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是一个被当成是门神的人,长得黑,脾气臭,怎么配得上公主?李世民这么安排,妥妥的就是在“套路”尉迟恭。
这件事发生在公元640年,当时的李世民已经42岁了,而尉迟恭呢?比李世民还要大十几岁,可李世民提出来要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尉迟恭。
按照年龄差距来看,尉迟恭都算是爷爷辈份的人了,这难道是李世民秀逗了,还是尉迟恭太优秀了,还是李世民的小女儿就喜欢这一口?
都不是,这仅仅是君臣间的一场博弈而已。
尉迟恭的发迹之路
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作为骨干,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李世民率军东征西讨,俨然大唐军队已经有了问鼎天下的实力。
之后随着秦琼、程咬金等人的加入,李唐军队如虎添翼,完成升级。
尉迟恭在当时还不是李世民手下的一员,他当时是刘武周手下的大将。当时尉迟恭风头正盛,一路率军打到了潼关前,李渊便安排李世民与秦叔宝前去抵挡尉迟恭。
秦叔宝在阵前与尉迟恭对战,有名的“三鞭换两锏”便是这时候发生的。经此一役,李世民打败了刘武周部,还顺便收服了尉迟恭这位大将。
当时的尉迟恭在地位上,根本比不过秦琼、程咬金等人。
尉迟恭想,要不挑一场硬仗打一打,咱老黑什么时候才能翻得过身来?在当时,秦王李世民虽然与李建成搞得不太愉快,但总体来说,李世民还是比较顾及兄弟情分,不愿意和李建成因为太子之事而大打出手。
尉迟恭等人虽然心里不忿,但也不好说什么。
之后,太子府的人拉着一车的金银财宝,找到尉迟恭,要收买他,为太子府效力。不得不说,李建成的算盘还真就打错了。尉迟恭直接拒绝了他们,并且还把消息告诉了李世民。
这件事也让李建成兄弟俩竞争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后再太子府传来消息,他们想要在长安近郊的昆明池,提前设伏,趁机杀死李世民。
而李世民还一直在顾及手足的情分,不愿意先动手,俗话说得好,惹不起躲得起。尉迟恭随即跳出来,对着李世民说:“您要么就先动手,要么就允许我先逃走,等到别人来杀我的时候,再想要逃,就晚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也就坚定了李世民的决心。
尉迟恭一战成名
公元626年,李世民告发李建成与李元吉,李渊表示要召集二人前来问话。第二天,李世民提前买通了玄武门的守卫常何,然后提前进入了玄武门,等待着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到来。
李建成与李元吉进入玄武门之后,走着走着感觉不对,然后便想着往回跑,李世民率军从后面杀了过来。面对着李建成与李元吉,手下大将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处理,竟然眼睁睁地看着李元吉向李世民射了三箭。
李世民一箭射杀李建成,才惊醒了将士们,李元吉趁乱逃脱,后被尉迟恭一箭射死。双方的军队交战在一起,太子府的人也在拼命赶来。
尉迟恭便将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头颅砍下,众人见到,才停下拼杀。
随后,尉迟恭披甲执锐,冲入了宫中对李渊说:“太子齐王谋反,已经被秦王所杀,我受秦王之命,前来保护皇上安全”。
然后尉迟恭还奏请李渊,写下诏书,令各路人马皆听秦王调遣。
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的表现堪称完美且积极。要知道,单单带兵器闯入皇宫这一项就是死罪,更别提杀害皇子了。但也从侧面验证了这份功劳的含金量。
尉迟恭“飘了”
玄武门之变发生两个月之后,李渊便主动禅位,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李世民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皇位之后,封上功臣是少不了的。
尉迟恭被封为右武候大将军,赐予鄂国公的爵位。除了那一千三白户封赏之外,还另外将齐王府的钱财府邸全部赐给了他。
当然,齐王夫人杨氏还是被李世民留下了。
尉迟恭这一战算是奠定了武将一哥的地位。第一档封赏的那五个人中,就尉迟恭一个人是武将,成为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官越做越大,职位越来越高,权力也越来越大。在那种情况下,当官就不再是靠实力了,而是靠情商,情商不高的人,注定会是一个悲剧。
权力大,人缘好,赢得上下一致好评的人,那必然是走得最快的人。在封建社会,皇帝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朝堂之上,大臣们彼此和睦。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尉迟恭虽然是个粗人,但情商很高。他在想,自己已经位极人臣,再不搞点事情,就要被皇帝搞了。有兵权,有文职,如果
尉迟恭看起来好像是飘了,没事经常打一打长孙无忌的小报告,除了他之外,连房玄龄、杜如晦都没有躲得过去。
他的用意很简单,就是以此来告诉李世民,你看啊,我和他们关系不好,可不会联起手来架空你的,而李世民呢,对于尉迟恭的操作,仅仅是敷衍了事。
毕竟,长孙无忌也好,房玄龄与杜如晦也罢,他们都是陪着李世民打天下的能臣,做事方面自然滴水不漏,尉迟恭所谓的举报,也仅仅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李世民也能看得出来,对此也不置可否。
尉迟恭一看,自己还是道行太浅,于是便开始加大火候。功臣自污从来都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尉迟恭之后便愈发骄纵起来,经常与长孙无忌等人发生摩擦,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因此,与尉迟恭交好的人便少了起来。
尉迟恭殴打李道宗,触碰了高压线
时间久了,连李世民都搞不懂,到底尉迟恭是真的飘了,还是在自污以证明忠心。反而有点拿不准了。
公元632年,李世民邀请众位臣子到庆善宫举行宴会,庆善宫本是李世民出生的地方,应邀前来的无非是一些宗室兄弟,还有那些和他打天下的功臣。来此吃饭饮酒,就和我们现在的“茶话会”差不多。
原本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尉迟恭来了之后,第一眼便看到了坐在首位的任城王李道宗了。李道宗本就是宗室之人,是李世民的堂弟,自然有皇权加成,而且也为了大唐立下了不少功劳,堪比李绩、薛万彻等名将。
这本就是家宴,或许是为了表示尊重,让李道宗坐到了首位。结果尉迟恭见到之后,非常不爽。张嘴便说道:“你小子有什么功劳,竟然敢坐到老子的上面”。
李道宗还想着解释,结果便被尉迟恭一拳打在了眼眶上,成了个乌眼青。这一动手,性质就变了,而且还是全程在李世民面前,这让李世民很没有面子。
好好的一场宴会,搞了个鸡飞狗跳,李世民有点生气,但还是忍住没有发作。并且在私下,约谈了尉迟恭一次。
李世民约谈尉迟恭
李世民对尉迟恭说:“我过去对汉高祖诛杀功臣一事,一直有点想不通。因此当我坐上皇帝之后,就想着与众位共享富贵,子子孙孙延绵不绝下去。但你今天的确是做得有点过分了,不光是今天,你去人事部门查查,你的不良记录有多少?“
你老哥的表现让我想起,汉高祖诛杀韩信、烹杀彭越也不能单纯责怪汉高祖,他们俩也有很大的责任。
这句话说出来后,尉迟恭也明白了。没有人可以逾越皇权,再大的功劳也不行。而仅仅是殴打了下李道宗,就碰到了李世民的高压线。他一身大功,而且也没有谋反之心,尉迟恭心里有点失落。
尉迟恭明白了,以后只要把握在这个度以内,就不会有生命危险。
尉迟恭收敛了,反而让李世民又有点打鼓。这老黑到底是真的想悔改了,还是说他又有其他的想法。尉迟恭之前也得罪了不少人,不时还有尉迟恭想要谋反的消息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这让李世民心里有点慌。
找了个机会,李世民便又约尉迟恭聊天,唠着唠着突然就说要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他。尉迟恭一听,这不是开玩笑吗?他自己比李世民都大了十几岁,都能当李世民小女儿爷爷了。
皇帝家的公主虽然多,但也没必要这么浪费名额吧,于是赶忙拒绝。声称自己已经老迈,况且自己家里有糟糠之妻,情分日久,不忍心割舍。
公主下嫁,必然得居于正位,而这样必然会委屈了糟糠之妻。自古以来,富贵不易妻,着实不便,还请皇帝收回成命。顺势以自己年老为由,请求解甲归田,以享天伦之乐。
李世民就坡下驴,应允了尉迟恭的请求。自此尉迟恭便回归乡里,深居家中,据说还迷上了炼丹与长生不老。
起初李世民还是找人监视了尉迟恭一番,但几经调查下来,尉迟恭常年如此,也就放了心。于是,尉迟恭又多活了十六年,落了个寿终正寝。
名为赐婚,实乃君臣博弈。
明晃晃的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一般,治天下的过程中,这些大功臣就像是一座座的大山。天下早已安定,这些功臣都是能征善战之辈,留着就成了不稳定的因素。
尉迟恭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便以自污来证明自己的忠心。可他仅仅是殴打了李道宗,便触碰到了李世民的高压线,让他心里有些失落,也有了就此退出的打算。
李世民赐婚,实际就是对尉迟恭的一种试探。即便是殴打李道宗,也仅仅是同僚们之间的事情。但如果尉迟恭以老迈之躯,胆敢接受李世民的赐婚。那就是将皇权不放在眼里了,只要是尉迟恭胆敢接受,那必死无疑。
尉迟恭面对李世民挖的坑,一来他确实没有那样的想法。尉迟恭忠勇,自然不会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娶一个小娃娃当老婆。不管是出于人伦,还是出于忠心,尉迟恭都会拒绝。
可李世民挖坑的行为,让尉迟恭心生寒意。今天能跨过去,谁知道哪天会一不小心掉进坑里。而且天下以定,自己也已经年迈,不如急流勇退,以保全君臣情谊。
尉迟恭主动请退,李世民就坡下驴,两个高情商的人,为这段君臣情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后记
综上可知,做人做事,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边界感。在生活中,在职场内,自己不管对老板立下了多么大的功劳,但也要记住一点,自己的富贵是别人给的。
不可居功自傲,不可功高震主,更不可以搞小团体。当然现在不会招来杀身之祸,但也意味着丢掉这份工作。
因此,个人存在的意义便是创造价值,不要因为自己创造了价值就膨胀,急流勇退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人生态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李时针的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