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财经 一点灵犀/从劳动经济学看生育率下降

一点灵犀/从劳动经济学看生育率下降

一点灵犀/从劳动经济学看生育率下降

2023年诺奖颁奖季收官,期间新增4位女性获奖者,这也是自2009年以来,女性占比最高的一届。在此其中,克劳迪娅.戈尔丁独揽经济学奖,其重要研究成果是—“在现代职业里,女性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方能取得相同成就”。这一颁奖结果多少反映出诺奖“风向”的转变,不排除未来女性获奖比例将显著上升。

诺贝尔奖被讽刺为“性别不平等奖”由来已久,自1901年至2023年,诺奖共904次授予男性,61次授予女性,后者占比仅6%。分奖项来看,物理学奖的女性获奖者比例为2%,为全系最低;经济学奖与化学奖“略胜一筹”,占比分别为3%和4%。当然,过去男女受教育水平严重失衡,造成职场成就的悬殊差距可以理解,但如今女性在各个行业崭露头角,诺奖急需做出“政治正确”表态。

针对职场中的不平等,作为劳动经济学专家,戈尔丁将性别薪资差距归因为“贪婪工作”现象。即那些醉心于“996”(朝九晚九工作、每周工作六天)的员工更讨雇主欢心、更易获得晋升机会,自然也能赚到更多的钱。但社会赋予的家庭责任更多落在女性身上,女人要为家庭付出更多时间精力,无形中被剥夺了发展个人事业的机会窗口。反映在现实案例中,戈尔丁发现,男女之间的收入差距出现明显变化,通常发生在女性生育后的一两年。也就是说,生育几乎必然对女性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形成所谓的“生育惩罚”。她呼吁要从社会和制度上做出改变,实现更多的性别平等。

职业女性不婚不育增加

戈尔丁所描述的情形在内地职场相当普遍,遗憾的是,劳动经济学在中国属于“冷门”领域,从事就业歧视研究的学者更是少之又少,但其衍生出来的社会问题已是“房间中的大象”,最典型的就是人口出生率的快速下降。

由于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选择晚婚晚育,甚至是不婚不育,中国人口结构面临巨大挑战。数据显示,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从2017年调查的1.76个降至2019年的1.73个,2021年更跌到1.64个。与此同时,中国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由2015年的6.1%上升至2020年的10%。在此背景下,中国老龄化程度急速深化。拿中国与德国相比较,德国从深度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占比14%)到超老龄化(20%)用了36年的时间;中国预计只需要9年时间。

瑞典育儿假 鼓励父母共同带娃

那么,应该如何挽回出生率的下滑呢?瑞典可以作为一个重要参考。该国近年来的生育率维持在1.9,几乎是欧洲国家中最高的。瑞典的生育政策鼓励夫妇双方参与育儿,是世界上首个用父母育儿假取代产假的国家。目前,瑞典父母可以一起获得480天的带薪育儿假,当中父母双方各享有90天不能转让给对方的育儿假,这主要是为了确保父母共同承担育儿责任。

此外,疫情期间的美国经验也值得借鉴。2021年,美国出生约366万个婴儿,这是2014年以来出生人口首次出现增加。在25岁及以上的女性群体中,各个年龄组的生育率都有所上升。专家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政府的现金补贴减轻了家庭的生活负担,激发了生娃冲动;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实行的“灵活工作制”,也缓解了带娃的压力。

尤记得,7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曾私下宴请多名中国女性经济学家,彼时引发网络热议,但多少有些“失焦”。据当事人之后透露,耶伦还与大家讨论了生育对中国女性职业的影响,也算是在劳动经济学的范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一点灵犀/从劳动经济学看生育率下降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一点灵犀/从劳动经济学看生育率下降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一点灵犀/从劳动经济学看生育率下降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