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历史上众多皇帝对角抵运动推崇备至、热衷不已。例如,唐穆宗每隔几天必定要观看一次角抵表演,每次观看时间从白天观看到晚上,至一更三点方才停止。
唐敬宗更是热衷于观赏角抵表演,每次观赏时间长达八点钟。唐文宗还经常给角抵表演者赏赐财物,以示奖励。
由于历代唐帝对角抵的喜爱,宫廷内专门设立了“角抵队”和“相扑朋”等机构,负责培训和组织角抵表演。
唐帝的热衷推动了宫廷内角抵的兴盛发展,也影响了民间,使得角抵在各个阶层广为开展。
唐代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现了土地国有化。同时,实行“两税法”,确立了以地税和人头税为中心的税收制度,有效增强了国家财政收入。
在此基础上,唐代的手工业和商业获得长足发展,出现陶瓷业、丝绸业、矿冶业的繁荣。与此同时,交通运输业也得到改善,陆路的驿站系统和水路的大运河成为商业流通的动脉。
这为角抵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皇室和民众有足够财力支持角抵活动的开展。同时,唐代社会的富裕也刺激了人们对娱乐活动的需求,使得角抵这一兼具健身和娱乐功能的运动在民间广为传播。
唐代沿袭了隋朝的府兵制,实行募兵与徭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士兵在军营中需要进行各类训练,角抵作为训练内容之一,从军队传播到民间。
此外,武则天时期设立了武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入仕。武举中的体能项目与角抵训练高度相关,如翘关、负重和材貌考查都需力量。
武举的推行进一步促进了民间习武风气的形成。可以说,唐代的军事体制对角抵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唐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与西域各国频繁交流,接受各种新事物。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使唐代成为鼎盛时期。
在文化开放的环境下,唐代出现崇尚武艺的社会风尚。很多士人乐于从军,官员子弟也好武术,导致文官人才稀缺。
另外,唐代频繁与外患作战,使得统治者鼓励民间习武,壮大军力。这种社会环境有利于武术包括角抵这项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民间各类集会上也经常举办角抵表演。
唐代角抵是自上而下推行的体育项目,唐代皇帝及王公贵族非常喜爱角抵,不仅积极观赏角抵表演,而且本人也经常参与角抵活动。
例如,唐玄宗年轻时就热衷打马球,即使当上皇帝后,也经常在宫殿内打球娱乐。唐僖宗更是自夸步法功夫高强,如果参加角抵比赛可以取得状元榜首。
由于统治阶层的推动,角抵运动在唐代社会各阶层迅速流行开来。宫廷内设立专门机构培训角抵选手,贵族仿效皇帝在宴会上观看角抵表演,平民百姓也组织集会表演角抵。可以说,角抵运动的兴盛是从皇室延伸到民间的。
唐代角抵是服务于军事作战的操练法,军队将角抵作为训练兵士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方面,角抵可以培养士兵的力量、胆识和反应能力,这对战场作战大有裨益。另一方面,通过组织角抵表演,可以检验士兵的训练效果,选拔出优秀士兵。
一些文献记载了军队以角抵考核士兵的情况。所以,可以说角抵在唐代军队中发挥着选拔强兵和增强战斗力的作用。这成为推动唐代角抵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唐代角抵兼具娱乐性和观赏性,不仅是一种竞技活动,也成为提供娱乐的表演节目。它经常出现在皇室的宴会上,作为末场节目带来视听盛宴。
当时还出现了专门的角抵表演团体,在民间表演角抵供人娱乐。一些地区的集市上也会举办角抵表演活动。
无论是皇室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通过观看角抵表演获取娱乐体验。这种供娱乐的功能使得唐代角抵走向大众化。
唐代出现了一些全职从事角抵表演的专业人士。例如蒙万赢从小便选择了角抵表演作为终生职业,他不仅频繁在宫廷表演,还指导民间爱好者学习角抵。
宫廷内也设有专门机构培养角抵表演人才。一些退役军人选择加入民间的角抵表演团体谋生。专业的角抵表演提高了角抵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推动了这项运动向专业化发展。
唐代角抵是大众广泛参与的健体拳技,除了少数专业人士外,广大民众也积极参与角抵活动。
一方面,民众通过角抵强身健体。另一方面,角抵作为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也促进了人际交往。一些文献记载了民间自发组织角抵比赛的情况。
尽管唐代角抵表演专业化,但广大民众仍可以通过参与这项运动强身健体、娱乐消遣。角抵不仅是观赏活动,更是一种大众化的健身方式。
唐代是我国角抵运动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的大环境下,唐代角抵得到空前发展,不仅专业化程度提高,也向广大民众普及。
唐代角抵兼具强身与娱乐的功能,成为士人、军人乃至普通百姓喜爱的一种运动方式。它与唐代的尚武风尚和开放文化氛围息息相关。
正是在这个历史条件下,唐代角抵呈现出自上而下推行、服务军事、专业化与娱乐化并重的发展态势。
这为我们理解和继承中华传统体育提供了重要经验。唐代角抵的发展历程也展现了一个朝代体育蕴育民族气质、提升国力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