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年号洪武,国号大明。从称帝那一刻起,朱元璋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朱家天下千秋万代。朱元璋除了“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外,他把目光投向了宦官(太监)。
朱元璋坚信宦官是造成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吾见史传所书,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蠹,不可拯救,未尝不为之惋叹。”几乎在坐上龙椅的同一时刻,朱元璋就制定了限制宦官擅权的一系列制度。
比如不允许宦官兼外臣文武衔、不可读书识字、官阶不得超四品。朱元璋还是不放心,他命人铸造了一块铁牌,悬挂在宫内显眼处,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同时,朱元璋要求官府任何公文不得让宦官插手,“敕诸司不得与文移往来。”
朱元璋在位期间,宦官头顶乌云密布,个个谨小慎微。洪武四年五月,有一个老资格的宦官在闲暇之余谈论朝政,朱元璋获悉后当天就将他打发出宫,而且永不叙用。然而,朱元璋如此防备宦官,结果大明中后期换管理擅权现象层出不穷,一个又一个臭名昭著的宦官出现。
事实上,当朱棣迁都北京后,明廷对宦官态度有了一丝微妙的改变。尽管朱棣修建的北京城皇宫被南京城皇宫规模更大,但是形制还是延续了南京皇宫,可朱元璋那块禁止宦官干预朝政的铁牌消失了。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说法也悄悄发生了改变,成为了“内臣不得擅自做主。”朱棣难得不知道宦官一旦擅权,后果不堪设想,他到底在想啥?之所以这样,还得从“靖难之役”说起。
朱棣能够夺取帝位,跟建文一朝的宦官有莫大关联。依靠宦官传递的消息,朱棣得以掌握朱允炆的一举一动。当朱棣围攻南京城时,又与宫内宦官里应外合,最终取得了胜利。朱棣对宦官有多信任?郑和下西洋就是最好的说明,可也由此埋下了灭亡的祸根。
朱棣为宦官打开了一道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明宣宗时期,皇宫内设置了“内书堂”。通俗来说,“内书堂”就是专门培训宦官的学校,它隶属司礼监管理,最高负责人为提督太监。从内书堂走出了的宦官往往拥有较高的学识,比如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冯保,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内书堂”的存在仿佛打开了祸乱大明的潘多拉盒子,从此宦官们肆无忌惮地祸乱朝纲,一个个作恶多端的大太监争相出现,大明灭亡祸根由此埋下。朱元璋可能万万没想到,自己制定的看似坚不可摧祖制,朱棣轻易就将其打破。
参考资料:《明太祖实录》、《明朝宦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