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白,是朗照大唐的明月,是中华诗歌的浪漫与风流

李白,是朗照大唐的明月,是中华诗歌的浪漫与风流

本文作者:小栗子

李白,当然是李白。无论赞美还是贬损,谁也绕不过去的那个人,就是李白。所以,电影分明是高适的视角,却只有李白成为故事的核心,舆论的焦点。

李白是何等人物?他是朗照大唐的明月,是中华诗歌的浪漫与风流,光辉太甚,反而掩盖了“李白”本身。能有几人通读其诗?又有几个精研其史?因此,对于李白,其实有无数可供想象的空间,有不尽可供假设的余地,无论“神话”还是“去魅”,观众的接受度都很高。

可惜,《长安三万里》偏偏走偏了。

有朋友说,早知道,就不带孩子看《长安三万里》了,李白可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一身傲骨啊,追光竟然把他塑造的这么庸俗不堪!那么,李白真的会谄媚权贵迎合流俗吗?他会软弱逃避现实吗?他是个吹牛放荡的酒疯子吗?——不能说完全不是,但肯定不完全是。

李白固然有庸俗的部分,可他若只有庸俗,便不可能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最闪亮的符号。我建议大家读一读他晚年的一首长诗,诗名巨长,叫做《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这首颇具自传性质的长诗,虽以仙山楼阁开篇,以“霸王略”“轩冕荣”为期,剑欲“万人敌”,文当“四海声”,但诗中的李白也是个会为社稷安危焦急辗转却无能为力的普通人。他实实在在感慨山河危亡、愤懑神器动荡,谁说李白不懂时局、不恤黎民?他确实在政治上很多事情做不好,要说完全不懂,却有点非黑即白的二极管视角了。

片中的李白塑造的实在是太过“片面”加“极端”。除了初登场时的吴指南部分情节惊艳一瞬,全程都是自命不凡、浪荡放纵、酗酒吟诗,没有好好做过任何事,不曾驻足善待过任何人,不仅让人怀疑这样的人怎么写的出锦绣诗歌来的?搞得诗歌的格调都一起掉下来了。没错,李白能把一座八九百米的天姥山写成“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自是非常人所能及的狂放与夸张,可他总不能永远高亢放荡哈哈哈吧?那不是人类该有的生理和心理逻辑啊,李白又不是多动症狂躁症神经病!更不可能永远只会制造烂摊子拖累别人。

如果李白除了诗之外一无是处,他根本不可能得到举世称颂和权贵认可(哪怕只是一时)的。没有诗,他也有常人起码的爱欲嗔痴,也是一个可爱的人,他也有沉静的一面,会思考、会成长。我对追光失望之处在于,他们只看到了李白的几个片面特征,就将之无限放大而不去深究人物的内涵。这样的一个李白,在结尾配一句“诗在,长安就在”,简直是对李白彻头彻尾全方位无死角的否定和踩踏。片中的李白若没有了诗,哪还有什么可取之处?人物性格哪里还有什么魅力可言?

读唐诗,可以尊李白、抑李白、贬李白,但千秋万代永远绕不过李白。诗歌是李白的精魂,李白是诗歌的冠冕,诗中有李白的才情和人生,没有人可以只读其诗而不爱其人。

另外,我真的很不喜欢电影对道教的态度。初出茅庐的李白青春正盛,他高喊着“长生不老”时,我当场都笑出来了。宗教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完全是愚昧迷信,也有关于人们对于自身与自然的深刻思考。道教探究自然之道、人生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是《长安三万里》中李白求道,只是寻求虚妄的“长生”“求仙”,不是在逃避现实的失败,就是神神叨叨追寻不知所谓的仪式,把道教和李白一起误读了。

再说说高适身边的小童,工具人属性太强了。这个孩子来历不明,定位不明,似乎是个身份低微的仆从,却拥有极不相符的诗文储备、骑马技能,甚至具备广阔的政治视野、悲天悯人的爱民情怀。他以什么立场诘问李白,恨其不争不智呢?若说他是高适着意培养的晚辈,可片中的高适根本没有这样的家世底蕴培育出此等杰出的麒麟子。这个角色的存在实在突兀,对高适的维护又过于极端,只能理解为片方刻意为高适安排的捧哏和嘴替,妥妥的机械降神工具人。

至于高适?谁在乎呢?或者说,他的问题相对是次要的,观众对他的改编包容度高的多。

然而,我还是赞许追光,我很愿意付出这一张电影票,愿意支持关于唐代和唐诗的浪漫化想象。正如之前所说,无论臧否,论诗是绕不过李白的,只要读了他的诗,就能构建我们自己心中的李白。让我们的民族想起李白,研读诗歌,追光其功自现。感谢这部电影,让我有机会和朋友们好好地深入聊一聊李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大唐,李白,诗歌,明月,道教,中华,长安,夜郎,高适,权贵,长安三万里,李白,诗歌,道教,高适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大唐,李白,诗歌,明月,道教,中华,长安,夜郎,高适,权贵,长安三万里,李白,诗歌,道教,高适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大唐,李白,诗歌,明月,道教,中华,长安,夜郎,高适,权贵,长安三万里,李白,诗歌,道教,高适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