存在是朱元璋平定江南的大障碍,他们之间的争战,不仅关系到彼此之间的生死存亡,也必将是争夺南部我国的战略决战。

鄱阳湖之战双方兵力对比,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鄱阳湖之战双方兵力对比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鄱阳湖之战双方兵力对比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鄱阳湖之战双方兵力对比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鄱阳湖之战双方兵力对比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