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东晋名士,拼命从司马睿手下救王导,最后却因王导而死,谁的错?

东晋名士,拼命从司马睿手下救王导,最后却因王导而死,谁的错?

王敦之乱中,一个人备受考验,他就是王敦的堂弟王导,江东士族领袖。

王导

王敦起兵之后,当即被晋元帝司马睿定为大逆,也就是谋反之罪。我们知道,谋反基本上是要被夷三族的。

所以,当时的琅琊王氏族人面临着生死存亡。如何应对?显然,逃亡是第一选择!如王含,王敦的亲哥,就南逃武昌,王敦的起兵之地。那么,作为堂弟的王导,该何以自处呢?

王导被温峤称为“江左夷吾”,就是江东的管仲(夷吾是管仲的字,春秋时期齐国一代名相),他的治国理念就是“镇之以静,群情自安”,而他在处理自己生死的事情上竟然也是镇定自若,处变不惊。

当然,事后,他也承认,也曾动过小心思,想要逃离建康,但他还是留了下来,每天早晨带着二十几个族人,来到台城(皇宫)外待罪等死。

王导一定不怕死吗?非也,我想他是赌一把,一方面赌他在江东的威望,许多人应该会为他求情,另一方面赌晋元帝的性格或实力,未必会杀他。

那么,既然是赌,就是没有十分把握,心里也总是惴惴不安的吧!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在王导跪在宫门外时,恰巧碰到进宫的周顗(yi)周伯仁,王导急忙拉住他说:“伯仁,我全族上百口人,就全靠你啦!”。

周伯仁

这个周顗,字伯仁,少年得志,能言善辩,年轻时已经名重天下,连王敦见了他之后,也被他的气场震慑,面红耳赤,即使大冬天,也要用手扇之。

这样一个人,喜欢喝酒,酒量惊人,曾经还喝死过人,又不喜欢具体事务,所以,在他担任仆射(puye)(副部长一级)时,基本不理政务,常常喝酒,三日不醒,因此被时人称为“三日仆射”,后来意指酗酒之人。

虽然如此,但人家毕竟有才,所以,仍然为元帝所用。他和王导也素来交好,曾经王导头枕周顗的腿,指着周顗的肚子问里面何物,周顗答空洞无物,可以装下几百个王导。一对好基友啊!

王导、周顗等聚会喝酒

但那天却不知何故,王导求他之时,他竟然毫不理睬,径自入宫。

等到出宫之时,已经烂醉不已,还是没有理睬王导,反而嚷嚷着说要杀尽逆贼,得个大官当当。

当然,王导也没死,晋元帝后来赦免了他。

但周顗的表现却深深地刺痛了王导。

王敦第一次叛乱,教训了元帝司马睿之后,独揽大权,在官员任免问题上咨询王导:“周伯仁和戴渊两人,是当今名士,让他们做个司空、司马或者司徒什么的,一点都没问题吧?”。

王导沉默不语。

王导沉默不语。

“如果不做三司之职,做个仆射?”王敦接着问。

“如果都不行,那就杀了他们吧!”王敦说道。

王导还是沉默不语。估计周伯仁那天的表现让王导实在无法释怀。

后来,周伯仁和戴渊果然被王敦所杀。

伯仁被杀

王导事后翻阅过去的奏章时,才发现原来周伯仁曾竭尽全力劝说晋元帝放弃诛杀王导的想法,那天入宫后,他也是据理力争,全力阻止司马睿,维护王导。

王导不禁悲从中来:“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王导自从宫门待罪之后不找周顗沟通,可以理解,周顗在王敦叛乱之时,或许不能直言相告王导,也可以理解,但事后,为何与王导毫无沟通呢?奇怪啊!

或许,一方面他是清雅之士,解救朋友,在其心中,似乎不值一提,另一方面或许周伯仁认为朋友归朋友,但政见归政见,那时,他对王敦的所作所为应该是非常不齿的,而王导毕竟是王敦的堂弟,想想沟通无益啊!

而王导或许也不完全是因为周伯仁未出手相救而耿耿于怀,而是考虑到留下这位名望甚高而政见不同者,未来对王氏家族不会有利,才会痛下杀手的!

真是世事变幻,神鬼莫测啊!一生白首期可待,只是未到利益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江东,名士,司马睿,周顗,堂弟,沟通,仆射,伯仁,王敦之乱,晋元帝,观点评论,司马睿,王敦,伯仁,周伯仁,王导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江东,名士,司马睿,周顗,堂弟,沟通,仆射,伯仁,王敦之乱,晋元帝,观点评论,司马睿,王敦,伯仁,周伯仁,王导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江东,名士,司马睿,周顗,堂弟,沟通,仆射,伯仁,王敦之乱,晋元帝,观点评论,司马睿,王敦,伯仁,周伯仁,王导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