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大地上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政权的更迭,其中也涌现出了四百位左右的皇帝,其数量不可谓不多,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其中文治武功的最佳代表之一。
但令人奇怪的是,如此强大的唐朝,如此英明的帝王,却在对高丽的战斗中显现出并不顺利的态势,其中原因又是为何呢?
1、高句丽在隋朝时期已经相当强大
与我们想象中的边陲小国不同,事实上,在隋唐时期,高句丽的整体国力虽然不及后来将其灭亡的唐朝,但也绝非一个弱小的政权。
从公元前三十七年立国开始,到后来被唐朝灭亡,高句丽在历史上一共存在了长达七百年左右,若非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支撑,是必然不可能做到这点的。从高句丽建立之初,它就展现出较为强烈的进攻性,与当时位于东北的扶余政权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随着汉朝的灭亡以及中原地区陷入内乱之中,尤其是在元嘉之乱后,高句丽多次趁机侵略中国,将原先汉朝在东北及朝鲜地区设立的玄菟、乐浪二郡完全占领,辽水以东几乎都成了它的地盘。
当然,高句丽在这一过程中也并非毫无损失,如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便在高句丽背叛了二者的联盟后,将其当时的都城摧毁,直到七十年后这座城市才重新被修建起来。
虽然之后高句丽内部出现了政治斗争,再加上新罗与百济两国的联军,导致高句丽的国力相比之前来说有所下降,但从整体来看,它在当时的中国东北地区仍然是一股相当强大的势力。也正是这一时候,它与隋朝之间的战争开始了。
因此,直到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走向灭亡、唐朝建立,高句丽在东北地区仍然发挥着主导地位,并非弹指可灭的弱小政权。
2、高句丽本身的国力较为强大
在高句丽建国之初,它的疆域仅仅局限于浑江与鸭绿江中游的一小片土地之上,并且政治环境极为险恶,汉朝、扶余、沃沮、新罗都是其敌人。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高句丽不仅成功存活了下来,并且将这些敌人一一击垮,建立了自己在当地的霸权。
在北魏初期,中国史书上对于高句丽的记载尚且还是“土国薄塉,蚕农不足以自供故其人节饮食”,但到了隋朝时期,高句丽内部已经出现较为完备的土地纳税制度,这说明当地已经有着足够的粮食来支撑一个纳税体系的运行。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句丽的政权结构也是由农耕与游牧两种组成。高句丽人普遍将骑马射箭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果下马,便登山”,掌握着强大的骑射技能,为培养强大的骑兵创造了环境,也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进攻能力。
前文已经说到,由于高句丽立国之初所面对的政治环境极为险恶,稍有不慎便是被灭国的下场,这使其从一开始就沾染上了深深尚武之风。
不同民族之间在相处之时固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社会矛盾,但不同民族的长处也得以吸收融合,并最终共同构成了强大一时的高句丽。
1、高句丽与唐朝之间的关系已经势同水火
在唐朝建立后,高句丽虽然在表面上对唐朝表示臣服,但在暗地里,它却一直打破东亚地区以中国为主导与核心的朝贡贸易体系。尤其是对于南方的新罗与百济两国,它更是一直怀有强烈的野心,始终试图将它们吞并。
在盖苏文发动政变、执掌高句丽的朝政大权后,高句丽对于唐朝的态度也愈发变得具有挑衅意味,两国之间的关系已不再仅仅只是单纯的附属国与宗主国。
另外,如果追根溯源、探讨朝鲜半岛地区的历史,其实说朝鲜半岛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也并不过分。作为朝鲜半岛地区的第一个政权,箕子朝鲜的建立者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前往建立,其文化核心从一开始就与中国是相连通的,此后箕子朝鲜也正式接受过来自周王朝的封号,名义上为其治下爱的诸侯国。
2、唐朝对于高句丽的进攻可谓势如破竹
在唐朝制止高句丽对于新罗百济两国的进攻,但后者却仍然置若罔闻之后,唐朝在李世民的带领下悍然发动了对于高句丽的战争。一方面,相比于隋朝来说,此时的唐朝在经过李世民多年的励精图治之后,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当繁荣安定的地步。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李世民除了在内政方面成绩斐然外,在军事方面也无比过人,甚至在将星如云的唐初也足以排进前列。
而当时之所以会出现无法攻克高句丽的情况,既是高句丽本身顽强的抵抗所致,但更多则是因为李世民更为明智地采取了分波放血以消耗高句丽国力的战术,这绝非是实力不足。
三、总结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东北地区的地方政权,高句丽虽然已经是相当强大,但与在李世民的领导下的唐朝相比,它却仍然是远远不足。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并非高句丽本身太弱,而是唐朝实在太强,这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