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徽宗统治的20多年中,最宠信的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等人,这些人都势焰熏天,被时人称为“六贼”,而蔡京便是“六贼”之首。他们互相勾结,排斥异己,广树党羽,贿赂公行,甚至公开标价卖官。当时曾有“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的歌谣,揭露蔡京等人公开卖官的行径,许多想靠行贿得官职的人都在蔡京门前等候。
蔡京,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
只要提起蔡京,就得说昏君宋徽宗赵佶,他俩像一根线拴的两只蚱蜢,难拆难分,谁也离不了谁。“元更化”时,蔡京力挺保守派司马光废免役法,获重用。绍圣初,又力挺变法派章变行免役法,继续获重用。蔡京首鼠两端,投机倒把,是个被人不齿的机会主义分子。徽宗赵佶即位,因其名声太臭,被劾削位,居杭州。
适宦官童贯搜寻书画珍奇南下,蔡京变着法儿笼络这位内廷供奉,得以重新入相。从此,赵佶像吃了他的迷魂药一样,言出必从。从此,无论蔡京如何打击异己,排斥忠良,窃弄权柄,恣为奸利,宋徽宗总是宠信有加,从不猜疑。
所以,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风潮掀起,宋徽宗虽然迫于情势,不得不降黜一下,外放一下,以抚平民意,但总是很快将其官复原职。从他登基的崇宁元年(1102年),任蔡京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起,到靖康元年(1126年)罢其官爵止,二十多年里,赵佶四次罢免了他,又四次起用了他。最后,蔡京年已八十,耳背目昏,步履蹒跚,赵佶还倚重这个老年痴呆症患者,直到自己退位。
金兵来犯,赵佶眼看大事不好,匆忙逊位,撂挑子当了太上皇,让儿子赵桓登基继位,也就是钦宗。此时弹劾蔡京的奏章如雪片飞来,其中以孙觌的上疏最为深刻全面:“自古书传所记,巨奸老恶,未有如京之甚者。太上皇屡因人言,灼见奸欺,凡四罢免,而近小人,相为唇齿,惟恐失去凭依,故营护壅蔽,既去复用,京益蹇然。自谓羽翼已成,根深蒂固,是以凶焰益张,复出为恶。倡导边隙,挑拨兵端,连起大狱,报及睚眦。怨气充塞,上干阴阳,水旱连年,赤地千里,盗贼遍野,白骨如山,人心携贰,天下解体,敌人乘虚鼓行,如入无人之境。”(据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
这份参奏的对象,与其说是蔡京,毋宁说是赵佶。赵佶作为文人,诗词一流,绘画一流,连他的书法,所创造出来的“瘦金体”也是一流。作为皇帝,却是末流。因为中国老百姓,不需要一个会画画、会写诗、会弹琴的皇帝,而是需要一个不给老百姓制造灾难的统治者。
宋徽宗用自己的行动,与奸佞之臣一起,为大宋皇室筑下一座牢笼,也为华夏民族留下千年之耻——“靖康之耻”,除康王赵构一人“泥马过江”而逃外,全家成为金人俘虏,皇室女眷更是遭受百般凌辱,酿成千年难消的人间悲剧。
靖康元年,宋钦宗颁布圣旨,除了已经在宣和七年被处死的李彦,其余五贼谁也甭想跑。就这样,王黼被贬到永州,途中被秘密处死;梁师成被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途中也被秘密赐死;朱勔被贬到循州,不久也被斩首处死。
大宋王朝一直都有不杀士大夫的传统,高级官员只有贬谪,还无赐死的先例,但是为了这几个大臣,大宋王朝可以说是开了先例,成员都被贬谪、流放,赐死了,那么,身为六贼之首的蔡京,自然要受到更高等级的对待。官方没有明确给蔡京赐死,只是流放,但是百姓是很聪明的,那就是在其充军发配的一路之上,不卖给蔡京一粒粮、一滴油、一根菜,更甭说一块烙饼、一个馒头、一个包子了。没有发通知,没有贴布告,更没有下命令,发文件,街乡市井,城镇村社,驿站旅店,庄户人家,所有的百姓表现出从来没有过得齐心,让他活生生地饿死。
饥肠饿肚的蔡京,回想当年,那山珍海味,那珍肴奇馐,现在连一口家常便饭,也吃不着了。那时候,他爱吃一种腌制食品“黄雀酢”,堆满三大间厅堂,他转世投胎一千次也吃不完,现在想闻闻那扑鼻香味也不可能了。那时候,他想吃一个包子,得若干人为之忙前忙后,现在,即使那个缕葱丝的妇女碰上他,也绝不肯将缕下的废物——一堆烂葱皮,给这个两眼翻白的饿鬼。
中国人对于贪官污吏的憎恨,是绝对一致的,再也没有比这种饿死蔡京的死法,更让大众百姓开心的了。
《大宋宣和遗事》载:蔡京最后“至潭州,作词曰:‘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翻成梦话。’遂穷饿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