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运城市保存的几座唐代小型石塔

运城市保存的几座唐代小型石塔

运城市保存的几座唐代小型石塔

张国维

《文物世界》2005年

佛教于西汉后期由古印度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佛寺是东汉永平十年(67年)的洛阳白马寺。塔作为佛教的重要建筑也一同传入我国。

塔的梵语称浮图、佛图、浮屠、窣堵波等,译成汉语叫塔或塔婆,是为藏置佛的舍利和遗物而建造的供奉物。塔一般分为木塔、砖塔、石塔或铜塔、铁塔等。木塔不易保存,存世极少。铜铁建塔材质昂贵,较为罕见,虽五代至明清都有铸造,但毕竟寒寒无几,难以得到发展。存世最多的当以砖石塔为大宗。而砖石塔相比较,石料取材受限,雕刻不便,形不成规模,故相对较少,砖塔比率要多得多。就运城市所辖13个县(市、区)而言,砖塔现存近70余座,石塔则不到10座。现就存世的几座唐代小型石塔介绍于下。

闻喜侯村唐开元十五年(727年)石塔

该塔原立于闻喜县侯村乡侯村村中打麦场边,1985年搬迁到县博物馆所在地闻喜文庙院内。

塔呈长方体,通高2.8米,由塔身、塔檐、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平面边长0.59米,高0.9米,四面浮雕佛像80余尊,主龛雕一佛二菩萨,其上侧及左右侧面龛内皆雕释迦、多宝两佛并坐像。下侧刻有侯玄云及唐开元十五年(727年)楷书题记。塔檐叠涩出檐四层,高0.5米,檐口边宽0.79米,四角攒尖顶。塔刹高1.4米,下部浮雕山花蕉叶,其上雕出界格五层,格层之上雕密层相轮,上端雕宝珠覆顶。整体造型比例和谐,小巧玲珑(图一)。

闻喜柏底唐代石塔

该塔立于闻喜县后宫乡柏底村村边。塔下砌方形砖台基,四壁砌砖,里面填土,底面边长2.1米,高3米,上下收分较大。塔座石质,扁方形,埋置于台基顶端中部。塔身长方体,高0.9米,边长0.64米,四面浮雕佛像60余尊。前面主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主尊释迦牟尼佛结踟趺而坐。左右侧面皆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塔檐与塔刹高1.8米。整体造型与侯村侯玄云所造石塔别无二致。虽塔身未发现建造者姓名与具体年代,但据形制判断应与侯玄云所造石塔时代相当,为唐代无疑(图二)。

永济东阳朝唐天宝八年(749年)石塔

该塔立于永济市虞乡镇东阳朝村中西南隅。坐北向南,长方体,四层,塔檐皆作三层叠涩出檐,由下至上宽度依次递减,顶檐雕作伏兽状。通高2.96米。两层塔座,下层底座边长1.04米,高0.22米。上层塔座雕成方堆状,四面雕出壶门,边柱雕作力士曲腿举臂侧头承塔状,形象而生动。一层塔身高0.54米,边长0.45米。正面雕凿拱形洞门,洞门两侧雕金刚力士护法像,力士呈站立状,手持金刚杵,面部剥蚀不清,全身仅可看清轮廓。四面皆刻有文字。南面刻“佛弟子思礼……开口天宝圣文皇帝口下”:北面刻“安郡游击将军万年府口州太守讹州口州□□口大使都尉……文成文城县………秀成文部常选":西面刻“天宝八岁三月□□日建”东面文字不清。二层以上塔身高度仅0.26至0.15米之间。三层塔身正面雕化佛一尊,为释迦牟尼结踟跌坐像。四层塔身位移少许,需扶正维护(图三)。

稷山梁村唐大中七年(853年)石塔

该塔原位于稷山县化峪镇梁村村中,1980年搬迁到青龙寺院内。长方体,四层,通高2.07米。双层青石底座,下层石座高0.24米,边长0.78米:上层座高0.11米,边长0.61米。一层塔身高0.6米,底面边长0.47米,上侧边长0.44米,上下略收分0.33米。正面辟拱形洞门,门两侧线刻护法金刚站立像,洞门上侧刻发愿文“维大中七年岁次癸酉三月辛卯朔廿五日梁齐岳为国难圻(坼)坏石憧(幢)今愿合家大口(小)善口立石憧(幢)两所已后故立铭弟子□□□一心供养弟子弘素一心供养弟子齐发一心供养"。洞门内正面浮雕一佛二供养人(或弟子)像,主尊为释迦牟尼结踟趺坐像,两侧供养人里臂上举,外臂下垂,呈对称状站立于释迦两旁。由于洞龛内雕刻佛像,故一层塔身为两块青石组合而成。前石作雕凿洞门镌刻文字之用,厚0.175米;后石作浮雕佛像供养人之用,厚0.3米,二者组合才能形成透过洞门观佛像效果。第二、三、四层塔身正面皆雕小龛,龛内雕释迦牟尼结踟趺坐化佛。四层塔檐皆作叠涩

出檐,宽度由下檐0.74米依次递减至上檐0.56米:塔身由二层宽0.41米递减至四层0.37米,给人以下大上小稳健之感(图四)。

芮城中庄唐代石塔塔身构件

该构件系石塔一层塔身后侧石材,与前述的稷山梁村唐大中七年(853年)石塔一层塔身后侧石浮雕佛像构件相同。据群众提供,石材放置处原有一座寺庙已毁之无存,1983年芮城县博物馆将此石搬迁到县博物馆所在地芮城城隍庙内保存。此石用途原一直不清楚,后来观察稷山梁村石塔后类比才恍然大悟,断定为石塔塔身构件无疑。

该石外形长方体,内侧凿成凹槽状雕刻人物造像。高0.87米,宽0.79米,厚0.37米,侧边厚0.115米,底边厚0.18米(图五)。中间雕释迦牟尼结踟趺坐像,两手曲于胸前作禅定印。身后有圆形背光及火焰形头光,须弥状佛座。两侧站立两弟子,弟子外侧各站立一胁侍菩萨。菩萨与弟子皆着褒衣宽袖袈裟,双手曲于胸前站立在须弥座上。二者之间各蹲一尊护法狮兽,头朝向佛。最外侧各站立一尊护法金刚,金刚皆曲身朝前,祖胸露肌,刚劲有力。所有人物头部皆毁。据人物造型判断为唐代无疑。

隋唐之际是我国佛教发展的高峰时期,开凿石窟、建造佛寺此起彼伏,建塔雕像之风遍布全国各地。山西是当时佛教政治活动频繁的重要地区之一。全国现存的4座唐代木构建筑全在山西,其中三座(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佛教建筑。民间建塔造像更是不胜枚举。仅运城市保存的唐代砖塔据统计达10余座。著名者如盐湖区寺北曲村报国寺泛舟禅师塔,该塔建造于唐贞元九年(793年),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单层圆塔形制作为存世罕见之例载入《中国古代建筑史》教科书。这几座石塔也反映了河东唐代佛教活动的一个侧面,同时也昭示出一些相关的历史信息。

一、关于石塔的形制特点。以上五座石塔及构件高度均不超过3米,小巧玲珑,秀丽稳健,比例和谐,美观大方。其形制可分为两类。闻喜侯村与柏底两座石塔造型相同。共性特点是,长方体单层塔身:多层叠涩的四角攒尖仿木结构塔檐:山花蕉叶与多层相轮组合的高耸塔刹。永济东阳朝石塔与稷山梁村石塔形制大体相同。共同特点是,皆四层长方体塔身:一层塔身正面辟圆拱洞门:门两侧雕有化佛塔檐皆作三层叠涩仿木结构;塔身皆刻有具体年代及相关文字题记。区别之处在于,塔座形制不同:塔身肥瘦有别,东阳朝石塔塔身细瘦,上下收分较大,塔檐厚重,不如梁村石塔稳健和谐。另外,历代古塔层数多以奇数为常见,偶数较为罕见,而这两座石塔皆为四层,可否认为这是运城一带唐代石塔的特殊规律所在。还有,两种石塔造型客观上反映出一定的地域特点,闻喜县自成体系,永济市与稷山县则大体相同。二、关于石塔的功用。山西现存的历代古塔约有300多座[,是古建筑家族中的一个重要类别。究其功用大概有以下诸种,内置佛像建于佛寺之内的佛塔内藏佛经或塔身刻经义的经塔内埋舍利子(佛骨)的舍利塔:存放(或埋藏)僧人骨灰的祖师塔:建于乡村边隅以补风脉的风水塔:祈求吉利福祉的文昌塔:感怀历史名人的纪念塔等等。这几座石塔,从其形制与雕刻内容观察,闻喜侯村与柏底两塔周身雕满佛像供人们礼拜,应属于佛塔或造像塔。而永济东阳朝石塔与稷山梁村及芮城中庄石塔构件既雕有佛像可供拜谒,又刻有建塔人佛弟子的供养发愿

文,应属于功德塔之类。

三、石塔折射出的历史信息。稷山梁村石塔刻文云“……梁齐岳为国难坼坏石幢,今愿合家大小善口立石幢两所,已后故立铭……"。何为"国难坼坏石幢”?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大规模的灭法活动,称作“三武灭法”。即北魏太武帝拓跋森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灭法:北周武帝宇文邑建德三年(574年)灭法:唐武宗李炎会昌五年(845年)灭法。三次灭法使佛教势力元气大伤,

从此一蹶不振。尤值提及的是中唐武宗灭法。会昌五年(845年)八月,唐武宗诏令“其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把佛寺的木材及建筑材料用来修理政府房屋,金银佛像交归国家的财政机关,把铁制的佛像用来改制农具,把铜制的佛像以及铜制的法器用来铸钱。佛教徒称这次打击为“会昌法难”。灭法后一年武宗即死,唐宣宗李忱认为其父之死与灭法有关,随即在其继位后于大中元年(847年)便大兴佛法。稷山梁村石塔建造于大中七年(853年),距会昌灭法仅8年,看来此“国难”指的就是会昌灭法之“法难”无疑。由此看出此次灭法影响之大,范围之广,涉及到整个佛教领域及城乡大小寺庙。另外,芮城中庄石塔石材所雕佛像面部皆毁,不能不使人也联想到与此次灭佛活动有关。寺庙无存,石塔毁坏,构件遗弃,浮雕毁容当合乎情理,不足为奇。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运城市,长方体,坐像,洞门,边长,唐代,浮雕,佛像,释迦,石塔,知识科普,灭法,塔檐,稷山梁村,佛像,石塔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运城市,长方体,坐像,洞门,边长,唐代,浮雕,佛像,释迦,石塔,知识科普,灭法,塔檐,稷山梁村,佛像,石塔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运城市,长方体,坐像,洞门,边长,唐代,浮雕,佛像,释迦,石塔,知识科普,灭法,塔檐,稷山梁村,佛像,石塔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