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科技 外滩大会|大模型时代人机关系:人类新角色是智能机器的“牧羊人”

外滩大会|大模型时代人机关系:人类新角色是智能机器的“牧羊人”

·大语言模型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目前尚未达到尽善尽美的阶段,因此需要提前布局、未雨绸缪,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文精神结合,用人文与人性去规范、引导、守护人工智能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共同进步。

·未来AI大模型被广泛应用后最大的挑战是预防人类智力的倒退,智能的倒退必然引起人类主体性的丧失与文明的崩塌,因此必须重建大模型时代的新型人机关系,人类的新角色是智能机器的“牧羊人”,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使用和驾驭AI的能力。

9月7日,由复旦大学、上海报业集团主办,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澎湃新闻共同承办的外滩大会见解论坛“大语言模型消除人机鸿沟:人类主体性是强化还是弱化”在上海黄浦世博园C1场馆成功举办。来自计算机科学、哲学、历史和文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家共同探讨大模型时代的人机关系、硅基生命和碳基生命的未来之争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前沿,用AI学习科学原理和解决科学问题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复旦大学历来强调和重视基础研究,并将发展AI for Science作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现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复旦大学举全校之力抢抓机遇、整合力量、创新机制,争取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获得突破,增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原始创新竞争力和驱动力。除了在研发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科学家们也不断寻求和探索语言模型与人类主体的关系、人类生活与技术发展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强化人类主体性,让人与机器的交互更加自然、顺畅、愉悦,让大模型和现实世界对齐。大语言模型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福祉,因此其不仅需要足够的参数和交互的数据量,还需要赋予语言模型真正的知识、学习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更需要体现和尊重人类主体性,在大语言模型技术的探索中融入基于人类主体性的考量。

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澎湃新闻党委书记、董事长丁波。

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澎湃新闻党委书记、董事长丁波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十周年,历经十年稳步发展,上海报业集团成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报刊出版集团,也成为新媒体占比近七成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澎湃新闻作为集团孵化的重要时政思想互联网平台,传播力和影响力稳居国内主流新媒体第一阵营。当前,人工智能迎来爆发性发展,ChatGPT横空出世,成为新一轮技术创新周期开启的重要信号。积极拥抱AI,科学应用AI,是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大语言模型消除人机鸿沟:人类主体性是强化还是弱化”,这看似是一场技术维度的探讨,背后实际上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与人文意味。大语言模型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目前尚未达到尽善尽美的阶段,因此需要提前布局、未雨绸缪,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文精神结合,用人文与人性去规范、引导、守护人工智能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共同进步。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MOSS大模型负责人邱锡鹏。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MOSS大模型负责人邱锡鹏谈到了当前大模型面临的十大挑战,包括进一步扩大模型规模的架构设计、思维链能力来源、大模型的持续学习和知识来源、生成模型的共同缺陷“幻觉”、有无可衡量预训练模型有效性的任务指标、实时学习、多模态延展等。邱锡鹏表示,大模型不仅仅是工程问题,通用大模型除算力需求大外,目前依然在可信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很多挑战,需要进行重大科研攻关,解决智能涌现、复杂推理、高效架构、知识融合、学习策略等科学问题,为通用大模型的落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协-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教授段伟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协-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教授段伟文分享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人的可塑性。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一非人类智能也可能具有一般或通用的理性能力,人的心智和理性不再是实现智能和通用智能的唯一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挤出知识的水分。透过生成式人工智能这面模仿性智能的镜子,可以逼迫人类不再假装知道不知道的事情,不再表达人类没有感觉到的东西。除了人类通过观察生成式人工智能重新思考自己,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错误也可以揭示它是如何工作的,一旦它完美地模拟了人类,人类就根本无法理解它了。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肖仰华。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肖仰华认为,大模型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引擎。人类智能发展受限于缓慢的生物进化速度,其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发展具备认知能力的机器,是认知日益复杂世界的必经之路。生成式大模型成为认知智能的新底座,“涌现”出令人惊讶的“智能”,GPT4等大规模生成式语言模型在“形式上”具备了人类思维的核心能力。在大模型时代,人机交互形式统一为了自然语言,更消灭了专业语言鸿沟,机器“理解”专业语言不再存在障碍。但这也导致人机边界日益模糊,传统的图灵测试已难以胜任大模型时代的人机区分任务,这会带来重大社会治理问题,需要重建人机伦理关系、人机区分机制,规范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防止虚假与欺诈泛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应对AI对人力的替代。AIGC是一种先进生产力,发展不可阻挡,但未来AI大模型被广泛应用之后,最大的挑战是预防人类智力的倒退,智能的倒退必然引起人类主体性的丧失与文明的崩塌,因此必须重建大模型时代的新型人机关系,人类的新角色是智能机器的“牧羊人”,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使用和驾驭AI的能力。

小i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袁辉。

小i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袁辉表示,过去的人工智能技术只能在某些行业和场景中实现商业化,而大模型的核心意义在于它有能力在同一时间推动所有行业全线爆发。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大模型,人类在既定程序中循环,人类最大的威胁不是人类本身,而是碳硅之争。人工智能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如果人类不能重新认识世界和自己,人工智能或将毁灭人类。

论坛圆桌环节。

在论坛圆桌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讲师、天奇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魏武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协-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王国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达观数据董事长陈运文和上海稀宇科技有限公司(MiniMax)公共事务副总裁刘华共同跨界对话,探讨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会取代哪些工作,人工智能对教育会带来哪些影响、人工智能的演进对人类工作的意义等。圆桌具体内容可关注澎湃科技后续稿件。

论坛最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党委书记、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工委副主任王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青年研究员尹洁,澎湃新闻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孙鉴作总结讲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