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江西省水产学会组织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高安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站等有关专家在宜春市高安市嘉诚特种泥鳅养殖基地召开观摩测产会,针对项目组培育的“鄱鳅1号”鄱阳湖泥鳅的繁殖力、生长速度、抗病率等指标进行现场测产。
经专家组查阅原始数据、实地测产,听取项目组汇报并质询,测产结果表明“鄱鳅1号”泥鳅新品系F4代受精率、孵化率、苗种成活率、生长速度等相比基础群体提高20%以上,已取得技术上的较大突破。
泥鳅素有“水中人参”美称,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同时鳅鳝产业也是江西省百亿名特优水产产业之一。
但是近年来,随着外地泥鳅的大量养殖,本土泥鳅养殖越来越少,野生泥鳅种质资源也受到影响。
为了保护本土泥鳅种质资源,在江西省科技厅“泥鳅优良品种创制与健康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232BBF60012)和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JXARS-10)等项目支持下,南昌大学、南昌市农业科学院、高安市嘉诚特种泥鳅养殖基地等单位联合开展了鄱阳湖泥鳅人工繁育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张金保说,本次测产会取得较好结果,是科研人员长期扎根基层的体现。项目团队以产业振兴为目标,实实在在帮助企业开创“适销对路、优质优价、丰产丰收、助农增收”的新局面。
“大量杂交泥鳅品种的推广导致相关本土泥鳅遗传基础越来越狭窄,本土泥鳅的生存存在生态危机,影响了生物多样性,急需从地方品种、野生种种质中,以传统选育和分子选育相结合的方法挖掘优异基因,用于泥鳅育种。”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洪一江教授说。
据悉,在南昌大学主持下,将引领和带动高安市等地泥鳅生产重点县(市、区)加入原种保卫战,拓宽搜集种质资源渠道,进一步提高该省泥鳅种业自主可控水平,促进水产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