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
《二十四史》第十八本,是《旧五代史》,是薛居正。
是的,你没看错,是薛居正,不是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万历宰辅,薛居正是五代至北宋生人。
《宋史》:父仁谦...居正少好学,有大志。
薛居正的父亲薛仁谦(是的,不是薛之谦)家境殷实,家里条件还算不错,所以薛居正从小所受到的教育,那是很好的。
由于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所以薛居正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一直想要干一番大事儿。
您要说是文景之治,或者大唐盛世,社会稳定,发展平顺,您要想干一番大事儿,那还真不容易,但五代是著名乱世,这样的乱世,非常适合薛居正这种有雄心壮志的人搏一搏。
他最开始所生活的年代,是五代中的第二个(所谓)正统王朝,后唐。
(后唐)
后唐,这是五代中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的政权,薛居正认为,既然平台不错,那么只要自己足够努力,那么一定能有所收获。
于是,薛居正二话不说就去参加了后唐王朝所组织的科举考试,他雄心壮志,意气风发,泼墨挥毫,考完之后已经开始幻想自己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乘龙快婿的美好生活,然而现实十分无情给了他一记暴击——他落榜了。
金榜题名是没有你薛居正的份了,名落孙山的名额倒是有你一个。
或许,薛居正把成功想象的太过简单了,成功不是你扯着脖子喊两嗓子我要成功,你就能成功的,成功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不容易的。
别的不说,单说科举考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没有科举考试的时候,想要做官更为不易,因为察举制度靠得是人脉关系,九品中正制看的是你的家学渊源和身份背景,这两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基本上就把平头百姓想要做官的路子给断了。
然而当科举制度在隋朝呱呱坠地,被发明诞生以来,你想要入仕为官,吃上这一口公家的粮食,也并不容易。
(科举放榜)
隋朝昙花一现,虽然发明了科举制度,但该制度有没有在隋朝真正实施过,这还有待商榷,终唐一朝二百八十九年,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官员不到一万人,这也就是说,大唐王朝每年录取的进士,只有不到三十人。
大唐况且如此,又何况一个小小的后唐呢?
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对于薛居正这样一个充满了抱负,理想和自尊的人来说,科考失利对他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
人生失意的薛居正感到了无限的迷茫和彷徨,于是写下了一首感怀人生的小诗,叫做《遣愁文》。
为了写这篇文章,还专门翻了不少五代和唐初的史料,但是很遗憾,没有找到这首诗的原文。
我们无从得知薛居正的这首诗水平如何,但是我们可以查阅到的记载是,薛居正的这首诗,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观者如云,更让他俘获了一批诗粉。
这帮粉丝纷纷表示,我薛哥这首诗雄浑豪迈,意味深长,非是大才之人写不出来,所以薛哥以后必然是王佐之才。
(薛居正 形象)
群众一起哄,薛居正的名头可就传开了。
恰好后唐朝廷里有个叫做刘涛(不是演白蛇传的那位)的官员,正巧也是薛居正的粉丝,欣赏薛居正的才华,直接开了后门,这回好了,科举您也不用参加了,直接来朝廷报到吧。
就这么着,薛居正的人生柳暗花明,成功入仕。
对薛居正来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个新开始。
这个世界上有才能,有才华的人,是很多的。
公园里五六十岁打乒乓球的老人,年轻时如果能参加比赛,搞不好就能勇夺金牌,成为职业选手。
每天在城市里穿行的出租车司机,当年也有驰骋赛道,征服巴音布鲁克的梦想。
如果每个人都有实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但绝大多数人都成为了芸芸众生的原因,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多的人,缺少一个机会。
或者说,是运气问题。
孔子是古今第一大贤,尚且一生困顿,姜子牙其智近妖,为了求职也不得不天天到渭水打卡。
(命运无常)
这俩人有能力的都算是盖了冒了,但他们同样不得不向命运低头。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的脚密密麻麻,足有上百只,但比起速度,却跑不过一只脚也没有的蛇。
雄鸡的翅膀看起来很有力量,但论起飞翔,它却飞不过身形单薄的乌鸦。
千里马可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但如果没有人骑着它,它也只能慢悠悠的吃草。
而纵然人有冲天的志向,有远大的抱负,如果你没有机会,一切也只能是南柯一梦,镜花水月。
这么看来的话,薛居正其人,是幸运的。
有多少人还在寒窗苦读,还在怀才不遇,还在科举场上苦苦挣扎,然而薛居正已经被命运女神所眷顾,让他早早步入了仕途。
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很宝贵的机会,然而他想象不到的是,机会虽然是来了,但是世道却跟着变了。
他在后唐还没来得及施展抱负,后唐就灭亡了。
(风云乱世)
没办法,他只能调整心态,打算在新公司后晋重新开始,实现自己的理想。
然而,后晋同样是一个短命政权,薛居正上班没多久,后晋又灭亡了,他只好再次收拾行李,就职后汉王朝。
这回,薛居正没有傻乎乎的一来到新单位就努力工作,而是保持观望状态,他要看一看,后汉到底有没有实力给自己稳定的生活和保障。
自己也是肉体凡胎,自己的希望也是有限的,你总不能回回都“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水沟”吧?
果不其然,后汉王朝在历史舞台上没折腾两天,也领了便当,后周王朝又站上了C位。
不过,在后周工作的岁月,也是短暂的,薛居正除了感叹后周世宗柴荣的天不假年,英年早逝之外,就只剩下了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的一地鸡毛。
北宋初立,薛居正又成了北宋的大臣。
从后唐到后晋,从后晋到后汉,从后晋到后周,再从后周到北宋,如果不是他生的比较晚,没有摊上后梁王朝,这位仁兄几乎把整个五代史都贯穿了一遍。
这么多年,薛居正看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这些都是他所不能忘怀的。
(悠悠往事)
玄武楼的滔天大火,满身血污的李从珂引火自焚,远远看去,像是一场绚烂的烟花。
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屈辱,反击契丹人未果的后晋末帝石重贵的不甘和落幕。
开封城中的血腥屠戮,残暴厮杀,后汉隐帝刘承祐的变态和疯魔。
还有决战高平,励精图治,灭后蜀,征南唐,伐辽人,一生传奇,但却壮志难酬的周世宗。
世道的兴衰变化,帝王的悲欢荣辱,薛居正已经看得太多太多了。
他甚至不是一个看客,而是一个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亲历者。
《宋史》:又监修《五代史》,逾年毕,锡以器币。
所以,宋太祖赵匡胤让薛居正来修《旧五代史》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为,只有真正经历五代十国变化的薛居正,才能体会这一本厚重史书其中的辛酸曲折。
但如果仅仅把薛居正看做一个纯粹的文化人,那你可就有点低估他了。
(修史)
这位仁兄入职北宋之后发奋图强,从小小的修书人一路升职,最后居然干到了宰相。
人到晚年的薛居正,很喜欢饮酒,尽管他的人生就如幻梦一场,但他还是很喜欢那种醉生梦死的感觉。
如果你经历过很多事情,却忽然之间发现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很久,如果你得到过很多东西,却发现这些东西都已经离你而去,那么当明月高悬,夜深人静之时,你才会发现,你有多么的寂寞。
《宋史》:居正气貌瑰伟,饮酒至数斗不乱。
虽然时常饮酒,但薛居正却从来没有喝醉过,因为他坚信,这世上的孤独分很多种,有些喝点酒,吃点饭,泡个吧,呼朋引伴找来一帮好友就能派排遣,而有些,是一辈子的镌刻,骨子里的记忆,酒喝得越多,反而越清醒。
他从北宋的底层官员一路干到宰相,在宋太祖赵匡胤的手下干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皇帝对他恩宠始终不减。
太祖死,太宗立,又干了几年工作的薛居正终于身体不支,领了便当,死了。
(丹药)
薛居正的死因,十分有意思。
这位老同志晚年十分注意保养身体,时常服用民间方士的丹药,认为会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谁知道服用过量,身体中毒,很快毒发身亡。
薛居正死后仍有殊荣,得以配享太庙,还有了和历代北宋帝王一起吃冷猪肉的机会。
看来,看遍了这山山水水,生死无常的薛居正,到最后,也没能免俗。
他仍然畏惧死亡,仍然恐惧结束生命,仍然对一切未知感到迷茫和惶恐。
人的牌位做得也很小,人的墓碑做得也很小,例如骨灰盒之类大概也是小物件。
把有关逝者的一切做得那么渺小,到底是为了记住逝者,还是为了忘记逝者呢?
北宋太庙里,那一方小小的牌位镌刻着薛居正更加小小的名字,这位历经五朝的老臣风起云涌的一生就这样被封存和定格,随着天上的白云聚散,光暗明灭,隐入历史的长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