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山东一位老母亲将自己亲手缝制的棉鞋拿给了自家儿子,这个儿子见母亲一番心意,便开心地试了起来,却发现鞋帮不太对劲,居然写着“永乐”二字。
孙洪林便急忙问起了老母亲,“你给我缝制棉鞋用的鞋帮是哪里来的?”
老母亲不由得称奇,就说“不就是你爹放在床头柜里的那本破书呗!”她一边放下棉鞋,随后走到床头拿出抽屉,翻出了那本古书,继续说道:
“这本书的年头是有些了,你爹说从你太爷爷那一辈就已经有了”。
孙洪林联想到了鞋帮里的“永乐”二字,便拿起书仔细翻看了起来。要说这孙洪林,虽然家境并不优渥,但平日里还喜欢钻研些历史,倒颇有几分文化。
他翻了又翻,却发现自家的这本古书似乎有点非比寻常,颇和传说中已经失传了数百年的《永乐大典》有几分相似。
孙洪林越想越是心惊,也想解开心中的谜团,便拿着这本古书赶到了城里,托人寻到了文管所的专家,请求帮忙鉴定。
没想到,当文管所的工作人员看到这本古书后,同样觉得不可思议,明明从材质上看应该是明代时期的古籍,但却不敢下结论。不得已,只能向上级报告,邀请了更多专家一同品鉴。
数日后,古籍专家们齐聚一堂,他们将这本古籍研究了好几番,从古籍的书衣、书背、内容等入手,一致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永乐大典》。
很快,这个消息传遍了当地,有文物贩子直接上门找到了孙洪林母子,开出了数万块的价格,可惜孙家母子却不为所动。在他们俩看来,这本古籍另有它的归宿。
那么,《永乐大典》究竟珍贵在何处呢?
在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宣了当时名闻天下的大学士解缙进宫,并下达了一道命令:要求解缙招揽一批有能力的文臣,去编著一本涵盖了当时天下所有经史子集、名人著作的书籍”,希望能尽可能涵盖古人传承下来的知识。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解缙组建了一支多达100多人的编修团队,然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编成了此书的初稿,还取名文《文献大成》。可惜朱棣在粗略地看了一些部分后,觉得收录得不够详尽,解释不够齐全,要求他们重新进行修撰。
大概是朱棣觉得准备不够充分,便改命姚光孝为编辑主持,解缙为监修,同时组建了更大规模的团队,据说足足有两千余人。
经过这些人没日没夜地努力,他们足足用了五年,最终完成了这本鸿篇巨著。这一次,朱棣看完后非常满意,亲自给这套著作取了个名字,也就是后世流传的《永樂大典》。、
据历史记载,《永樂大典》共有22877卷,全书多达3.7亿字,从经史子集到天文地理,从阴阳术数到技术工艺,从医术艺术到琴棋书画,几乎是包容万象,堪称是华夏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大宝库。
可惜的是,朱棣虽然要求编撰《永乐大典》,但他的目的却并不是将其作为文化教育的经典传承下去,而只是抄录了一个副本,名为“永乐正本”。
据记载,这两套书一直放在深宫之中,等到朱棣去世后被作为随葬品放在陵墓之中。只是,由于年代已久,就连考古界也不确定《永樂大典》是否仍存在于世。
想来也是如此,在专家们看到这本古籍时难以置信,毕竟就算这本书不是正本,而只是《永樂大典》副本,那也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永乐大典》。
前文提到,孙家母子觉得此书另有归宿,拒绝了文物贩子的上门求购,他们又意欲何为呢?
原来,孙洪林二人在听闻此书的学术价值后,觉得将这本书捐献出去才是让这本书发挥出他应有的价值,便主动上交给了国家。
其实,《永乐大典》所记录的知识虽然已经是浩如烟海了,但华夏民族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历史却又不止于此。我想,正是这样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明,才是我们中国人最该自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