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了彻底解决元朝的残余势力,一劳永逸,曾先后五次亲征,甚至就连自己都死在了北伐的路上,致使蒙古势力进一削弱,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
但为什么短短的二十多年双方的实力就此消彼长,甚至就连明朝的皇帝也被人家俘虏,造成了奇耻大辱?
朱棣死后,仁、宣两位皇帝,励精图治,合力开创了“仁宣之治”,他们重视内政,休养生息,将明朝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可不得不说,他俩在武略中的能力,要远远逊于文治。他俩在对外交往上,都不好武功,采取的都是外交收缩,他们放弃了对蒙古军事上的征伐政策,而是采取了相对温和的外交手段或经济手段,维系着与蒙古的朝贡关系。
战争少了,军队的经验就会少,太平盛世久了,皇帝们对于边防便不再关心。
回到龙兴之地的蒙古,内部逐渐分裂为鞑靼和瓦剌等部,他们为了争夺蒙古汗位,频繁争战,势力各有消长。
仁宣两朝的蒙古还只顾内讧,无暇顾及明朝。可惜随后瓦剌崛起,他们不断的扩张,对明朝形成了威胁。
而这个时候,大明王朝在位的是英宗皇帝朱祁镇,掌管朝政的是司礼监太监王振,结局可想而知。
在实力的此消彼长中,土木堡之变这样大明皇帝被生擒的悲剧,不可避免的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