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黄袍加身,这事就是篡位。篡位在很多人眼中觉得不是什么好现象,这是基于现在的眼光看问题。赵匡胤篡位之后有没有受到指责呢?答案是肯定,但指责的声音较小较少,很快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现代人很少看到有关指责赵匡胤的记载了。
篡位不重要,关键看赵匡胤之后的施政
对宋王朝的创立者赵匡胤来说,摆在他面前的是要解决绝大多数人的观念,让全国上下不要集中在是否篡位这样的问题之上,将他们的目光吸引到王朝统一问题和经济建设问题之上,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一、五代时期篡位习以为常,赵匡胤只是其中之一。
赵匡胤
其实当时皇帝这个职位不好做,随时有丢命的危险,不过赵匡胤早就想好了一系列的对策。
赵匡胤在扭扭捏捏中登上了帝位,在当时很多民众看来,篡位已经习以为常,人们只是默默地看着赵匡胤怎么做。
二、善待周恭帝柴宗训及其后周的一众大臣,一改历朝陋习。
赵匡胤兵变过程之中,一反过去王朝血腥镇压的常态,而是平和的对待后周皇室及其大臣。整个兵变过程之中,真正被杀的大将是韩通,还没有来得及召集军队就被下属斩杀了。
由此看来,京城之中拥护赵匡胤的军队将领占据了绝大多数,而拥护后周周恭帝的人却非常之少。
柴宗训
赵匡胤对待周恭帝柴宗训及其周世宗柴荣的后代并没有明面上下手,将柴宗训降封为郑王,应该是软禁在了封地。开宝六年(973年),20岁的柴宗训死在了房州,根据史料记载推断,当时应该时刻处于赵匡胤的监视之中。另外,柴荣的其他几个儿子也不见踪影,被杀或者改姓而已。
至于朝中大臣,赵匡胤继续沿用,大部分权力收归自己的亲信。对于那些曾经的权力中心的后周大臣也是一步步地移出权力核心。
赵匡胤颠覆了民众和大臣的观念,后周皇室他不杀,给予王级待遇,后周大臣继续使用,保持政权的稳定性。
三、王朝统一凝聚民心。
五代十国,割据纷争,更替频繁,最受苦的自然是广大老百姓。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年)建宋取代后周、建隆四年(963年)荆南(南平)高继冲归降北宋、建隆四年(963年)北宋兼并武平(今湖南境内的武平军节度使)、乾德四年(966年)灭后蜀孟昶、开宝四年(971年)灭南汉、开宝八年(975年)灭南唐。
除了山西中北部的北汉小政权和幽云十六州之外,赵匡胤基本恢复了中原王朝统治的传统区域。消灭南唐之后,赵匡胤还积极准备消灭北汉,收回幽云十六州。
赵匡胤的统一战争凝聚了民心,消除了战乱纷争的年代,很多区域重新归于和平,迎来了发展时期。这么一位皇帝,估计后世也很少有民众诟病了。
四、杯酒释兵权和文人执政。
赵匡胤登基之后,兵变的主要将领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等都被授予节度使的称号。北宋初期的军事构成和唐朝中后期以及五代的差不多,如果北宋想要长治久安必须做出改变。
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迅速镇压了拥护后周的李重进、李筠叛乱,于是转而针对参与兵变的主要将领们。
石守信
杯酒释兵权不是那么容易的,结成姻亲关系后,这些将领们都专心享受生活,不再担心被杀而发生变乱。
赵匡胤重用文人,让很多文人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王朝权力核心基本将武将排除在外了。文人们在北宋时期得到重用,并成为国策,这对文人的影响很大,基本上对赵匡胤都抱持着尊重的观念。
五、北宋、南宋国祚长久,指责反对赵匡胤的声音没有生存的土壤。
赵匡胤篡位取代后周,肯定有反对和指责的声音,在北宋建立之初应该非常之多。毕竟后周周世宗柴荣创立的基业摆在那儿,也有一大批后周的支持者。赵匡胤的施政将这些反对指责的人群降到了最低程度。
再者,北宋享国167年,南宋享国152年,综合国祚319年,比唐朝还要长久。北宋建立统一王朝之后,经济繁荣,经济发展程度远高于唐朝时期;文化繁荣,唐宋八大家之中有六位是北宋时期的文人,有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这一切都得益于赵匡胤建立统一王朝,那些反对指责赵匡胤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人们更看重宋王朝的创立者赵匡胤,而不是只盯着赵匡胤是一个篡位者了。
篡位不是大问题,关键是执政之后能够使得王朝繁荣,赢得绝大多数民众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