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节已踏入第14年。“双11”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当年淘宝发起的“光棍节”,到后来同系的天猫加入,GMV(商品交易总额)连年增长,更喻为成功“创造一个消费时点”,吸引各路电商平台百家争鸣,刺激内地电商行业蓬勃发展,战报大屏上的数字,一度成为电商紧盯的重点。
基数膨胀 销售增幅必然放缓
随着电商行业进入成熟期,消费者在“双11”期间成为“剁手党”,疯狂的购物方式推高GMV表现,个别时点造就的交易峰值,某种程度反映经济活动、消费能力。不过,在基数年复一年变大的前提下,GMV增速明显放缓,到底GMV还有何意义?
毕竟GMV只是代表一堆数字,百亿、千亿、万亿……在科技进步的年代,对于“双11”活动而言,GMV数字已不再是最重要的,阿里巴巴(09988)、京东(09618)早年先后决定不再公布“双11”的GMV。
如今,“双11”已不再讲求GMV的量,更多是追求整个消费环境的质,不管是平台、商家还是消费者,高质量的增长才是最重要。更重要的是,“双11”是电商平台之间的科技较量,在如此密集式、从四方八面涌入的消费者交易,操作系统、数据库、支付和物流运输需要来一场压力测试,背后的科技底蕴,相比单纯的GMV数字来更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